梨花风起正清明


标签:
清明唐宋诗词杜牧吴文英欧阳修 |
分类: 悦读感悟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的这首诗大概是传诵最广的清明诗了。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为杏花村究竟在山西的汾阳、安徽的贵池、还是在湖北的黄州而打嘴仗。但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那就是唐宋时期的先人,已经把清明这个节气看得很重了。当然,清明时节,桃红李白,万物复苏,韶光岂能把人抛?除了因寒食节而起的扫墓习俗,春日踏青也是人们自然而然的选择,因此我也特喜欢那些描写春日景象的诗词。请看吴文英的《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一丝柳,一寸柔情。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那春日怀念情人的缕缕情思,确实让人惆怅不已;再看看欧阳修的《阮郎归·踏青》:“南国春半踏春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读后仿佛能看见诗人在春日信马由缰时的轻松自得;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更传神:“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万千流莺追逐着万千雪般的柳絮和梨花,诗人笔下的春日情景是多么生动啊。
角度不同,意蕴自然也不同。“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这是韩翃从富人眼中看到的寒食节(清明前一二日)景象。“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这是在贫寒中苦读的王禹偁留下的清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