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2 3动 车温州 车 祸,迷雾重重……

(2011-07-28 09:26:52)
标签:

7.23

温州

动车

事故

责任

迷雾

杂谈

分类: 世相杂谈

7.2 <wbr>3动 <wbr>车温州 <wbr>车 <wbr>祸,迷雾重重……我一直提醒自己不要谈论时事免招不快,但自723日震惊天下的两辆动车组在温州发生严重相撞事故以来的种种怪相,让我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车祸次日,央视等各大媒体皆以《遭雷暴“劈停”动车温州追尾致32人遇难》(昨日已增为39人)将车祸责任推给雷暴,但当地温州网却否定雷暴致动车温州车祸的报道,而是强调车祸主要是人祸所致,且迷雾重重,如动车的供电系统难道没有防雷系统装置吗?调度指挥中心与列车间为啥没有联系?理应在后面的车是怎么开到前面去的?为啥动车也会照样晚点?为啥安全锤砸不开窗?伤亡者究竟多少等等,迄今无人回应。7.2 <wbr>3动 <wbr>车温州 <wbr>车 <wbr>祸,迷雾重重……更离奇的是,事故原因还没调查,就在事故现场挖了几个直径有10米左右的大坑,挖土机直接对车厢进行破拆、碾压,然后推入坑中进行现场掩埋。为什么不做调查就碾碎并掩埋证据?难道要学阿凡提种金子吗?前两天在舆论的巨大压力下,又把事故车头、车厢吊了出来,可据上海电视台现场记者说,记者只能进入第一道“防线”,被限制在约100米外远观。还有,凌晨3、4点就宣布现场没有生命体征,结束搜救吊走车厢。但有一名特警队长提出要坚持在原地清理搜救,结果到下午5点左右,消防队员又在车厢残骸中发现了一名幸存的孩子(即小伊伊)。上峰难道能如此漠视人的生命吗?

            7.2 <wbr>3动 <wbr>车温州 <wbr>车 <wbr>祸,迷雾重重……
    铁道部一直声称,“中国高铁的安全保障是可靠的。”甚至在事故已经发生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发言人依旧信誓旦旦坚称安全。然而事实证明,一个雷击,就打破了当初的豪言壮语。随后几天,又出了好几条高铁、动车故障频发的新闻。有人查了资料说,日本新干线运行44年,共发生脱轨事故两次,一次是地震;一次是两辆维修列车相撞,但他们两次人员都是零伤亡(其实这资料也不全面,2005年,日本另一条JR福知山线就发生过弯道出轨死亡107人的恶性事故,但他们从调查到恢复通车用了55天,而且事故的追责至今仍在继续。)可我们的现状是,面对如此惨重的伤亡,一面是“限时恢复通车”,另一面就是相关的所有上市和非上市公司都匆忙撇清干系,谁也不承认有责任,更没见有人自我检讨或反省,反而还说出现了“奇迹”等等……。好在昨天最高检已宣布进入调查,但最后会不会把一泡烂污都撒在牢中的前部长刘志军头上,还不得而知。可是打雷的天气是经常会发生的,如此怕雷的动车,老百姓以后还敢乘吗?7.2 <wbr>3动 <wbr>车温州 <wbr>车 <wbr>祸,迷雾重重……    名嘴白岩松在25日的《新闻1+1》节目中犀利反驳铁道部:“我们形容一个人身体非常健康,他心脏功能40岁像20岁……但他弱智,你能说他健康吗?”郭德纲的一段微博也被网友热传:“车无辙,马无鞍。雷无电,炮无烟。人无信,道无边。天无语,地无安。忍看江河水流断,不忍稚子唤亲单。纸钱三片,心香一瓣,且悲且叹且无言,伤残复伤残。”人们拭目以待,责任能否查清?亡羊能否补牢?如何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在如此重大的事故面前,那些“脊梁”们、代表们,难道也选择无言吗?                                 


         《开往天国的列车》
雨水已经将我的血液带回了大地,这是生养我的故土。
请原谅,我还来不及长大。虽然,我也梦想能建设国家。
可是,我再也不能从土壤里发芽开花。
列车带我到了天国,爸爸妈妈,你们在哪?
我不怕,我是不是可以成为天使?
让别的孩子快乐玩耍平安长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夏风荷韵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