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闵行古藤园,养在深闺人未识

(2011-04-30 11:42:51)
标签:

古藤园

文物

宋井

乾隆牌坊

江南园林

分类: 屐痕萍影

闵行古藤园,养在深闺人未识    位于上海闵行的古藤园,因为此地有一株明代嘉靖年间吴会(今闵行区马桥镇)诗人董宜阳手植、距今已近五百年的上海最古老之紫藤而特地建园,于1999年12月建成对外开放。迄今已11年多了。因一株古藤而借势建园,这在沪上怕也属绝无仅有。因此,在这紫藤花开的季节,我来到了这座早想一睹芳容的小园。   
闵行古藤园,养在深闺人未识
   
古藤园坐落于临沧路上,靠近5号轻轨线文井路站。此地原是乡间集镇,俗称“紫藤棚”,踏进仿古园门,迎面是一堵镌有周慧君手书“古藤园”的白色照壁,转过照壁,满目是浓得化不开的苍郁,假山、池塘,楼台亭阁、廊桥水榭等一应俱全,宛似一幅精致的江南庭园美景图。园里格外幽静,园林工人修剪枝叶的咔嚓咔嚓声清晰可闻。据介绍,全园面积不到五千平米,袖珍得犹如一座巨型盆景。
   闵行古藤园,养在深闺人未识    
进园先寻古藤,近500岁的宜阳古藤形如蟠虬、荫似天篷,干枝遒劲、盘根错节,果然不同凡响。只可惜前几天奇热,现在已经错过四月上中旬紫藤花盛开、满园飘香的季节了,只有几串迟谢的花儿还垂在棚顶随风飘荡。闵行古藤园,养在深闺人未识   
藤廊两壁嵌有清人黄步瀛、黄家锟所撰的“沙冈藤花歌”(此地古名沙冈)以及“
华亭(今闵行区马桥镇)派”代表董其昌等上海诗人的作品,与古藤相得益彰。闵行古藤园,养在深闺人未识    
但我最爱读的还是壁间那首诗风如孟郊贾岛的清代闵行才女李媞的《横泾雪钓》,该诗取自
李媞咏《闵行申江十景》之一:寄身烟水任高歌,独钓船头雪满(一作“笠”)蓑。莫羡江心鱼更好,荻芦深处少风波。可惜看似气定神闲的女诗人,最后却选择了轻生,让人唏嘘不已……
闵行古藤园,养在深闺人未识
   
除了这株闻名的宜阳手植古藤,园里还从别处迁来了“三宝”,是货真价实的文物。闵行古藤园,养在深闺人未识
   
其一是上海地区唯一修复完整的三门四柱五顶、乾隆十二年建的节孝坊(国家一级文物),主顶清晰可见“圣旨”字样。

闵行古藤园,养在深闺人未识

  
其二是原塘湾(现并入吴泾)姚姓人士保存的距今近800年的宋代八棱石井栏,现已建“宋井亭”专门存放;闵行古藤园,养在深闺人未识   
其三是1997年从我旧居襄阳南路建国西路附近私家花园迁来的、建于乾隆年间、5.4米高的单门二柱三顶式花岗石“积翠”牌坊。闵行古藤园,养在深闺人未识   
三处文物旁都有文字说明牌。另外还有略显破损的宋代蟠龙纹的鼓形础石,明代雕花旗杆石等,都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闵行古藤园,养在深闺人未识

闵行古藤园,养在深闺人未识闵行古藤园,养在深闺人未识   
让我不解的是这座建园已11年、充满古元素和幽长文化韵味的江南典型园林似乎始终“养在深闺人未识”,时值周末,整座园林连我在内竟然只有两个游客!交通不够方便当然是原因之一,但是,时人不识古藤园,也许还有别的缘由吧?闵行古藤园,养在深闺人未识

                                      掩映在绿丛中的古藤园回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