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00万元,笔到擒来!

(2010-08-21 10:49:16)
标签:

冒充签名

报销

预算

监督

杂谈

分类: 世相杂谈

 8月19日的《人民网》有条消息:广西桂林市某区办公室一个普通女接待员白丽,通过冒充领导签名的手段,填写涂改各类报账凭证,然后以“政府公务费”的名义以假账报销现金,3年间竟“踏雪无痕”地轻松贪污了1235万元巨款。纳税人的钱居然有如此大的管理漏洞,读来让人吃惊!

使用公款原来这么容易?真是羡煞草民了!报道中还特地说明,这个接待员贪污诈骗的上千万元,居然没有一分钱是该区政府的正常开销!这就更奇了,不是说各地任何一级政府的开支都有严格预算吗?而且还都堂皇地通过了同级人代会的认真“审议”。可为啥只要有领导签字,预算之类就可以丢在脑后,直到3年后的今天才会发现这些猫腻呢?看来,所谓预算只不过用来敷衍上级检查的,实际执行中其实是个“无底洞”,无论预算外的开支多大,只要有领导“一支笔”签字,一切就都通行无阻了,难怪这些年靠模仿领导签字进行贪污的案例屡见不鲜。可为何一直就没有建立预防机制呢?说来说去,还是这“一支笔”的签字报销制度造就了贪污腐败者的“举笔之劳”。

 要实行公开透明有民主监督的阳光预算已喊了好几年,可惜执行情况好像并不乐观。高层领导也早已说过,必须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逐步建成程序严密的反腐体系。可怎么来监督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七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