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班艳民:历史剧《乌台诗案》剧本(1)

(2010-07-08 17:44:50)
标签:

历史剧

乌台诗案

文化

分类: 历史剧本

乌台诗案

 

                      注:该剧曾在浙江海洋学院第五届传统文化节开幕式上演出。

编剧:钟贻倚

【人物】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乌台诗案被害人,诗案过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神宗:当朝皇帝,年号元丰

舒亶:时任监察御史台里行,乌台诗案挑起人之一

李定:时任御史中丞,乌台诗案挑起人之一

王诜:苏轼好友,苏轼文集的整理者,全力营救苏轼者之一

皇甫遵:向苏轼传达赴京圣旨的皇差

王闰之:苏轼第二任妻子,第一任妻子王弗的堂妹

曹太后:当朝太后,全力营救苏轼者之一

吴充:当朝宰相,乌台诗案发生以后仗义营救苏轼

 

【北宋神宗元丰三年二月,苏轼由徐州调任太湖滨的湖州。他上《湖州谢上表》,一方面向皇帝表明为臣的在过去日子里无政绩可言,以表谦虚;另一方面则是歌颂皇恩浩荡,称赞神宗的伟业。但是在文章的最后,他又讥讽朝廷新贵们“新进”、“生事”,而恰恰就是因为这几句话,苏轼得罪了新党人士。他们牢牢抓住《湖州谢上表》中的这几个词,并大肆收罗苏轼诗词中的其他句子,断章取义,欲置苏轼于死地。】

 

第一幕

地点:东京皇宫            人物:宋神宗、舒亶、李定、王诜

 

舒亶:启禀皇上,湖州太守苏轼愚弄朝廷,妄自尊大,上《湖州谢上表》攻击皇上新政,这等欺君犯上之人,不杀之实在有损皇上圣颜。如何处置还请皇上定夺!

宋神宗:苏轼的《湖州谢上表》朕也有仔细阅读过,其中所涉之事例倒也有几分道理,不知道舒爱卿所谓的“愚弄朝廷,妄自尊大”从何处说起?

舒亶:皇上圣明,微臣也前后仔细翻阅了好几遍苏太守的表文,其中的不敬之词隐晦其中,但是微臣在翻阅苏太守文集的时候却发现了大量对皇上实施的政策不满的诗句,微臣将它们一一辑出,请圣上过目。

(舒亶从袖筒出取出一卷折子,交与当值的宦官。宋神宗接过宦官呈上来的折子翻看起来,慢慢的,神宗的脸阴沉了下去,最后已经到了怒不可遏的地步。)

舒亶:圣上也看到了,您发钱以本业贫民,诗则曰‘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课试郡吏,诗则曰‘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陛下兴水利,诗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陛下谨盐禁,诗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其他触物即事,应口所言,无一不以讥谤为主。

宋神宗:(勃然大怒)这个苏轼朕对他不薄,他竟敢如此胆大妄为。来人,拟旨,革去苏轼湖州太守之职,即日押解回京接受审理!

王诜:皇上息怒,微臣同舒大人一样,不久前刚刚阅读了苏太守的文集。微臣以为舒大人所举的句子,应当结合全诗的意思去考量,而非像舒大人这般断章取义。如此不免会产生偏颇,请皇上三思!

舒亶:王大人您这话什么意思?你讲我是在污蔑苏轼了?

王诜:(微微一笑)是否是污蔑舒大人心中比我清楚,王诜也就不用挑明了!

舒亶:(瞠目)你——你血口喷人!
王诜:我只是陈述了一个事实而已,不像某些图谋不轨之人,心计颇多!

(宋神宗的脸色愈加显得难看了,他想要发作,但是又想看看他们两家到底能够争出个什么结果来)

李定:两位大人都请息怒,听微臣一言!皇上,微臣以为舒大人言之在理,苏轼初无学术,滥得时名,偶中异科,遂叨儒馆。这样不学无术之人却还以自己的文章沾沾自喜,这样的人怎么能堪大用?

王诜:李大人,你……!!!

(王诜正要发怒,却已经被宋神宗拦下)

宋神宗:王爱卿你且退下,我有要事要同舒爱卿和李爱卿商量!

王诜:(还想争辩几句)皇上……

宋神宗:(挥一挥手)退下吧!

(王诜无奈,只能忿忿地向皇帝作了个揖,提起衣服离开了议事房)

宋神宗:李爱卿,你继续说下去!

李定:谢皇上。微臣以为苏轼不仅浪得虚名,而且急于获得高位,在心中不满之下,才会有那么多讥讽之词出现在诗文中。再则,皇上您对他宽容已久,他本应该改过自新,但是他却不思悔改,依旧我行我素。这实在是罪不可赦啊!

(李定抬头看了看宋神宗,神宗正在仔细地听他讲,眼神中透露出的愤怒显而易见)

李定:皇上,让人最最难以容忍的是,作为我朝文坛执牛耳者,苏轼荒谬残薄,却影响着皇上您周围的大臣和全国的文人、百姓。这种危害,是非常之大的。望皇上明察,还天下文人和百姓一个安宁的环境。

(宋神宗的双手越握越紧,眼神中透露出来的杀气也越来越重。突然他拍案而起,将苏轼和舒亶上的两本折子扔到了地上。舒亶和李定看到这种情况连忙下跪大喊“皇上息怒”)

宋神宗:苏轼愚弄朝廷,妄自尊大,妖言惑众,这实乃大不敬,按律当斩。来人,传我圣旨,革去苏轼湖州太守之职,即日押解回京!

舒亶:皇上息怒,微臣以为此事这样不妥。皇上还是以升官之由召苏轼回京,免去其路途中轻生的念头,到京以后另作处置为好。

宋神宗:(考虑了片刻)就依舒爱卿所奏。

(舒亶、李定相视一笑)

舒亶、李定: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等告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