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留下名字的女人
春节即将来临,一年一度辞岁祭祖,如期而至,腊月二十八,我带儿子和两个侄子及侄媳,早早赶赴老家,宿松凿山东染屋,参加曾祖支下后裔登山祭祖活动。
上午十点,居全县四面八方的房兄及侄子们都到齐,规划好线路,先登韭菜山,后攀凿山上坟祭祖,
我们一行二十几人,先后到了数处墓地,向逝去的先人献上我们的哀思。由于时间充裕,我们不似往年那样,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而是每到一处,都对坟墓上的杂草和树木来一番清理,对那些已立的墓碑进行擦拭,对墓碑上的碑文进行认真的辨认。为了传承家族史,每到一处坟地,有墓碑坟茔,我都讲解一些关于幕主人物及故事。在辨认完一个个墓碑上的碑文后,我发现,祖考墓碑上都有“显考张公某某老大人之墓”。而祖妣墓碑上都基本上只有“显妣某氏老孺人之墓”,均没有刻出名字。她们在墓碑上或被称为“张母唐老夫人”、“张母石氏老夫人”、“
张母罗氏老孺人”等。墓碑上所刻的只有她们的姓,没有她们的名字。当走到我爷爷奶奶合墓碑前面,墓碑上是这样刻的:“张公雅风老大人墓”、“张母李氏老夫人墓”。我便问房兄,也是长兄,七十六岁,问我们的奶奶(也是他的奶奶)叫什么名字?他答不上来。我也是无备而问,就有一房弟说,你是《张氏宗谱》主修,修什么谱!连自已的奶奶名字都不知道?是对我的批评还是对我修家《谱》的怀疑?!我脑海里真的没有奶奶的名字。但几秒中内,我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回答说奶奶叫李龙英。也不知道是否是祖荫显灵还是别的,突然记起父亲几十年前好象说过,怎么这么刻骨铭心?是心灵感应?是血脉延续,我说不清了,但挽回了堂弟的反问导致的僵局。通过这下,我相信子侄们将永远记住了我们奶奶的名字。而奶奶将成为没有留下名字的女人中有名字之人。
祖妣她们分别叫什么名字,我们无从知晓。父母在世时,我也未向他们询问过,也许父母也不知道。尽管名字只是一个人的符号,但在我看来,这种代替她们的“xx夫人”的称谓,当然也算是一种符号,却太过笼统、含混,远比不上名字那么清晰,那么容易叫人铭记。
我的先祖中的女性,为什么会没名字留下?是本就没有名字?或许,她们出生后,因家境贫寒,谁也无钱入学攻读诗书,父母也就没有为她们取名字。出嫁前,家里人日常或以小名称呼,或按姐妹排行的顺序称呼为“大妹”、“二妹”、“的妹。出嫁后,则被称为“家里的”。遇到非用名字不可的时候,就在丈夫的姓后加上她的姓,加上一个“氏”字,称为“
xx氏”。一直到死亡,她们都没有专属于自己的名字,墓碑自然就无法将她们的名字刻出。也或许,她们也是有名字的人,她们出生后,父母很认真地请了当地乡绅或私塾的先生为她们取名。可到后来,她们从未进过私塾的门,也未到外面去闯荡过。出嫁之后,长年在家相夫教子、耕耘纺织,所取的名字也就派不上用场。一个长期不被使用的名字,如同一个不经常使用的物件,是容易被人遗忘的。最终,恐怕连她们自己也忘记了自己叫什么名字。这样,在镌刻墓碑时,她们的名字也就只能以“xx夫人”来刻的。
没有名字留下的,在旧时代,自然不单单是我祖先中的女性。近日闲暇,我翻阅《宿松县志》(道光八年),看到其《人物志二》《人物志三》《人物志四》中所载的贞烈、贞节、节孝、节烈等方面的人物介绍,涉及到的女性人物,很少留下了姓名,其余的均是在她们的姓后加上一个“氏”组成“x氏”。许是怕造成混淆,在“x氏”后都加上一个说明,“x氏”是“xxx妻”。如果没有这个说明,她们被载入县志的这个符号还真的是不十分明确。她们的贞烈,在旧时代看来,十分难能可贵,故而不断受到旌表、额奖。在今天看来,这样的节烈观并不可取,是畸形的道德观。用这种畸形的道德准则去要求失贞、失去丈夫的妇女无论如何贫困也要守护贞洁,这本身就太不道德。不过,阅读她们贞烈行为时,叫我感慨的是,她们这些作出如此巨大牺牲的女性最终大多数连一个名字也没有留下。诚然个人的好坏,与留没留名字没直接的关联。
今天,我们批判旧时代的贞节观、节烈观,主张建立和谐、文明的社会,尊重妇女、尊重人性自由,但回望那一个个没有留下名字的女人,我们则不得不敬佩她们的伟大、隐忍、无私和良善。这当然不限于载入史志的那些女人,我的祖先中的女性以及许许多多未载入史志的女性,同样值得我们敬仰。是她们在贫困的家境中,以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个家庭。侍奉公婆、孝敬父母、抚育子女、关爱叔姑。她们有的刚进婆家门,丈夫就过世,留下公婆要她奉养,留下子女要她抚育;有的仅仅是接受了聘礼,还未成婚,对方去世后,毅然上门以儿媳身份供养对方的双亲;有的不仅抚养自己的子女,对幼弱的姑叔和前室的孩子也精心抚养;有的女性,还积资置产,捐修桥梁、捐建家祠……她们没有留下姓名,并不代表她们可以被人遗忘。她们的功绩,即使不载入史书、宗谱也应该烙印在她们子孙后代的心上。她们没有留下名字,但她们留下了善良、仁慈、无私的品格,留下了母性的大爱。她们为各自的家庭奉献了终生,为自己的子孙耗费了全部心血,怎能不叫子孙后代景仰?
说到底,旧时代的女性,没有留下名字,与妇女低下的地位有关,与妇女被歧视、得不到社会和一些家庭的尊重有关。她们有名或无名,都不被人关注。从某种角度看,这是旧时代妇女的悲剧。在尊重妇女、强化妇女平等地位的今天,这一悲剧断然不会重演。
我的没有留下名字的女性祖先,我母亲碑上,是我写碑文时,有心刻上去的,往上,其他的在我未读书前就已作古。她们长什么模样,我无法知晓,她们连一张照片也未留下。将来,我的这些祖先在我的子孙眼里是什么?我也无法推测。或许是一阵风,或许是一片云。她们连名字也没留下,在子孙后代的记忆里扎不了根。我今天所能做到的是,告诉他们:她们曾经在这个世界上活过,而且没有白活一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