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宿松陈汉古镇之旧事(21):七祖寨七祖七祖禅林

(2020-04-20 15:22:16)
标签:

杂谈

宿松陈汉古镇之旧事(21):七祖寨七祖七祖禅林


一、七祖寨。自然实体,山寨名,主峰海拔560.7米。位于宿松西北,距县城五十里,陈汉乡独山村境内东南。东与西源下坞自然村交界,北为独山村大元组,西与李子湾为邻,南是隘口乡清河村,西南与隘乡毕凉村交界。寨峰孤尖逈秀,高峰屹立,独出群山。在远处眺望峰巅,俨如一头巨大的伏卧的雄狮,向西北罗汉尖张望。每逢聚雨,俯瞰云垂山头,依然烈日。产茶,多竹木。四周丛林密布,荆棘遍地,山肴野蔌,比比皆是。倘或阳春三月,藤萝绕树,蜂蝶飞舞,百花齐放,众鸟争鸣。山幽而不空,风柔而不媚。徜徉其间,流连忘返也。 登临峰顶,极目远眺,长江大湖,松廓郎城,尽收眼底。前瞰墨钓公路,背靠莽莽群山,左扼隘口之要冲,右通湖北之大道。大别山之门户,地势实属险要,自古即为兵家必争之地。六祖慧能的弟子宝鉴禅师,(知人未来、祸福),人以禅宗七祖呼之。云游至寨峰南下十来平方米的仙洞,曰老虎洞,老虎洞洞背一巨石,似天外飞来,横亘其上,稍稍用力,似有摇晃感,很有仙境。驻锡与一头大狮子和一群猴子共同修行于洞,因而得名七祖寨。七祖寨南山腰,几十块万斤巨石错落相叠,其状峥嵘,其势险峻。雄狮伏卧峰处,是故称“狮子岩”。爬上“狮”背,或坐或卧,或嬉或歌,是游人必憩之处:清风习习,止汗舒凉;远山含黛,径曲如肠;吐故纳新,神清气爽;去烟尘之染,蔽车马之喧;念天地之高旷,诵陈子之诗章;濯夏秋之雨露,舞春冬之暖阳。引吭长啸,余音缈缈:兔起豕突,百鸟离巢;群峰拱首,万木折腰。蓦然豪情上涌,英雄气生。里民后募资建禅林于此仙境。

七祖寨还是古红色西乡革命圣地。解放战争的战场,内战时期,中共陈汉区委领导肖复兴同志率部转战于此,一年有余。四七年秋,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横扫国民党地方反动武装,宿松山区一度获得了解。一九四八年春,刘邓大军主力先后撤出解放区,逐鹿中原。三月七日,皖西一分区基干团为掩护解放军主力最后一批转移,在七祖山与前来追击的国民党军二十五师激战。在敌迫击炮轰击下,在七祖寨阻击的我军机枪连长应来根和两名机枪手战士(不知名)壮烈牺牲。部队向独山转移,第二天,几名战士从独山抬来三副棺材,请寨东边南风尖当地老百姓,将三名烈士掩埋于主峰西侧,无名一埋于七祖山二坡外,另一无名埋于二坡坳,应来根埋于火烧山。南坡依稀尚存当年壕沟、炮台、机枪墩。

二、七祖。佛祖禅宗世系序。考释氏书、《宋景德传灯录》,自释迦世尊而下,为迦叶、阿难、中有马鸣、龙树,以讫菩提达摩,为西天高僧(天竺:印度)二十八祖。梁武普通元年,菩提达摩(?一535年)来自西土,为初祖,云游东土,来华传化,于少林寺西北建有始祖庵,开启了华厦禅宗大门。后付法、以袈裟付其徒二祖慧可大师。嗣后慧可传三祖僧璨,僧璨传四祖道信,道信传五祖弘忍,弘忍传六祖惠能,应一花五叶之文,而衣钵绝矣。(有传说,六祖渡江,法宝失传,斯亦释氏之厄。又有传说,六祖惠能不再将达摩衣钵往下传,六祖创的居士林众修,成就了民间佛教,他已预见到了未来居士佛的出现,因而感觉已无必要再拘持传递禅宗僧林之:“七祖八祖”了,让众生修佛发展,只要能推动众生修佛,普渡天下苍生,所谓禅宗便已成就,又何必强求一脉相传。于时六祖惠能烧了木棉袈裟,无人再争“正宗正脉”,为禅宗居士林的发展扫除了桎梏和局限,实现人人可修佛的理想。)导致七祖众生(宝鉴禅师、神会……多个七祖了)。六祖慧能的弟子宝鉴禅师,知人未来、祸福,人以禅宗七祖呼之。

【世祖简介:始祖菩提达摩,天竺(印度人),衣钵来东土,始传二祖慧可。

二祖慧可(487~593),又名僧可,俗姓姬,名光,号神光,洛阳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人,是汉传佛教禅宗的二祖。他少为儒生时,博览群书,通达老庄易学。出家以后,精研三藏内典。年约四十岁时,遇天竺沙门菩提达摩在嵩洛(今河南嵩山-洛阳)游化,即礼他为师,得达摩衣钵真传,禅宗代表性人物之一。北魏,随朝人),慧可传三祖偲粲。

三祖僧璨(约公元510年-606年),又作僧粲,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圆寂,生年及事迹不详,为中国佛教禅宗三祖,曾跟随二祖慧可学佛数年,后得授与衣钵为禅宗三祖。三祖寺坐落在大别山东南麓的安徽省潜山市区西北9公里处的谷口凤形山上,占地面积7.04平方公里。三祖禅寺在南朝梁武帝时开山,原名山谷寺,后因禅宗三祖僧璨在此驻锡,故名三祖寺。三祖寺曾有林逋、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李公麟、陆宰等文人游寺题诗。有诗云“禅林谁第一,此地冠南州”。

三祖寺于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142所重要寺庙之一。三祖在入寂前,传衣钵于弟子道信为禅宗四祖。他曾著有《信心铭》传世。《信心铭》和牛头法融禅师的《心铭》有异曲同工之处。随朝人),偲粲传四祖道性。

四祖道信,(司马道信(580年4月3日-651年),生于永宁县(今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镇),隋唐高僧,佛教禅宗四祖。四祖寺,古称幽居寺、正觉寺,又名双峰寺。唐武德七年(624)禅宗四祖道信大师创建,为中国禅宗丛林之始。位于湖北黄梅县双峰山下,距县城15公里,占地110多亩,与东山五祖寺相隔20公里。西山,又名破额山、双峰山,海拔599.8米。风景秀美,名胜众多。其中三塔(毗卢塔、众生塔、衣钵塔)、两桥(灵润桥、明月桥)、一石刻(灵润桥摩崖古石刻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元580年4月3日,司马道信出生。公元592年(开皇十二年),向禅宗三祖僧璨求法,后在吉州符寺受戒,26岁时被三祖授以衣钵。公元625年(武德八年)于黄梅破额山正觉寺传经讲法,唐太宗李世民慕其名,多次派使者迎其入宫,坚辞不去,被赐以紫衣。公元644年(贞观十八年)道信传法于弘忍。(禅宗五祖),于公元651年(永徽二年)坐化,后被唐代宗谥为“大医禅师”。公元1324年(泰定元年)时加号“妙智正觉禅师”。),道性传五祖弘忍。

五祖弘忍,圣迹五祖寺始建于唐永微五年(公元654年),唐咸亨三年(672年)建成,由禅宗五祖大满禅师弘忍创建。五祖寺位于湖北省黄梅县东12公里的东山,当时称东山寺,后世改称五祖寺。东山,又名冯茂山,海拔八百米,气候宜人,宏伟辉煌的庙宇建筑群就座在山峰之中。是佛教禅宗五祖弘忍大师说法道场,也是六祖惠能大师得衣之地。它既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又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而且在国际上,特别是日本、印度等东南亚国家享有盛誉。寺庙自唐到清十分兴旺,唐宋尤盛,有殿堂楼阁一千多间,僧侣一千多人,先后还出了一百多名高僧。自建寺以来,每年朝山的香客数以万计,不少的文人骚客前来游览,并留下许多赞美的诗句。唐代宗赐封弘忍大师为[大满禅师],南唐加封为广化禅师。唐宣宗改赐寺为[真慧禅师],宋黄宗御书[天下祖庭],宋微宗御书[天下禅林],元文宗赐弘忍大师法号为[妙圆普觉禅师],并改赐寺额为[东山五祖寺],简称五祖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弘忍(公元602~公元675),俗周,唐代高僧,湖北蕲州黄梅(今湖北省黄梅)人。东山法门开创者,被尊为禅宗五祖。《祖堂集》卷二称他“幼而聪敏,事不再问”),弘忍传六祖慧能。

六祖惠能大师(公元638——713年),俗姓卢,唐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中国禅宗杰出大师。24岁闻《金刚经》开悟而辞母北上湖北黄梅谒五祖弘忍,以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法偈得五祖认可,夜授《金刚经》,密传禅宗衣钵信物,为第六代祖。惠能在曹溪大倡顿悟法门,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他用通俗简易的修持方法,取代繁琐的义学,形成了影响久远的南宗禅,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六祖惠能的思想,集中体现于《六祖法宝坛经》。六祖惠能主张人人自修,个个成佛,不必强求继承衣钵,一脉相传。于时烧掉了祖传木棉袈裟,无人再争“正宗正脉”,为禅宗居士林众修的发展扫除了桎梏和局限,人人可修佛的理想,自行自修,兼容并包。到六祖就分支了众大派。也就是说,在正宗正脉的佛界没有“七祖”之说,或者有众多“七祖”之说了。

七祖宝鉴禅师,六祖慧能的弟子宝鉴禅师,(知人未来、祸福),人以禅宗七祖呼之。】

三、七祖禅林,又名独山庵,土呼七祖寺。七祖当式微之后,独能挥智慧剑,破烦恼尘,继居独山庵,采修数十年蒲团,圆满遂于红云顶上,参透无上妙谛,可作空王门中一大功臣。七祖禅林,一名独山庵,七祖寺,时见红云。师曾手植倒栽松,有夜明珠置寺顶,夜光赤如日,远近皆见。庙内僧客虔诚肃穆,仙佛威严端庄。檀香袅袅,钟鼓悠扬,众生灵台净澈,心神俱宁。

禅林建于寨峰西南下两千米半山腰,座东北面西南,宝殿祀唐宝鉴禅师。清乾隆己卯年毁,殿宇俱烬,师像独存。乙未,僧募众重建,戊戊,重修下佛殿罗汉殿,并诸佛像。咸丰间尽毁于寇,同治五年复建,惟罗汉殿仍墟。寻续修偏殿一楹,祀文昌帝君(文昌即禄星,科举文人崇拜,有南文昌北孔子之称,庇佑陈汉沟、独山和隘口人才辈出)。旧有别院数间历劫岿然,庄绅成教乡里者,多讲座于此。寺产田租五十九石三斛,竹木山场附焉。

文革十年,造反派砸庙打寺,破四旧,砸烂封资修,扫除封建迷信。七祖禅林洗劫一空,寺宇尽毁,塑像偶存……。

近年来,周边地区信男善女,诸士、居士,广结善缘,募资整饬复寺旧貌。但铜炉、夜明珠不复存也。于八十年代兴起,筹建有天王殿,七祖佛殿,有厨房,饭厅,签房,客房二间。通电通网,大雄宝殿正在施工重建,估计下半年竣功,香客祈福者络绎不绝。当地修通了独山祝坂通往七祖禅林环山公路和七祖通往隘口的盘山公路,实现了南进北出,大大方便了远近香客、祈福老少、信男善女,进寺祷告,参观欣赏美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