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谈红楼梦》读后感
(2015-09-14 18:14:46)
标签:
红楼梦书评 |
分类: 书评影评 |
据网上的一个调查,《红楼梦》被列为一部最读不懂的书第一名,超越了许多晦涩难懂的外国名著。对于《红楼梦》我是颇具好感的,前前后后读过不下七八遍。里面故事情节设置之精巧、诗词歌赋之优美、人物塑造之形象,都使我叹为观止。在接触《刘心武谈红楼梦》之前,我自认为将《红楼梦》已经读深、读透了,甚至颇为得意地能够背出其中的某些段落,对书中的情节更是了如指掌。自看了《刘心武谈红楼梦》后,我终于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过是井底之蛙,对《红楼梦》难谈读透,甚至都不能说是读懂。当然,刘先生虽自谦“没有能受到正规的学术训练,先天不足,弱点自知”,但其观点之新颖、论据之完善,使我对《红楼梦》有了更高的认识,虽然有些观点觉得有些牵强附会,并不认同,但这并不影响刘先生在红学领域的学术成就。
书中最让我佩服的是刘先生有关秦可卿这一人物的剖析,观点创新,令人折服。刘先生研究红学本就是从秦可卿这一人物入手解读,开创出“红学”的“秦学”一支。前十八讲内容包含了“贾府婚配之谜、秦可卿、北静王、蒋玉菡以及贾元春”,看似研究人物众多,内容繁杂,但就我看来,全部围绕着秦可卿的身世而来明,更准确的说围绕当时的政治而言。无论是北静王、蒋玉菡、贾元春还是秦可卿,都是因为其政治派别,确定的说是政治斗争而存在或者消亡。特别是《红楼梦》中有关秦可卿的表面内容并不多,但经刘先生研究,短短的一两章内容,掩盖了大量的隐情,结合他所提供的论据,掩卷而思,颇为有理。如果这些是曹雪芹先生的原意,那我也只能说是草蛇灰线,让人叹为观止,其文学成就无人能及。
《刘心武谈红楼梦》为我展开了一幅美丽画卷,读的时候,可以说是废寝忘食,连着几个晚上看到2点多都舍不得放下书卷。他带给我的最积极的影响是,我决定再读一遍《红楼梦》,将那些遗忘的、没注意的明珠重新捡拾起来,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