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波
历史上父子之间为了争夺帝位骨肉相残的实例很多,尤其是儿子操刀,父亲毙命,几乎历朝历代都有。这已经成了历史的怪圈。究其原因,不外乎几种,一是父亲在位的时间太久,老而不死,儿子等不及了,干脆来古快刀斩乱麻,早点把老子送上不归路。二是并非父皇选定的接班人,于是阴谋篡夺,一旦成功,不但父皇脑袋搬家,往往株连其他亲人,也就是说,顺者昌,逆者亡,不管你是谁,碍事者杀无赦。三是父皇昏庸,胡作非为,欺儿霸妻,儿子冲天一怒,做了杀父逆子。这其实是为国除害。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儿子盯着老子屁股下面的龙椅。由此可见,皇帝这个职位的风险何其高也,不用说外人了,就连自己的儿子都成了潜在的杀手。在这方面,唐高祖李渊算是比较明智的,早早就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了儿子李世民,否则,谁敢保证李世民对自己的兄弟和大侄子大开杀戒的“凶手”,不能把刀架到父皇的脖子上呢?那些做了儿子刀下鬼的帝王,如果有来生,一定不愿意再当皇帝了。
NO1:楚成王:不纳忠言,自取其祸
http://s2/middle/5f4f38e1n81e3acabcc11&690
楚成王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国君。在位46年,很有作为,使楚国在各诸侯国中的影响空前提高。但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主意不坚定,想废长立幼,最终导致了一场宫廷政变,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杀死。、
NO2:梁太祖朱温:多行不义,儿子动刀
http://s7/middle/5f4f38e1n81e3a92d70d6&690
梁太祖虽然是个英雄人物,但是做事实在荒唐。竟然轮流“宠幸”自己的儿媳,最终被儿子朱友珪以此作为了夺位的借口,一刀扎死。堂堂的一国之君,由于“扒灰”,落得这个下场,千百年来,令人耻笑。
NO3:南朝文帝刘义隆:太子逞凶,死不瞑目
http://s5/middle/5f4f38e1n81e394bd0744&690
南朝文帝刘义隆是一位善于弄权的皇帝,他登位以后,韬光养晦,计除权臣。力挽狂澜于江倾。终于摆平了内忧外患,坐稳了地位。他本想颐养天年,谁知于太子失和,欲废太子,却先被太子所废。凄凄惨惨地走上了不归路。
NO4: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刚愎自用,身首分离
http://s1/middle/5f4f38e1n81e398a891e0&690
拓跋珪,又名涉珪、什翼圭、翼圭、开,北魏开国皇帝(386年—409年在位),鲜卑族人。
他是代王拓跋什翼犍的孙子,献明帝拓跋寔的儿子(一说为什翼犍的儿子),太武帝拓跋焘的爷爷。历史上称为魏道武帝。他具有雄才大略,登基后在短短的10年中,将北魏发展成了北方一个最强的政权,可是到了晚年的时候却开始昏庸,滥杀无辜,弄地人人自危,众叛亲离。最终被儿子所杀,身首异处,算是遭到了报应。
NO5:隋文帝杨坚:儿子篡位,血溅宫闱
http://s3/middle/5f4f38e1n81e39bdecd22&690
隋文帝统一全国,算得上是个盖世英雄,可是他一世英名,却找不到中意的接班人。先是立长子为太子,可是发现长子骄奢淫逸,不堪大任。于是改立太子,可是就在他将死之时,却发现次子品德不端,并非自己理想的接班人,于是想废掉次子改立长子。没想到次子杨广动了杀机,将杨坚除掉了,可怜盖世英雄落,得如此下场。
NO6:西夏王李元昊:纳媳为妃,鼻子被削
http://s1/middle/5f4f38e1n81e3a18886d0&690
《大敦煌》:李元昊与敦煌的一段孽缘剧照
大凡开国皇帝,建立新的王朝之后,居功自傲,腐化堕落,荒淫无耻。李元昊也走上了这条路。唯一不同的是,他是个“花痴”,居然“花”到自己儿子头上,强纳儿媳为妃。好色之徒当然不会有好下场,他亲生儿子宁令哥把他送到了该去的地方——天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