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还是不生,要不要做“孩奴”.经济改革30年,大时代影响小人物,传统生活方式瓦解,挑战、矛盾与挫折应运而生。这其中也包括“传统生育观”与“严酷生活现实”的冲突。社保未必靠得住,但孩子早已不是养老存折,“养儿防老”的观念就此瓦解。孩子基本成为普通人获得天伦之乐与自我价值实现的源泉。
但,养育孩子的经济成本正在追随房价、医疗价格日日高涨,威逼的成本正在挑战中国人养育观念之底线。不生,传统观念在,心理需求也在;生,影响生活质量,未必能许他一个更好的未来。生还是不生,要不要做“孩奴”,年轻一代正在生育问题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养儿如供房,你愿意当个“孩奴”吗?
买个房子,一还贷款几十年,为房所累,是为房奴。同理,养育一个孩子,把他拉扯大,供他上学,待他毕业成人后依然要养他,为他供房等,终生为孩子所累,就成了“孩奴”。听起来刺耳,但写出来却又不容辩驳。当个“孩奴”,你愿意吗?
谈娃色变:是谁阻止了我们生娃的念头?
养个孩子,成本到底有多大?不同人可能给出不同的标准。有人曾经测算过,不算额外的花费(比如孩子不幸啃老,你还完自己的房贷之后,还要为孩子继续还房贷),把一个孩子养大,需要48万元。你可能会说:穷则穷养,富则富养,怎么也能把孩子拉扯大。可你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忍心不好好抚养他,给他好的教育以及舒适的成长环境吗?而这些都可能成为阻止生娃的障碍……
你愿不愿意当“孩奴”?
当然愿意!我孩奴,我幸福。
中国的传统,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繁衍生息,是所有生物的本能,人当然也不能例外。不要总强调生养孩子的难处,我们的祖辈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现在一没战乱二没瘟疫的,怎么就养不了个孩子呢?孕育后代的幸福感,身为父母的自豪感,儿孙绕膝的满足感,尽享天伦之乐的喜悦感,这些都是所谓“丁克一族”没法想象的。我敢说,所有选择不生育的夫妻,到年老时,一定都会后悔的!为了老来不伤悲,为了不断子绝孙,也一定要生孩子,管他孩奴不孩奴!
当然不愿意,“孩子”是一项注定赔本的投资
几千年来的封建礼教把我们的思维禁锢住,让我们为父母活着,为子女活着,为亲朋活着,而从来没想过为自己活着。生儿育女?说来轻巧,你有没有想过要付出多么惨重的代价?生养孩子后,“黄脸婆”将是女人一生的代号;夫妻别想再有愉悦的二人世界,这辈子全得耗在孩子身上,之后将是花不完的钱,操不完的心。如果没有能力给孩子好的生活,那就不该把他带到这个世界来。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生下来就要面对厮杀。
养儿不能防老,只能啃老,生一个孩子坑了两代人,何苦呢?
看来这个时代干什么都难啊!要生育还是要生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