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站:阿里山

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唉……
听邓丽君唱的这首歌,对阿里山充满的是无限的遐想。其实对阿里山的向往,从孩提时代就开始了,开始对阿里山的印象就是看那个茅草屋的照片。后来大约在八十年代,旅居欧洲的姨妈去台湾看望她在台湾的表弟、表妹们时,在阿里山拍了一组照片寄给我们,当时看了觉得阿里山既神秘又很美。去欧洲清理姨妈的遗物时,在她众多的照片册中发现许多在阿里山拍摄的不同景观的照片(她多次游台湾),很可惜的是因相册太重,无法全部将这些照片带回国,大部分留在了她生活达五十多年之久Germany.....
去阿里山看云海、观日出、赏神木、坐坐通向阿里山的小火车是我人生的梦想之一!
真的没想到登上阿里山的梦想这么快就实现了!旅游车载着我们从斗六一路狂驶,穿过嘉义(台湾五、六十年代拍摄的电影常出现的地方,很想看看嘉义的火车站,可惜旅游车不可能停下来),终于来到了阿里山脚下。稍作休息后,车子开始向阿里山顶进发,沿着盘山公路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终于来到海拔3000多米的山间。

阿里山脉盘山公路的起点

中午就餐的阿里山上饭店内墙上的导游图
进入阿里山森林,开始下蒙蒙细雨,导游阿龙说阿里山的天气经常是这样的,山下艳阳高照,山上却会阴雨霏霏,不过我觉得雨中的阿里山别有意境......

蒙蒙的细雨下的阿里山森林
终于看到了那经典的茅草屋了!
这里是阿里山的主要景观之一:姊妹潭。有茅草屋的水潭叫姊潭,小一点的叫妹潭。这里有一个凄美的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对阿里山亲姊妹,同时爱上了一位阿里山的小伙子,当她们发现爱上的是同一个小伙子时,都决定让给对方,但双方都不接受,最后的结局是两人都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于是姐姐化为了姊潭,妹妹变成了妹潭。

雨中的凄美的姊潭

幽静的妹潭
阿里山拥有非常丰富的森林资源,受到高度的影响,阿里山植物分布呈现热带、暖带、温带与寒带。从平地到海拔
800米的一带为热带林,此区显著的植物多为龙眼、相思树、杉木、麻竹与桂竹林。海拔1,800米的属于暖带林之范围,代表树种为樟木、楮与楠木。温带林指的海拔3,000米以下的地区,阿里山五木-铁杉、台湾扁柏、华山松、台湾杉与红桧(神木)主要分布于此。
阿里山的植被中,以桧木原始林最为珍贵。

三代桧木 
木兰园

桧木老树根
三兄弟桧木

三姐妹桧木

龙凤配树根

造型奇特的红桧

树丛中的小花

阿里山上的香林国民小学

山间小溪
此次登阿里山虽然没有看见向往的云海,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静观日出,但阿里山那寂静森林的美景已令我陶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