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能否引进外籍人士任政府要员

(2012-09-05 08:47:02)
标签:

杂谈

赫德

中国海关

清政府

中国政府

分类: 瞎想

 

                       一、

 

     引进优秀的外籍人士担任中国政府的要员是否有助中国反腐败?

     近日收看电视,注意到清末的海关改革。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海关严重衙门化,效率低下,腐败横行,影响到各国商人做生意。在英、美、法的要求下,清政府实行海关改革,后英国人赫德以总税务司的身份,执掌中国海关长达48年。赫德执掌中国海关时,海关的税收从1865年的830万两增加到1875年的1200万两。至19世纪70年代末,海关税收更是达到3000万两,在清朝的财政收入中,关税已经占到20%。
     尽管1949年后当局的宣传都告诉中国国民:赫德是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表。但近年来,中国学术界的一些学者已经开始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世博研究专家、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教授乔兆红认为:“客观地说,赫德引进西方的先进管理,为中国海关建立了一套比较高效的组织制度,改进了中国原有的分散、低效的海关管理模式,也为清政府的中央财政做出了一定贡献。”


                            二、


    1908年4月13日,赫德卸任离开中国。104年过去了,现在,赖昌星一案告诉我们:腐败和低效率又成了包括海关在内的中国政府各部门的顽症。
    重温赫德的故事,我想:和150多年前比,全球化已经让更多的国民接受了。如果中国本土官员没有治理贪腐恶习的良策,能否效仿150多年前的海关改革,多引进一些廉洁高效的外籍人士担任政府要员?如果中国政府和中国国民都难接受这样的安排,那是因为什麽样的原因?150多年前,中国在列强的炮舰逼迫下不得不进行海关改革。难道现在还要靠外部势力逼迫才改革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