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宋体地方债国家统计局保障房房价政治问题房产 |
分类: 房地产 |
本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4df98a0102drfm.html
关心住房价涨跌和房地产宏观调控走向的博友都会关心CPI的涨落。
继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6月CPI同比上涨6.4%后,8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又公布今年7月CPI同比上涨了6.5%。为什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继续上涨?
说“公布的CPI”,是因为实际上的CPI可能与“公布的CPI”存在差异。
我们知道,CPI是国家统计部门根据一定样本的抽样调查计算的数据。这些样本如何选择、抽样过程是否严密,都可能导致政府“公布的CPI”与市场的实际情况和公众对市场的感觉存在较大差异。更重要的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法制还不完善,法治还难以成真的国度,统计数据常被用来为政府的阶段性政策实现的目标服务。有时候,“公布的CPI”可能大大低于实际上涨幅度。因而说,公众通常听到的CPI涨跌数据,是“公布的CPI”。
政府“公布的CPI”为什么要继续上涨?
上周四,我在和一位银行行长聊天时,对此忽然有所悟。
这位行长告诉我:下半年的经济形势仍然严峻。严控房地产开发贷款,遏制地方债继续膨胀的势头,严控基本设施建设,紧缩地方政府的经费开支……
听了行长的介绍,联想起“公布的CPI”继续上涨。我忽有所悟:可能中央政府有一位或几位英明的领导十分警惕地方债给社会和宏观经济可能带来的危险。在他们看来,地方债的规模断不可再膨胀。但如果只一味强调地方不能再借钱,势必会遇到地方政府反弹:没有房地产巨额税收,减少了土地出让金,我们不借钱怎么做事?为了让公众特别是地方政府从政治高度认识到“紧缩”的重要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便会继续高涨。
政府的这一算盘会否成功?
答案是否定的。
我对行长说:地方债还会继续膨胀。
行长问我:何以见得?
我说:“保障房贷款啊。现在央行银监会都鼓励银行给保障房建设贷款。地方政府用保障房的名义向银行借钱,贷款规模大,利息低,期限长。吃亏的是银行。”
行长赞同地点点头。开始了沉思。
在中国现行的政治经济体制下,政府领导的任何“英明决策”都可能难以真正解决问题。保障房贷款也许会成为未来新的金融泡沫增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