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自按:本文提出了市场的一个大问题,有理有据,且非常富有建设性。虽然篇幅较之博主以往文章长点,但不难读。敬请一切希望市场公开公平公正之人士阅读,重视并传播。
本文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4df98a0100htcl.html
前些时候,国家统计局公布2009年全国房地产价格上涨1.5%后,舆论多表怀疑。这两天国土资源部下属单位称2009年全国主要城市房价平均上涨25.1%。舆论于是更质疑国家统计局数据的真实性。这就引出一个问题:中国缺乏有公信力的、权威的房地产市场数据。
其实这个问题早就存在。
2004年房地产宏观调控以来,随着网络和平面媒体的舆论自由度的扩大,舆论呈现出不同利益体的声音。在大多数时段,我们得到的信息是混乱的和相互矛盾的.。这家报纸说房价上涨了,那家报纸说房价下跌了30%。信息的混乱,导致了市场的混乱。消费者不知道哪条消息是真的,哪条消息代表了市场的主流。主导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国家机关,有时候也云里雾里。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多家媒体报道上海房价下跌了40%(也可能是说下跌了30%,记不太清了)。具体承办房地产宏观调控工作的建设部马上派人到上海实地调查。结果发现:报道中引述的案例是真实的。这个案例的主人因移民急需把房子卖掉,因而贱卖。这样一个案例,当然代表不了市场整体走向。但媒体出于自己的利益倾向,就这样报出去了,报道中个案变成了“上海房价下跌了40%”。
这个故事让我想了很久。报道这个案例的媒体尽管出于自己的利益倾向,把个别案例说成整体市场走向,但他毕竟还引用了一个真实的案例。在平面媒体和网络上,每天还有许许多多比这个案例水分还要多,失真度还要高得多的报道及言论。政府公布的数据有时也被公众理解为政府的数据是用来为政府的调控服务的,或者为政府或个别领导人的政绩服务的。这么多年了,房地产市场的数据和信号混乱到如此程度,居然还没有让人们,让政府觉得可怕,这才是最可怕的。试想,如果一个城市的交通信号大面积地错乱,这个城市的交通岂不是大乱?
显而易见,市场急需有公信力的房地产数据。也许会有朋友不解,现在全国各地房地产交易基本上都在网络上登记了。理论上说,每时每刻,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都能获取当时当天的真实的交易数据,只要政府不存心欺骗市场,公布有公信力的数据是件很容易的事。就像股票交易一样。
不然。
房地产交易市场和股票交易市场不一样。股票交易市场的股票指数之所以能被公众重视,公众不认为证券交易所在做假,是因为股票指数是公开透明的。某指数,它是由多少个、哪些样本股构成的,公众全都了解或可以了解到。因而,尽管各种股票指数都是有限地反应市场交易价格的真实,但公众还是会参考股票指数走向判断市场走向,并没有质疑过它的公信力。
房地产市场不一样。尽管全国各大中城市都有网络交易或登记数据,但迄今没有像股票指数一样公开透明的数据统计、分析、公布系统。尽管人们偶尔听到中房指数,但这个中房指数是怎样编制出来的,很少有人知晓。这些工作是谁在作?样本是哪些楼盘?样本是通过什么程序选出来的?由于既不公开,也不透明,因而它不像股票指数那样家喻户晓,更谈不上公信力。这就为各种利益体根据自己的利益发布、传播市场信息开了方便之门。
造成这一问题,一方面是政府对房地产市场数据重视不够,另一方面,与股票交易市场比较而言,房地产市场的数据统计、分析、公布有其特殊性,难度也更大。就说确定指数样本吧,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存续期相对较长,可以存在几十年,上百年,因而可成为相对稳定的样本。房地产一个楼盘可能十几天或几个月就卖完了。指数样本如何确定,既是难题,也是可能存在的暗箱操作的空间。
以上海为例:如果某月内环内有20个住宅区开盘,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6万元,成交价和上个月完全相当,而上个月成交均价只有15000元的内环外这个月很少有楼盘开盘。少数几个在售楼盘售价和上月也一样,交易系统却可能会显示:上海这个月房价上涨了100%。而实际上,成交价与上月持平。反之,某月内环内完全没有开盘和成交,内环外均价每平方米16000元,和上月成交价相比涨幅较大,但系统却可能显示:这个月上海房价下跌了100%。
我这里所举例子说的是约数,是一种放大了的情况。相信读者已经完全明白了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数据真实性的差别有多大了。用这样的数据误导市场,误导管理者,或者某些市场主体用这样的“真实数据”误导市场,甚至调控市场,让各类投资主体在灰暗的信息中前行,岂不糟糕?政府根据错误的数据决策,比闭着眼睛决策还要可怕,危害更大!
房地产市场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牵涉面极广,与其相关联的还有建筑市场,建材市场,金融市场……
准确的,及时的市场信息对市场管理者和各类市场主体决策都至关重要。中国房地产市场急需建立中央和地方多层次的、科学的、有合法规则的,有公信力的市场信息采集、分析、公布系统。
面对庞大的,风起云涌的房地产市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应把这项工作视为当务之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