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4df98a0100hk22.html
住房价上涨过快,地王接二连三被制造。我们随便打开网页,就会看到一大堆下面这样的新闻:
《国资委官员建议对房地产征收暴利税》
《沪酝酿拿地三十天内全额付款》
……
政府常常用反市场的思路调控住房市场。
这就是中国住房市场年年调控,公众满意度越调越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既然搞市场经济,就要看准市场的问题,对症下药。
中国的住房市场主要问题在哪?现在要解决什么问题?
就市场的角度来说,最基本的问题当然是供求关系。供过于求,房子就卖不出去,能卖掉,也卖不了好价钱。供不应求,则民众排着长队买房子(电视报道:前天一城市又现居民排队买住房),抢着买,价格高点也要买。
至于其它问题,如为什么供不应求或供大于求,都是从属于这两个问题的问题。
现在民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买不到住房,买不起住房。可见,就全局来说,现在中国住房市场是供不应求。供不应求的原因,有刚性需求太大,也有人们担心货币贬值,投资渠道不够多,全挤到住房市场上的原因。还有房地产开发商产品不适销,追求高利润的原因。当然还有政府供地不足,地价太高等其它原因。总之一句话,市场供不应求是主因。
如果遵循市场规律,就应该在矛盾丛生的住房市场中,找出供不应求这个主要矛盾,围绕怎么样增加市场有效供给来调控。比方说:增加土地供应,打击囤地,为房地产公司提供金融支持,政府适时公布市场数据,给市场主体提供信息引导等。
但是,就象我在前面描述的,2004年以来,我们见到的政府调控思路基本上都是反市场的。遇到房价上涨过快,政府的调控思路便大致如下:
一、
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增加房地产公司注册资本金比例。
二、
央行以房价高风险大为由,提高开发贷利息,或严控房贷。说严控,其实就是除非有特殊关系,否则就是不贷,有抵押也不贷。很多项目就是在这种调控下烂尾的。
三、
严控土地出让,趁机制造地王。2007年住房价上涨过快,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都强调土地不能贱卖。
四、
土地出让金支付条件越来越严苛。从过去有一个合理的支付期限,到首付不低于50%,到现在酝酿拿地三十天内全额付款。政府巴不得土地比黄金还贵,开发商能先付全款后拿地。
五、
增加交易难度。二手房要交易,要先还贷。还贷后才可交易。把贷款直接转给受让方不行(奇怪的是,房价上涨不高时可这样操作。)出让方为了把房卖掉,必先借一笔高利贷还掉房贷;受让方付了首付款再去银行办贷款。市场应运而生专做“过桥还贷”的高利贷业,人为地折腾人,人为地增加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增加了,二手房价自然上去了。
六、
增加交易税收。2005年就有专家拿韩国的教训说话:你提二手房交易税,本来想把房子卖了的人不卖了,市场供给进一步减少,房价更上去了。想多收税的人怎么听得进专家正确的意见?现在又有很多人吵着早日收物业税,说物业税一收,就可抑止购房投机。我曾跟帖说:美国也有物业税,美国也有房地产投机。你凭什么说一征物业税住房价就稳住了?
七、
……
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上述政府这些做法,都是减少市场供给,加剧供不应求,或直接增加住房建造成本和交易成本的方法。政府就是这样按和市场规律相反的思路,一步步把房价越调越高。
政府及政府的喉舌,总是假借一个好听的名义,让人们接受他们违反市场规律的思路。
我要说:市场有其自身规律。不能再用反市场思路调控住房市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