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祥春
品牌,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江苏省溧阳市平桥小学是一所有着近60年办学历史的山区学校。学校依托当地多竹的特点,充分挖掘竹的内涵和品格,大力营造以“竹文化”为代表的校园文化,以培养学生“做一个有气节的山里人”为办学理念,秉承“虚心、有节、向上”的校训,着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有效地促进了师生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把握本质——让文化浸润校园
一所学校,从普通学校走向品牌学校,是一个艰辛的创业过程,同时也是形成和实践教育理念的过程。教育理念是打造品牌学校的灵魂。学校依托当地多竹的特点,充分挖掘竹的内涵和品格,大力营造以竹文化为代表的校园文化,以培养学生“做一个有气节的山里人”为办学理念,秉承“虚心、有节、向上”的校训,着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充分挖掘教育资源,通过班级阵地文化、走廊过道文化、校园物态文化的全方位精心建设,努力使校园里每一棵花草会说话,每一面墙壁会吐情。学校用学生的书画作品装点校园墙壁,让学生有展示才华的机会和舞台。各班都布置了“学习园地”和“特长展示”,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崭露头角”。
学校以“竹文化的开发与研究”为校本课程,以竹的品性为学校文化的基石,以竹的高洁为学校育人的目标。学校把竹文化与办学理念、教师发展、学生成长联系起来,确立以竹的精神为导向的校风、教风、学风,丰富竹文化办学内涵。在原有竹文化读本《青青竹园》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各年级竹文化教材,并且编印成册,使竹文化的开发与研究更科学、更系统。
发展为本——让教师享受成功
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打造品牌学校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学校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
以身边的榜样带动整个教师团队的提升,是抓好师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学校从点到面开展系列活动,坚持做到一个阶段一个主题,将师德规范内化为每个教师的个体素质。在开学典礼上,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践行师德活动的宣誓仪式”,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在全校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活动,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举办班主任教育思想研讨会,发挥榜样的表率作用。
学校始终坚持“问题即课题,行动即过程,成长即成果”的教科研原则,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学校利用校园网开辟了“教研论坛”,坚持做到周周有教研、课后有评议,每次教研活动后教师把所思所想及时发到论坛上进行互动交流。同时,学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教师有与大师、名师零距离接触、学习的机会;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提升学历水平,转变教育观念。
真情服务——让管理落到实处
让每一位孩子充分享受童年的天真与快乐,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让每一位教师真切享受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是新时期平桥小学全体教职工的共同追求。为此,学校不断优化内部管理:
让制度规范行为。学校在全体教职工广泛参与研讨的基础上,制定并编印了《平桥小学管理文集》;落实每周一次的行政会议制度、每学年一次的教代会制度;“平桥小学教职工考评制度”、“平桥小学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方案”等均经过多次修订,由教代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让民主深入人心。学校对人、财、物管理以及评先奖优等工作都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增强工作的透明度。每学年,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都要接受教职工的评议,虚心听取教职工的建议,及时改进工作,
让自律成为习惯。在工作中,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坚持以大局为重、以学生为重、以教师为重,严以律己、率先垂范,思想上做楷模,工作上做典范,管理上做表率。
与此同时,学校着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在校园设施、安全巡查、学生接送车管理、食堂安全卫生管理等各方面都有明确的责任人和相应的管理制度,采取多种形式联合家长及有关部门共同抓好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
关注生命——让教育充满活力
主题活动丰富多彩。学校大力开展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等专题活动,积极组织学生集体项目竞赛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生活动,不断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兴趣活动有声有色。学校组建了“竹之韵乡村少年宫”,在原有校级和班级兴趣小组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活动项目,全面开展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系列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搭建学生成长大舞台。学校以自己创办的“翠竹苑电视台”为圆心,向外辐射出一系列的学生实践活动:招聘电视台主持人,开展各项采访活动;开展节目主持人竞聘大奖赛,进行现场才艺表演;参观市电视台,开阔学生的视野;为来校客人做导游,介绍校园小景点。这些活动注重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提高综合素养。
为学生发展提供“加油站”。学校本着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个性成长的宗旨,建立了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的激励机制。针对不同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不同的发展,实施成长记录袋评价,以“竹苑之星”、“四类优秀学生”评比为核心,组织学生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引领学生规范言行、增强素质。
实践证明,丰富的活动是学生成长的沃土。在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类竞赛中,我校学生频频折桂,成绩斐然。在围棋、乒乓球、英语朗诵等方面,已形成学校传统特色;在广播操、大课间、小篮球等团队比赛中,我校学生也屡获佳绩。
特色办学——让内涵更加彰显
特色就是风格,是一所学校办学优势和办学水平的体现。我们在学校的品牌定位上,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在“竹文化”这个特色上下功夫。
竹文化与学校德育主题活动相结合。围绕“虚心、有节、向上”的育人目标,我们在低年级学生中组织开展“认识竹之风采,感受竹之魅力”系列活动,通过寻竹、种竹、食竹、颂竹、编竹等活动,深入了解和学习竹文化,认识竹的特点、功能及其所代表和体现的精神品质,感受竹的奇特神韵;在中高年级学生中组织开展“弘扬竹之精神,塑造竹之品格”系列活动,通过竹的精神格言收集、小报制作、主题教育、主题队会等活动,寓教于乐,在实践中学习、体会竹的精神,不断完善自己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
竹文化与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活动相结合。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和周边的独特资源,就地取材,挖掘竹文化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自主开发了一系列富有竹乡特色的体验活动课程,积极探索竹文化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内在联系。我们把弘扬竹文化与建设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有机结合,吸引城市学生来校参加竹文化实践体验活动,实现城乡学校的互动双赢。近五年来,我们已先后接待了来自常州、张家港等地的4000余名师生来校参加竹文化实践体验活动。竹文化社会实践基地活动,成为学校办学的新亮点。
此外,我们把竹文化与学校科技活动相结合。挖掘自然学科中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探究竹的种类、生长习性、用途,挖掘竹的品性,并制定明确的分段认知目标。通过兴趣小组、科技节、校内外各类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亲身体验,成为竹文化建设的主人。把竹文化与学校体育活动相结合。师生自编竹舞蹈,自创竹游戏,如踩竹高跷、跳竹竿舞、抖空竹、打莲香等系列游戏活动,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内容。
(作者系江苏省溧阳市平桥小学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