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烟台市初中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 教学模式推广现场会暨骨干教

(2013-05-19 12:10:06)
标签:

转载

烟台市教科院刘永平

全国中语会“十五”“十一五”重点推广课题山东省新时期以来语文教学改革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中语会语文教学成果首届展示会综合类一等奖(全国共七项)成功移植小学“大量读写”经验,形式上有所创新、内涵上有所发展区域推广十余年,先后有数百万初中学生参与实验并深得其惠。深度实施“好书伴我成长”绿色读书工程、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有效提升初中学生读写能力,奠定未来国民基本素养烟台市教育行政2011年开始“强力推行”的基础教育学科教学模式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11年开始重点推进的学科教学改革项目。

一、简单的回顾(1997——2011

《烟台市初中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研究与实践》

课题实验大事记

第一阶段:选点试验,积累经验

1199610月,烟台市初中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课题实验(简称“双轨”教学实验)课题组正式成立。刘永平任主持人,李昌斌任课题顾问。

219974月,课题组在烟台开发区(一中)召开第一次现场会。开发区一中于业来校长主持,烟台市教育局高远良局长、杜卫国副局长出席。初中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课题实验创造性地移植小学“大量读写”经验,被市级教育行政和教育科研部门确定为区域重点推广项目。

319983月,课题组在龙口市(南山中学)召开第二次现场会。龙口教研室柳思检主任负责,烟台市教研室沈渭明主任出席。6月,课题组编辑《初中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研究与实践》,凡163千字。

419994月,课题组在烟台二中召开第三次现场会。高秀红老师负责,沈渭明主任出席。6月,《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高伟毅、刘雪明老师来烟台考察“大量读写、双轨运行”实验,第六期《中学语文教学》特设《山东烟台初中语文“双轨”教学课题实验专栏》,向全国语文界介绍烟台的初中语文“双轨”教学,字数约2万字。

519995月,烟台市初中语文“双轨”教学获“山东省新时期以来中学语文教改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教研室组织评选)。

620013月,烟台市初中语文“双轨”教学获“首届(深圳)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经验交流会暨成果展示会综合成果”一等奖(全国共七项教改实验获一等奖,山东有两项,一项是烟台的初中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实验和高中语文创造性学习工程,另一项是李希贵主持的高密一中“语文实验室”计划)。

第二阶段:建立规范,区域推广

720013月,课题组在莱州(实验中学、文峰中学)召开第四次现场会,表彰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刘东方老师负责,省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张伟忠出席。莱州市副市长、莱州市教育局领导到会。烟台市教研室沈渭明主任、张振国书记作专题讲话。

820019月,课题组编辑《语文“双轨”教学探索与实践(初中篇)》,海南出版社出版,165千字,刘均海、刘永平主编,烟台市教育局长高远良作序,全国中语会理事长陈金明题词:“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建立《阅读规范》《写作规范》《读书笔记规范》等各种规范,指导一线学校进行试验工作。

92002年,“双轨”教学实验基础读本《初中语文自读课本》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语文教育专家、全国中语会理事长陈金明先生作序,刘永平主编。共八册,约2100千字。

1020049月,初中语文“双轨”教学Ⅱ期实验正式启动。陈金明、顾振彪、高伟毅、张伟忠任课题顾问。

11200410月,课题组在龙口市(南山双语实验中学、龙口五中)召开Ⅱ期一次(总第五次)开题现场会。崔积水主任负责,市教育局徐杰副局长、市教科院徐建敏院长到会。全国中语会理事长陈金明、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高伟毅到会讲话并作专题报告。初中语文“双轨”教学实验被全国中语会确定为重点课题,向全国推广。课题组编辑《初中语文“双轨”教学指导手册》,计40千字,印发至初中学校,指导课题实验。

1220059月至20069月,以“双轨”教学《阅读规范》为指导,对《初中语文自读课本》丛书进行全面改版工作,更名为《阅读》,按主题进行编排,以此促进课外“主题单元”阅读活动。

第三阶段:纳入常规,整体推进

132007年以后,以“双轨”教学为依托、以初中语文自读课本《阅读》丛书为基础,市教科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好书伴我成长”绿色读书工程。语文“双轨”教学被列为常规教学,纳入对语文教师的考评系列内容之中。

1420101月,市教育局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好书伴我成长”绿色读书工程的实施意见》。7月,市教科院下发《关于印发<烟台市中小学生阅读推荐书目>暨开展假期读书活动的通知》,进一步深化读书活动,初中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实验得到长足发展。

1520107月,市教科院与烟台晚报联合组织了2010年暑期“好书伴我成长”读书征文活动。该活动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共收到征文4041篇,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各111名,11所初中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1620107月,烟台晚报共刊发了三个整版的读书活动宣传文稿: 73的《好书伴我成长

书香浸润校园——校园读书“集结号”吹响》、713的《中小学生推荐书目出炉——市教科院与本报联袂举办的暑期读书征文同期启动》、720号的《唯有书香能醉人》,介绍了开发区的读书活动。与此同时,烟台晚报在《现代教育》中特设《“好书伴我成长”绿色读书工程暑期读书征文佳作选登》专栏,分6次、每次2篇推出学生的优秀作品。

1720109月,市教科院成立了由资深教研员、齐鲁名校长、山东省特级教师、作家、创新班主任、骨干教师等人员组成的烟台市中小学生“好书伴我成长”绿色读书工程指导委员会。

18201010月,市教科院根据市教育局的整体安排组织开展了“好书伴我成长”绿色读书工程朗读比赛活动,促进了全市“好书伴我成长”绿色读书工程的实施,为建设“书香校园”营造了积极的氛围。经过评委会的认真评选,共评出团体一等奖37名,二等奖32名,优秀奖17名;个人一等奖50名,二等奖49名,优秀奖24名;芝罘区毓璜顶小学、烟台十中、烟台二中等被评为“十佳朗读团体”;宋晓彤、李莱辉、刁潇潇等同学被评选为“十佳朗读之星”。

第四阶段:提升经验,“强力推行”

1920111月,市教育局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强力推行”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5月,市教科院下发《关于大力推行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深化阅读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初中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实验得到教育行政和教育科研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强力推动。

2020115月,课题组编辑《烟台市中小学生“好书伴我成长”绿色读书工程学生优秀作品精选》丛书初中部分《腹有诗书气自华》,约210千字,收入139篇学生佳作、139位语文老师精彩点评。该书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111月份出版、发行。

2120116月,课题组向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烟台市初中语文“双轨”教学Ⅱ期实验结题,同时申请该课题为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二五”重点课题,并申报“烟台市首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3201110月份,课题组在龙口市召开全市初中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推广会议暨骨干教师培训会议。龙口市副市长、龙口市教育局领导到会。全国中语会理事长苏立康、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高伟毅参加会议并作专题报告。烟台市教育局副局长、烟台市教科院院长徐建敏到会讲话,烟台市教科院副院长管锡基到会作专题报告。

24201111月,烟台市初中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研究与实践三期实验正式开始启动、实施。课题组由语文教研员、齐鲁名校长、烟台市名校长、烟台市语文名师组成。课题组聘请全国中语会理事长苏立康、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高伟毅、山东省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张伟忠任顾问。

二、现状与发展

初中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研究与实践,简称初中语文“双轨”教学实验,是烟台市教育局自1997年以来大力推广的重点课题。它以“大量读写”为重点,以“双轨”教学为机制,在不选择教师、不改变教材、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把国家规定的学时数一分为二,进行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在内的整体改革,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所谓“大量读写”,是指将学生现有的读写总量科学、有序地扩大3 5, 大规模地拓宽学生的读写时空,

着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整体素质。所谓“双轨运行”,“课内”是一条轨,是指以国家规定学时的3 / 5 4/ 5(或者1 /2左右)的时间用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

完成以教科书为基本框架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学习,强化“双基”、抓根固本;“课外”是另一条轨,是指每周用2个学时开设“自由读写课”(列入课表),带动大量的课外语文活动(如校外阅读、写日记周记、手抄报展评、朗诵比赛、观看影视录像、调查访问等)弥补课堂教学的缺陷和不足。这一机制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语文学习和语文活动结合起来,形成缺陷相克、优势互补的“双轨运行”教学新体系。

“大量读写、双轨运行”课题符合《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有识之士与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大量读写、双轨运行”作为一种语文教学模式自1997年开始推广到烟台市中小学校,大约有四百万初中学生受益。自2007年以来,以“双轨”教学为依托、以初中语文自读课本《阅读》为基础读本,市教科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好书伴我成长”绿色读书工程,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成本的书”。语文“双轨”教学还被列为常规教学,纳入对语文教师的考评体系内容之中。

有关“大量阅读”的课题研究与实践,在全国许多省市都有成功的案例。如山东潍坊、宁夏西海固、河北、江苏、浙江、广东、青海、北京等,都有学校和教师在开展专题研究,并且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市教科院201111号红头文(市教科院有史以来篇幅最长的一个红头文)附有5个附件,各位老师可以参考、学习。

“大量读写、双轨运行”课题实验发源于龙口,成长于烟台,也活跃烟台的中小学校,对语文教学效益的提高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形势的不断变化与发展,与山东潍坊、宁夏西海固等发达或不发达地区的“课内海量阅读”“课内外大量读写”实验相比,烟台的语文教学改革的步子似乎慢了一些。由于种种原因,这项教学改革成果推广和普及的力度和广度还不够,其教学效益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教师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在不必教、不必讲的地方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挤占了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导致学生阅读总量严重不足,用于写作实践的时间不够。

我认为,校长和教师中,不是没有“明白人”,只是不愿做或不能做。不愿做,是理念不到位;不能做,是没有时间或没有能力。关于阅读(和写作)的名言警句每个老师都能说出一大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等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多读书,读好书,读成本的书”,目前缺少的是行政上的“强力推行”、教师的及时跟进、考试评价的配套措施。正是基于这个事实,我们在龙口召开这次会议,把一些事情说明白,知道我们下一步工作依据什么文件、要做什么事情以及具体怎么做、数量与质量要求是什么,做了的好处是什么、不做的坏处是什么。“大量读写”,其前提和基础是“大量阅读”。没有“大量读”作为“前期储备”,“大量写”的意义和价值就要大打折扣。阅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石;阅读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在知识经济时代,有多少未来公民具备最高的第五级阅读能力,关系到未来的国家竞争力。2009年上海参加了第四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上海15岁在校生在阅读素养、数学素养和科学素养全部三项评价中,均排首位(PISA即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是一项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筹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主要对接近完成基础教育的15岁学生进行评估,测试学生们能否掌握参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其考试的信度效度是很高的)。在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中,上海在阅读(包括数学和科学)指标得分中,名列首位,其重要意义不言自明。

PISA研究报告指出:“今天,有多大比例的学生具备了第五级阅读能力,可能会影响每个国家在未来的全球经济中,能拥有多少世界级知识工作者。”最新的脑科学研究发现,阅读和联想力、创造力、感受力、理解力、记忆力都有极大的关联。在知识经济时代,一切的竞争与价值都将以知识为主,而一切知识的基础都自阅读开始。2000年举行的第一轮测试结果表明,15岁学生的阅读能力,芬兰位居榜首,日本、韩国在数学和科学方面也位居首位。所有这三个国家学生之间的差距也是最小。德国在这次测试中三个方面的测试结果均排在后面。这个结果引起了德国、欧洲甚至整个世界的震惊。

PISA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想方设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这里的读书是广义的,在学科上包括语文英语数学历史生物等所有学科,在形式上包括纸质阅读、电子阅读及听读等,其中母语阅读和纸质阅读是重点。上海自20世纪90年代即开始了大规模的“读书推广运动”,涵盖基础教育各阶段。他们把阅读分为三个范围:核心层阅读、紧密层阅读、松散层阅读。发展到现在,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有众多的专业读书推广机构策划的、全体中小学生参与的读书运动。上海学生的阅读素养高,是长期积累的结果。烟台市自2007年即开始以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为发端、以“大量读写、双轨运行”实验为依托的读书推广活动。尤其是今年,市教育局、市教科院共下发了四个深化读书活动、推进阅读教学改革的文件,并于2011年启动“烟台市书香校园”评选活动,读书活动的长效机制已经形成,下一步就是加大力度、步步为营、抓好落实。

有了“大量读”,有了丰厚的“积累”,包括间接的阅读积累和直接的生活积累,做好“读写结合”的文章,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适度加大读书笔记、写作练习的数量,学生自然就具备较高的写作能力了。

20111月,烟台市教育局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强力推行”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5月,烟台市教科院下发《关于大力推行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深化阅读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初中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实验得到教育行政和教育科研部门的大力支持,具备了“深化研究、规范提高、区域推进、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大道至简、凡人可为。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课题实验核心目的是:提高阅读、写作的数量;主要方式:通过“两条轨道”来完成。任何学校、任何班级只要达到“五个基本要素”即可较好地完成课题实验任务:提供阅读的时间、地点、内容(读物);保证阅读的数量与质量。“大量读写、双轨运行”课题我们已经搞了15年,其内涵和外延都有所发展。我们所说的“读写”是指阅读和书写,其中“读”主要是指纸质阅读,也不排除电子视频阅读,“写”是指书写,包括摘抄、练笔和专项写作。三期实验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发展、有所创新:

一是“4+1读写动态组合模块”,立足于课堂教学方面的突破。

条件成熟的县市区和学校,要积极尝试实施语文课堂阅读教学“41读写动态组合模块”教学模式,深化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改革。“41读写动态组合模块”教学模式,即把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设为四个大“模块”和一个小“模块”,主要模块之间实行“动态变量组合”,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

第一模块为“读”: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进行自主、适切、个性化的阅读活动,深入理解文本;第二模块为“助”:即教师为学生学习活动提供各种帮助,主要是启发、点拨,解疑、答难;第三模块为“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和对话;第四模块为“练”:根据学段和年级特点,结合阅读教学内容进行读写训练或其他“双基”训练;最后一个模块为“结”:即由学生自主安排,可以自我检测,可以巩固新知,也可以进行拓展学习和训练。

41读写动态组合模块”教学模式主要是基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整体设想和“以学为主”的教学思想,目的是确立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把语文学习的时间和活动落到实处,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前四个模块的顺序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学习内容进行调整,并且相邻两个模块可以适当渗透与融合。每个模块的时间也不是固定的,是一个“变量”,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增加”或“减少”。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模块”进行优化、调整,以求最佳效果。

二是“课外阅读”创新课型研究,立足于课外阅读数量与质量的提高。

要在总结烟台市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其他地方先进教学经验和做法,强化课外阅读课型的创新研究,提高课外阅读指导的力度。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可以重点从以下几种课型着手进行创新与改进:

一是课外阅读导读课,如开展文学导读、中外名著导读、同主题阅读指导等,为学生寻找阅读的兴趣点指明方向。二是课外阅读交流分享课,即引导学生把某一阶段读书的情况,积极与同学进行交流,可以谈自己阶段阅读的收获,可以交流自己读书的经验,可以向同学推荐自认为最值得读的好书,也可以向同学寻求解决疑难、深入阅读的策略。三是课外阅读辩论课,即针对学生在阅读中的不同观点、不同体验组织辩论,促进学生阅读体验能力和思维水平的同步提高。四是课外阅读欣赏课,即将课外阅读中积累的精彩篇章进行鉴赏、诵读,也可以听朗读或观看由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在读中深化体验、感受,使优秀诗文的部分篇目熟读成诵。五是读写结合课,可以指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划出好词佳句摘抄,也可以边读边做批注,还可以选择短小精悍的文章共读,指导学生写读后感,进行快速作文的训练。

三是广泛开展各种读书活动,立足于语文“双轨”教学实验内涵和外延的拓展。

县市区、学校要通过固定阅读时间的设定和丰富多彩读书活动的开展,促进书香校园的建设。学校可设定固定阅读时间(每周一到两节,列入课程表),作为“自由读写课”,纳入常规教学管理,强化指导、强化管理。初中《阅读》是语文“双轨”教学的基础读本,是优秀的语文学习资源,一定要用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定期向学生推荐优秀的阅读书籍(包括优秀诗文),把学生引上阅读成长之路。要通过创办“校园读书节”活动,开展“图书漂流”、“师生同读一本书读后感大赛”、“亲子阅读”、“‘好书伴我成长’读书演讲”“每天读半小时”活动,进行班级内和学校内的“读书心得交流会”“读书笔记展览会”“读书成果汇报会”等活动,及进行“博客明星学生、明星教师”、“书香少年”、“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选等活动,共同营造浓厚的校园读书氛围,积极创建“书香校园”。

三、“强力推行”语文“双轨”教学模式

“大量读写、双轨运行”三期实验已经进入课题实验的第四阶段,主要依靠考试和评价手段,采取引领和促进的措施,“强力推行”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一般情况下教学行为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强制下的教学行为————自觉的教学行为——主动的教学行为——创新性的教学行为(以杜郎口中学为例)。我们希望教师通过第一、二阶段的适应,达到第三、四阶段的要求和境界,把“大量读写”真正地转化为普通教学常规,使优秀教育教研成果成为先进的教学生产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整体素养。

1. 以课堂教学评价为手段

2011年起,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要纳入烟台市教学常规检查。在烟台市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语文学科要体现“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色。各县市区、各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的相关要求。对于那些按部就班、固步自封、没有改革意识的语文课堂教学,酌情降低评价等次。

2011年烟台市语文优质课评选就要体现“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特点。每个选手要准备如下课题:第一,课内“4+1读写动态组合模块”

;第二,课外阅读或写作。每个选手都要准备两份材料:前者是课堂教学实录,自己选择课本中的经典篇目;后者是教学设计,自己选择《阅读》或其他课外作品,要体现“大量读写”特点。讲课形式:说课,从所在年级《阅读》中提前半天抽取篇目。评选积分办法:课堂实录(必须是课内经典篇目)+教学设计(必须体现课外“大量读写”特点+

说课成绩(从所在年级《阅读》中抽取篇目)。各县市区的选手可以开始准备了,11月底完成评选任务。(此处有修订,以此为准)

2. 以教学常规检查为手段

2011年起,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要纳入烟台市教学常规检查。

专题性质的教学视导、教学常规检查、课程实施水平评估,都要体现“大量读写”相关内容。采取的方式是:看学校、教研组的教学计划,看教师的教学和备课笔记,看学生《阅读》的使用情况,看学生的读书笔记。

举例:2010年山东省课程实施水平评估、2011年烟台市教学常规督导检查。

3. 以考试评价为手段。

各县市区语文阶段性达标测试,要适度增加语言文化积累的内容,适度加大课外阅读的考试权重,引领学生积极诵读、积累优美的语言文字,增加语言文化积累,养成“多读书、读好书、读成本的书”的好习惯。

烟台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语文学科要增加语言文化积累的内容,要进一步加大课外文章阅读迁移能力的考查、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的考查,减少死记硬背的知识,不出偏、难、繁、怪的题目。通过考试评价的“引领”和“促进”作用,把教师从课本中解放出来,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改革的行动中;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在书籍的海洋中遨游,快乐读写,提高语文学习效益。

4.成立“语文名师工作室”。

“校—县—市”三级皆备,以县为主。其职责是深化教学研究,推广课题实验经验与做法。

教育行政和教学研究与管理部门支持。“强力推行”语文“大量读写、双轨教学”教学模式是市教育局2011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的。市教科院下发11号红头文,具体布置、分段实施。语文教研员要做好一把手的工作。首先是教研室一把手的工作,其次是学校一把手的工作。在座的分管校长和先进教师是学校层面的语文名师工作室的重要支持力量,有的老师也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外地或本地也有类似的经验,可以学习、借鉴。比如上海、潍坊、芝罘区。

为催发形成各具特色的先进教学经验,各县市区要为有志于进行创新实验的学校、教研组和骨干教师创造充分的条件与空间,使其能够专心研究。各县市区教研室要为有志于创新实验的教师、学校建立档案,同时上报市教科院备案。鼓励各县市区由教研室牵头,成立“语文名师工作室”,不断发现并培植有思想、敢作为、有特色的名师,并充分发挥这些名师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各地区的语文教学工作取得新的进展。我们也希望有志于改革的校长成立学校层面的“语文名师工作室”,以语文学科带动整个学校的教学工作。烟台市将届时成立“语文名师工作室”,由名师以点带面,拓展辐射平台,推广和普及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

5. 评先树优

培育典型学校和先进个人,充分发挥典型的带头示范和辐射引领作用。

此次评选先进学校51处,约占总数(273所)的20%

此次评选优秀教师111名,约占教师人数(约4000名)的2.5%

(以上内容主要参考《关于大力推行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深化阅读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

四、最近几年的主要任务

概括起来说就是:认认真真落实好两个文件,扎扎实实做好两件事。

一个文件是市教育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好书伴我成长”绿色读书工程的实施意见》(烟教[201029号文):主体工作是推进“好书伴我成长”绿色读书工程,建设“书香校园”。

一个文件是市教科院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行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深化阅读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烟教科[201111号红头文):主体工作是做好“大量读写、双轨运行”三期实验、深化阅读教学改革。

各县市区、各初中学校,要以“好书伴我成长”绿色读书工程为依托,开展好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书活动,积极推进“大量读写”活动,努力创建烟台市“书香校园”。创建“书香校园”是校长、教师和学生的事,校长是关键、教师是重点、学生是主体。其中语文教师是核心力量,责无旁贷。至于“好书伴我成长”绿色读书工程,校长要支持,语文教师要做主要的工作,全体学生积极参与。

做好“大量读写、双轨运行”三期实验研究工作,是语文学科最近三四年的重点工作。该实验进行了十多年,但有些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阅读的层级问题(数量与质量)、写作的层级问题(数量与质量),等等。三期实验要在课题研究、教学实践的“科学化”“规范化”“个性化”“精细化”方面做好文章。以下子课题可供参考:

1.学生读写兴趣、习惯与方法的研究

2.阅读的层次、分级与数量研究

3. 写作的层次、分级与数量研究

4.诵读与积累的研究

5.读写结合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6.基于网络背景下的“大量读写”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7.基于“大量读写、双轨运行”要求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8.读书笔记(手抄报)种类、数量与方法研究

9. 语文与思维训练研究

10.“观察﹒积累﹒表达”写作序列化研究

读书笔记(手抄报)不做数量上的要求,没有形式上的限制。(举例两个弊端:手抄报多了、抄写寓言故事)

“大量读写、双轨运行” 课题,是语文教学工作的一个有力的“抓手” 。具体要做的事情可以简单地概括为“1521计划:

1 :一个培训

对语文教师进行专题培训,此专题培训与其他培训结合进行。原则上每年一次,市县联手、以县为主,对语文教师实行全员培训。

5:五个“100

100节教学示范课。涵盖“识字与写字”(包括书法教育,教育部要求今年秋天开设“书法课”)“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领域。今天展示了3节,以后可以继续展示,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视频、录像。

100件优质课程资源。包括文本、音频、视频、课件等媒体类型。音频、视频方面的,原创内容不少于50%。

100名优秀语文教师。四个条件:参与课题实验;有论文、教学设计或课例,获奖或发表;县、市优质课获得者;教学成绩优秀。

100个先进语文教研组。发挥团体的优势,1+12.招远毕郭语文教研组:《着眼点小,起点低,方法巧》——以《自读课本》开展阅读活动(收入《初中语文“双轨”教学指导手册》)

100个子课题。“问题即课题,反思即研究”,课题不一定求大、求高,抓住“一点”即可。鼓励各县市区、学校、一线教师,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实施“小课题、精研究”活动,全市推选出100个子课题,把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做深”“做实”“做细”“做透”。

2 两本书

《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精彩案例》:可以是教学实录,可以是教学设计,也可以是教学过程中的精彩片段。

《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经验集锦》:县市区、学校、教师三个层面的,优秀的教学论文也可收入。

补充说明:烟台市中小学生“好书伴我成长”绿色读书工程学生优秀作品精选(初中部分)《腹有诗书气自华》,210千字,201111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39位学生作品、139位教师点评。“身边的人写熟悉的事”,是“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改实验成果之一。

1:一个组织

市级“语文名师工作室” 的设置,其主旨是研究、推广语文教学研究成果、课题实验成功经验与做法。

“课内”:课堂教学“10个关键词”

1. 两性本质。语文的本质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目前要注意的是工具性的人为弱化和人文性的不当强化,这背离了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向和重要任务。(举例:《致女儿的信》教学目标选项:解决学生中存在的早恋现象;珍惜生活中的美,明确“怎样才能得到爱情”;品析关键词句;学习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写作方法)

2. 三维目标。一体三面,切勿分割。某一个教学任务(如:熟读、背诵并

默写《爱莲说》全文),往往涵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可能有所侧重,但不可能只是其中的一个侧面(一个维度)。

3. 本色语文。语文教学要求真务实,不浮躁,不搞花架子,不走过场。是

“初中”的“语文”课,不是小学、高中、更不是大学的思想品德课、知识竞赛课、环保知识课。

4. 以学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以自主学习为主。以学论

教、重在实效(关键不在教师讲得多精彩,而在学生收获有多少)。关键是落实好

“五还”: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提问和评价的权利、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

5. 依托文本。首先要重视课本的作用:叶圣陶认为课本是例子(注重工具

性),于漪认为课本不仅仅是例子(工具性、人文性并举)。语文课本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主要媒介,是落实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语文基本能力、增加学生基本文化积累、陶冶学生思想情操的重要材料。其次要抓住语言文字本身来进行教学活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对于文本要认真品读、深入其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再好的多媒体软件都是“辅助”的教学手段,语文学科尤其如此。

6. 大量阅读。读什么、读多少决定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阅读是实

施素质教育的基石。阅读关乎一个人的精神底色,更决定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养。

7. 善于积累。“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主要途径:直接经验和间接

经验相结合——阅读、观察、体验、接受各种信息,这是“输入”;语言表达和写作,这是“输出”。没有“输入”的总量,就没有“输出”(表达)的可能,更谈不上质量。“语文学习的外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举例:课堂上的积累、阅读中的积累,略;“千山抱水水抱山,闲人观伶伶观人”“愿将人病犹己病,换得他生是我生”“执法如山,重法如命,唯正义是从”“家雀跟着夜蝙蝠飞,熬眼遭罪了”

“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8. 读写结合。这里只强调两层含义:学习文本思想内容,借鉴文本写作技

巧;边读边记,善于积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9. 加强朗读。美国教育专家杰姆•特莱伊斯说过:“请不要怀疑朗读,不

要放弃朗读。你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未来,而且也是孩子的健康成长。”在传播媒体多样化的现代信息社会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字类朗读显得尤为珍贵、尤为重要,它不仅有助于理解文义、培养语感,更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情感体验和审美愉悦,对于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非常重要,对于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和情商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课堂上要有朗读的声音,学校要有学生读书的声音。(举例:朗读比赛、诵读比赛)

10. 注重经典。以经典成就课堂。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其中,只得其

下;取法其下呢?拒绝快餐式“美文”,拒绝“功利性”阅读。

五句真言: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楚地说,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

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

两句话:多读多写多积累,少讲少考少做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任何改革,必须是“做加法”的同时伴随着“做减法”,这才是辩证唯物主义。如果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必然导致失败。“大量读写”也是如此。“多的”多了:多读多写多积累;“少的”从哪儿少呢:少讲少考少做题。(举例:有一种声音认为“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就在于,把80%的工夫用到了不必教的地方”;以考代练、甚至以考代学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就是“大量读写”本身也要做好“减法”:手抄报要“少而精”,读书笔记不要贪多,布置作文作业要有针对性,更不要“贪多”。

“课外”:三种创新设计

1.4+1动态组合模块。听说读写综合训练。语文的特点就是“综合性”和“实践性”,语文课本的编排方式、主要指向就是:已阅读教学为依托、听说读写综合提高。

2.“一拖N”专题阅读。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可以是相同或不相同主题的集中阅读,也可以是相同或不相同写法的拓展阅读。

3.自由读写活动。不限主题、多角度、各种形式和方法,读写结合。

关于“大量读写”的几个主要因素:

阅读的时间。自由读写课,课前课后、饭前饭后,双休日、节假日。

阅读的地点。教室、阅览室、图书馆,家庭,社区。

阅读的数量。没有足够的数量便没有基本的质量。图书馆达标(数量与质量)。

阅读的质量。阅读的质量决定语文学习的效益。有好的习惯才有好的质量,比如“读写结合”。

阅读的内容。以经典为主。提倡“随便翻翻”。课本——自读课本——《课程标准》推荐名著——优秀图书、报刊、杂志

阅读的方法。精度、泛读、浏览;朗读、诵读、美读。

阅读的方式。纸质阅读、电子阅读、视频阅读。以纸质阅读为主。

阅读的对象。文字、画图(包括漫画,好的画图是可以激发想象力的)、影像。以文字为主。2010年初中语文学业考试:一幅漫画《没听天气预报》;要求①用一两句话概括画面内容;②说出这幅漫画的主题。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所有的改革,包括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尽最大可能、最大限度地使最多数的人受益,使他们得到好处、得到实惠,改革才能进行下去、才能成功,否则改革必然行不通、走不远、大打折扣甚至失败。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

教学改革,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符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读写能力与整体素养,它能使广大学生受益:读写能力上去了、整体素养增强了、学习成绩提高了;它能使广大教师受益:研究能力增强了、教学能力提高了、教学成绩也上去了。

现代社会提倡“以学习求发展”,我们的口号是:“在研究中进步、在工作中成长。”

我衷心希望并祝愿在“大量读写”教学改革实践中,有一大批学生成长起来,将来进入北大、清华;有一大批教师成长起来,成为名师、教学专家;有一大批教研员、校长成长起来,成为学者、成为名校长。全市上下通过34年的努力,争取在课堂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自由读写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丰富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学模式的内涵与形式,通过优质的学科教学活动推进素质教育内涵发展,为语文教学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