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南安化龙塘黄氏[湖南·益阳]

(2011-05-28 05:00:37)
标签:

江夏黄氏

江夏黄姓

湖南黄氏

文化

分类: 其他省市黄氏

我的主页:http://a296799786.blog.163.com

 

家族简介
  始迁祖扬名,名昭,字贞利,宋时自江西泰和县圳上迁居安化龙塘。
  龙塘乡80%以上的人口为黄贞利公之后裔,安化县约有10多万黄氏后裔。黄贞利的后裔古典文风极其浓厚,有清代榜眼书法家黄自元、清代武术家黄凤歧(谭嗣同的武术教师)、黄德廉等。

始迁祖


家族名人


堂号
  堂号:江夏堂

宗祠


字派
  字派:始祖元利,族绪吉州分;文守永宗友,应梦万元;仕思福如海,孝义永安宁;明时崇德力,正学一维兴;厚泽开贤嗣,成才尚景行;俊英宜世用,忠顺庆朝升。

族谱清单


修谱履历
  1907年(清光绪33年) 九甲闵公黄氏族谱   黄力绅主修
  1918年(民国七年)   湖南安化黄氏五修族谱 黄经声修,黄训开、黄先声等纂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 湖南安化黄氏五修支谱 黄应升、黄礼徽等修,黄礼征、黄传中等纂
  
1698年(康熙三十七年) 湖南安化《黄氏族谱》 黄佐庵主修

迁徙路线


世系源流
第1世 扬名公,名昭,字贞利,实居江西泰和县圳上,至后唐庄宗同光923年始入楚,卜筑迁居安化龙塘。妣旷氏、赵
        氏。
第2世 文敦公,扬名之子,因马氏之乱,父子仍回江西泰和县旧籍。妣谭氏、罗氏。
第3世 守道公,文敦之子。妣方氏。
第4世 允坥公,守道之子,1072年宰相章惇平定湖南后,复来于斯。访先人之庐墓所在,因世居焉。妣盧氏。
第5世 宗古公,允坥之子。妣马氏、夏氏。
    宗闵公,允坥之子。
第6世 友仁公,宗古之子。妣张氏、周氏。
第7世 应科公,友仁之子。妣萧氏。
第8世 梦鼎公,应科之子,字淑旗,号玉峰,仕于宋,居显位,妣周氏,生:万礼、万璋、万石。
第9世 万礼公,梦鼎之子,徙居荆州,以军功拜职,明朝初亦循世荫袭。
    万璋公,梦鼎之子,迁居湖南新化县白溪,亦以文学显。
    万石公,梦鼎之子,任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红船漕运事务。因老告归,在归途中亡于湖南澧县元妙
        观,奔葬于沅河常德南岸的德山,德山之原寺塔下乃其墓也。妣王氏。
10世 元珪公,万璋之子。
    元璞公,万石之子,继父职,任漕务。
    元瑛公,万石之子,继父职,任漕务。生子八,各有名次、各有分承在内。
    元璋公,万石之子。妣王氏、郭氏。
    元麒公,无后。
    元象公,远徙荆州。
    元泰公,无后。
    元才公,无后。
11世 仕和公,元瑛之子。
    仕源公,元璋之子。妣李氏、袁氏。
12世 思纶公,仕和之子。
    思贤公,仕源之子。妣諶氏。
13世 福庭公,思纶之子。
    福新公,思贤之子。妣王氏。
14世 如锦公,福庭之子。
    如珑公,福新之子。妣张氏。
15世 海骞公,如锦之子。
    海芳公,如珑之子。妣李氏。
16世 孝允公,海骞之子。
    孝科公,海芳之子。妣陈氏、熊氏、王氏。

    孝元公,明代由安化迁桃江莲花坪黄家河落业。
17世 义河公,孝允之子。
    义卿公,孝科之子。妣萧氏、王氏。
    义禄公,孝科之子。妣王氏。
18世 永辅公,义河之子,因前代勤劳王事,不遑安居,于明初洪武年间,体祖父志意,始离桑梓,奉旨入蜀,镇守土司
        马、刘二姓,维时与岳祖谭朝真同往,下车于重庆卫宣抚司,即今之万邑市郭里十甲铜锣关是也。辅公甫
        入蚕丛,朝夕努力与马、刘角,而彼已窜伏,得免侵凌,始创出一番事业,殁后葬于掩虎岭,碑石至今犹
        存。
    永晋公,义河之子。
    永迪公,义河之子。
    永浚公,义河之子。
    永音公,义卿继子,义禄之子,妣姚氏。
19世 安维公,永音之子。妣张氏。
20世 甯箕公,安维之子。妣夏氏。
21世 明玉公,甯箕之子,字谛印。妣张氏,奉旨旌表节孝。
22世 时帱公,明玉之子,字蓋羣,号拙翁,覃恩敕赠儒林郎。翰林院检讨,晋赠朝议大夫,陕西朔平府知府。妣王氏,
        覃恩敕赠安人,晋赠恭人。
23世 崇赞公,时帱之子,字襄皋,号惕齋,覃恩敕封儒林郎,翰林院检讨,晋赠朝议大夫,陕西朔平府知府。妣廖氏,
        覃恩敕赠安人,晋赠恭人。
    崇實公,岁贡生,部选郴州学训导。
    崇賁公,邑廪生。
    崇贯公,邑庠生,敕封文林郎,翰林院检讨。
24世 德濂公,崇赞之子,字劭怀,号惺溪,生于1786年,卒于1849年,嘉庆十八年癸酉科(1813年)举于
        乡,二十二年丁丑科成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职检讨,充国史馆纂修官,道光壬午科会试同考
        试官,河南山东道监察御史,掌四川道监察御史,署刑部户科给事中,巡视北城京察一等,简放山西朔平
        府知府,调署汾州府、太原府、蒲州府知府,护理河东兵备道,兼管陕西、山西、河南等处地方监法事务
        终养起服,调补云南霑益州知州,署安平同知,开化府知府,大關同知,定州知州,永北厅同知,题陞安
        平同知,补授顺宁府知府,调永昌府知府,接办军务,续办永昌军务,奉旨赏戴花翎,署理迤西兵备道办
        理缅宁云州军务,补授陕西督粮道,诰授中憲大夫。在京与同乡陶澍俱致力于经世之学,探求当世急务。
        道光二年(1822年)改官御史。道光八年(1828年),授山西朔平府知府。道光十九年
        (1839年),黄德濂调云南代理开化知府。次年,补沾益知州。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升陕
        西西乾鄜储粮道。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病重回乡。七月,卒于旅次。湖南湘阴左宗棠为其撰写
        墓志。妣王氏,封恭人。
    德澎公
    德沅公,邑庠生,敕赠中憲大夫,云南顺宁府知府。
    德润公,崇赞之子,敕赠儒林郎,光禄寺署正衔。
    德藻公
    德渐公
    德汲公,邑庠生。
    德洽公,太学生。
    德澯公,太学生。
25世 力绅公,清光绪33年(1907年)九甲闵公黄氏族谱主修。
    立鉁公,道光丁酉科拔贡,癸卯科本省乡试中式副举人,原任华荣县训导,钦加国子监监学正衔,诰赠奉政大夫。
    雨田公,德濂之子,字霖臣,号仲常,邑庠生,云南军需报效奉旨仪叙训导,敕赠儒林郎,翰林院编修加一级。妣
        郑氏。
    立锳公
    立钊公
    立鉽公,邑庠生,原任华容县训导。
    立錄公,德润之子,优廪生,署新宁县教谕,选授道州教谕,钦加光禄寺署正衔,敕授儒林郎。妣王氏。
    立钧公,从九。
    立楩公,郡庠生。
    立楷公,邑庠生。
    立棻公

    立棠公
    立榘公,邑廪生。
    立榕公,太学生。

    立伦公
26世 自元公,雨田之子,派名正玮,字善长,号敬如,一号堇腴,行一,晚年自号澹叟,生于道光丁酉年七月十一日吉
        时(1836 年),卒于1916年,湖南安化县龙塘人,同治六年(1867年)举于乡,七年,获
        殿试第二名(榜眼,匾现已剥落脱失部分字符,由安化县龙塘乡一王姓家收存)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
        修,曾任庚午顺天乡试同考官、癸酉江南乡试副主考、翰林院检讨。秉性耿介。光绪年间,历任河南道、
        陕西道监察御史,简放甘肃、宁夏知府。了解民间疾苦,重视水利灌溉工程。中年弃官,不复出仕。黄自
        元工书法,著有《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有王公,雨田之子,号煦盧,太学生。
    运藩公,立錄之子,字性田,年四十四岁湖南长沙府安化县就职直隶州州判,贡生。
    翊清公,同知衔,诰授奉政大夫。
    正琡公,邑庠生。
    佐清公,太学生。
    正琦公
    正珂公
27世 凤岐公,字方舟,号芳久,晚年自号蠡良子,生于1851年,卒于1933年。安化县龙塘人,精经史及武术,
        光绪十四年(1888年)中举,二十年成进士。光绪二十一年,湖北巡抚谭继洵邀为幕宾,兼教其子谭
        嗣同习剑术。值日军进入关东,黄投笔从戎,离武昌时,谭嗣同联云:“曾受双戟单刀,长于葛洪者剑;
        所谓粗脔大块,奄有陈亮之文。”战事结束,入京供职。是年十月,陕西巡抚魏光焘奏调西宁办理营务。
        黄凤岐抵西宁后,带兵巡视边塞,来回三千里。兵部侍郎杨颐奏保人才,代进黄凤岐所拟《练兵条陈》,
        获嘉许。即命隶虎神营,委以枪队教练。南苑带队操演,记大功一次,免补同知府留原省补用。二十六年
        (1900年)七月,八国联军陷京师,慈禧挟光绪帝逃西安。黄凤岐闻讯,即赴行在,初委以稽查旗营
        之职。魏光焘云贵,以奏调黄凤岐至广南(今云南蒙自县)前敌营务处,兼办南防团练,以防法国军队侵
        扰。不久,署开化知府。任内,减苛捐,雪冤狱,深孚众望。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应乡试座
        师、安徽巡抚冯煦之邀入皖。适遇兵变,菱湖军械厂被占。黄凤岐领兵一百,一鼓夺回菱湖,遂受委为统
        领。宣统二年(1910年),云贵总督李经曦电邀黄凤岐去昆明,即由上海乘法国轮船经越南进入云
        南。沿途目睹外国船员及法军嚣张情状,深感外侮日亟,故诗云:“先秦图籍分明在,未遇萧何孰敢
        收”。寄于良吏图强。辛亥革命后,黄凤岐受湘督谭延闿之命,曾任辰州、宝庆知府。以年迈力衰,辞官
        回里,晚年主讲船山学社。民国22年12月病逝于湖南长沙,著有《侯度录》、《西行杂记》、《宦游
        诗草》、《种茂园诗草录》、《久芳阁年谱录》等。
    介寿公
28世 一字辈
29世 鹤 楼,凤岐之孙。
30世 兴字辈
31世 厚字辈
32世 泽字辈
33世 开 宇,名向科。

考证资料
  黄凤岐之孙黄鹤楼保存有黄凤岐自传及画像。其中有黄凤岐写给三弟黄介寿的对联为:“忍辱波罗蜜,救苦观世音”。

龙塘黄氏序句
明万历四年南京户部主事王德音撰
  荒衍袤延长沙宇,中梅僻在湘之隅;云岭直接武陵溪,邵流东下会沅澧;黄氏之族起龙塘,星分棋布百余里;
  瓜瓞溯微千有年,绵绵于兹廿余世;肇源后唐来吉州,同光元年贞利始 ;马氏兄弟据湖南,招引獞猺相契齿;
  贞利遥遥客异乡,梦𩱿不得返桑梓;终葬龙塘大木山,孤坟几度长夜雨;延及有宋兴宁间,大将章惇振师旅;
  军威一奋湖湘平,梅城始置安化邑;治后廖廓居无民,诏下许令招远徙;爰是允坦复来兹,斩其蓬蒿翦荆棘 ;
  最初修治先人坟,徐徐相度营巢处;生子宗古闵荣友仁应科三世已 ;梦鼎淑旂玉峰,复生三子石章礼
  大宗万礼官荆州,九垒塚村著族氏;明初四世袭恩封,煌煌名字荣青史 ;万章二房住白溪,有子元珪振诗礼 ;
  奉职秉铎化蜀都,五陵之间同洙泗;季为万石理红船,服勤王事衰老止 ;归殁澧州元妙观,奔葬常河德山趾;
  贤肖元瑛与元璋,伟哉伯仲双杰起;元瑛继父役南京,往复舟发江北市 ;红船巷口旧有名,后裔终古吊遗址;
  元璋拔剑从高皇,屡功军授指挥使;征南诗勒燕子岩,身受九枪十八矢 ;洪武中年天下一,归田通籍编民里;
  兄弟九十两甲分,三族著名从此矣;谱牒之修自郭庄,万历四年岁丙子。

四川万州黄氏族谱黄士萱序
 1834年夏6月,余乡试楚北,下第旋呈,过湖南安邑,见安邑龙塘黄氏族最盛,因停数日,观祖庙规制,遂请谱一观,以证祖籍同异。伏而读之,而前代之根源,时序之远近,一一若合符节焉。始知我黄氏,因陆终之后封于黄,以国为姓,由来尚矣。厥后春申君复显名于楚,嗣是以来,或以治行著,或以纯孝闻,或以诗祖称,或以度量胜。名人不一,土著亦不一。而江、而吴、而闽所载,都成巨族。惟我鼻祖黄贞利,实居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圳上。至后唐庄宗同光923年始入楚,卜筑湖南安化县龙塘,即楚南之梅地,相传为汉代梅鋗家林处也。遂终老于斯,寻于大木山所生黄文敦,黄文敦生黄守道。因马氏之乱,父子仍回江西泰和县旧籍。1072年宰相章惇平定湖南后,黄守道之子黄允坦复来于斯。访先人之庐墓所在,因世居焉。黄允坦生黄宗古,黄宗古生黄友仁,黄友仁生黄应科,黄应科生黄梦鼎。黄梦鼎,字淑旗,号玉峰,仕于宋,居显位,生黄万礼、黄万璋、黄万石三公。黄万礼徙居荆州,以军功拜职,明朝初亦循世荫袭。黄万璋迁居湖南新化县白溪,亦以文学显。惟我黄万石公,任南京(即应天府,宋时之南京在今河南省商丘市)红船漕运事务。因老告归,在归途中终于湖南澧县元妙观,奔葬于沅河南岸的德山(今常德市德山),德山之原寺塔下乃其墓也。黄万石生子黄元璞、黄元瑛,二人仍继父职,任漕务。黄元瑛生子八,各有名次、各有分承在内。惟黄仕和生黄思纶,黄思纶生黄福庭,黄福庭生黄如锦,黄如锦生黄海骞,黄海骞生黄孝允,黄孝允生黄义河,黄义河生黄永辅、黄永晋、黄永迪、黄永浚四公,惟我黄永辅,因前代勤劳王事,不遑安居,于明初洪武年间,体祖父志意,始离桑梓,奉旨入蜀,镇守土司马、刘二姓,维时与岳祖谭朝真同往,下车于重庆卫宣抚司,即今之万邑市郭里十甲铜锣关是也。

谭嗣同赠黄方舟
来源:《谭嗣同全集》
  天女姝丽,皆于五欲善行方便;妓乐聚会,当愿众生以法自娱。

现联络人
  ◇ 联系人01:黄向科(派名开宇/开字派/安化龙塘贞利黄氏第33代)
  ◇ QQ:764301712

  ◇ 联系人02:黄建军
  ◇ 邮件:hjj9168@sina.com

  ◇ 地址:长沙市

 

 

(文章摘自黄氏宗亲网:http://www.ihuang.or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