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门挂科为何还评为优秀毕业生?

(2018-07-20 22:48:45)
标签:

大学生创业

创业评价

毕业标准

分类: 教育时评

不久前,我校一学生7门挂科还以优秀毕业生身份毕业一事在媒体中热炒。近些天,仍然有媒体、记者不断跟踪追击,要我这“当事人”披露更多的事实和信息。其实,此事过去已快7周年了。

20119月,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要对我拍摄上中下三集的人物纪录片,在我学校收集素材的一天,编导突然提出一个问题,说我校有一创业学生在大学前两年有6门课不及格,学校应该怎样处理。在处理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网易在《看客》头条发表20张我校学生创业的照片并配上文字说明,包括美国“留园网”在内的众多媒体都转载了。2011101日,我写了一篇题为《6门挂科无碍优秀大学生评选》的短文作为回应。现我一字不改转录如下,也算是对继续关注此事的媒体和记者的一个回答。

 

根据学籍管理条例,6门科目不及格的大学生应退学。我的一位学生,来自河南,四个学期累计6门课程不及格。我不仅不同意让他退学,而且主张只要他本人愿意可以提前毕业,甚至可以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毕业。许多人,包括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对我的主张都有不解甚至提出反对意见。我的理由是什么?我凭什么提出这样的主张?在回答这些问题前,我先介绍一下我的这位河南籍学生。

这位河南籍学生是我院首届创业班的学生。两年前一收到录取通知书即提前来学校报到。由于学校开学准备工作还未就绪,没法安排他入住。手头只有200元钱的河南籍学生,只能在火车站候车室过夜。在其他同学还在家里的空调房里度假的时候,他的创业生涯就这样艰难地开始了。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有了汽车,有了有11名员工的公司,有了三层楼的仓库,有了都已转化为产品的5项专利,年销售规模老早超过千万级,世界500强企业是他公司的采购商,最大的一个订单达200万人民币。

我就是据此不让他退学而且还要让他成为优秀学生吗?不全部是。我当然要考虑他的创业业绩,但我的教育主张更来自于我对现行教育的反思。

教育是为了什么?课程是为了什么?道理很简单,每个人也都会说:教育也罢,课程也罢,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也即,“教育”、“课程”只是一种为了人的“成长”的手段。既然,这位河南籍的同学“成长”的目的已经达到,那么就没有必要再让他去学这些课程了。然而,现实中,就是有这样一些人,分不清“手段”与“目的”,甚至把“手段”当“目的”。人们也都会说:教是为了用不着教。既然,河南籍的同学已经不需要教了,那么为什么还一定要让他接受“教”呢?

有人也一定会问,这位河南籍同学,没有规定课程的学习,怎么会有这样的成长呢?要知道,课程学习仅仅是人的成长的众多途径中的一条。创业本身就是有效的人的成长的途径和手段。更何况,这位河南籍的同学,不纯粹就在赚钱,他在不断学习着学校没有能力开设或者不开设的课程。为了学习真正的企业管理,他利用暑假45天的时间到阿里巴巴总部边实习边学习。他的外贸业务很大,英语及国际贸易知识非常重要,在相关课程学习已结束的情况下,他仍然继续坚持学习。他有自己的专利而且还在申请专利,他有自己的品牌而且还在创造品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知识为自己所欠缺,而学校又没有相应的课程,他就坚持自学。随着事业的做大做强,他目前最关注的是投融资,而学校又没有能力给他多少帮助,这多少让他有些失望。“学生需要的,不能给;学生不需要的,强制给。”这就是当今大学课程设置所存在的问题。大学不为自己的这种课程教学行为检讨,还要通过“学籍条例”等强制政策来压服学生。这是合理的吗?这是公平的吗?这是科学的吗?这是道德的吗?当大学的“课程超市”还没有建立之前,在大学生的选择权还没能充分体现之前,校方任何为自己课程重要性的辩护只能说是强词夺理。尤其是对一些天才、怪才、偏才的“课程要求”,如果没有区别对待,那只能是在扼杀人才而不是在造就人才。

一个学生是否优秀,与他是否有挂科没有关系,而是决定于他是否已成长和在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