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创业不成,在于学校无能

(2016-10-06 15:17:00)
标签:

创业教育

大学生创业

微商

电商

分类: 教育时评


互联网让创业不再有区域的壁垒,不论身处何地的学校在互联网面前都是同一个点。自己的学生创业不成,再也不要去寻找客观上的原因。所有的不成功,一切皆因为自己管理的无能。有效的管理,并不需要多少条件和成本。如若能做到以下几点,那么一个学校离成功就不会再遥远。

一校两制。选拔创业学生,组建创业学院或创业园,实行一校两制,单独培养,独立管理。创业学生的首要条件就是不讲条件,强烈的创业愿望是他们的基本特征。打破年级、专业界限,把创业的“狂热者”选拔进来,组建“创业梦之队”。创业教育不是“群众体育”而是“竞技体育”,创业学生选拔的首要原则就是“非狂热不取”。

进退顺畅。创业团队要像运动队,不合格的“退”, 优秀的“进”,进退失灵,满盘皆输。决不可以让混日子没斗志的害群之马留在创业团队。“教育无他,氛围而已。”没有彼此激励、没有相互竞争所组成的松散群体,适合的是堕落而不是创业。

以做代听。创业能力不是教出来的,是做出来的,是练出来的。做是能之本,练是业之基。寄希望通过“听”让学生成功的创业教育叫水中捞月。创业教育就是让学生去做,全天候做,二十四小时做,三百六十五天做,不受干扰的做,无障碍的做。不能确保学生的做,就不能确保学生的成长。所有的听课、集会、考试都要服从于学生的做。

业绩导向。对创业教育的评价,包括对创业学生和教师的评价,不在于逻辑上多么正确,也不在于理念上多么高大上,其唯一权威只能是业绩。创业者的品行、能力、责任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就是体现在是否能赚到钱。在公平的环境中,创业者的品行、能力、贡献与赚的钱的多寡成正比。无公平前提,不论冠以何种名称的道德思想教育,都是自欺欺人。

政策保障。对创业的肯定不能只是口头上的,还要有制度上的保障。创业实践可以得学分,创业业绩允许替代课程,奖学金、文凭、学位与创业绩效直接挂钩。对创业导师的管理也同样,学生创业成功教师低职高聘,学生达到预期的经济收入副教授变教授。没有制度上的保障,不论什么创业教育统统都是永远没有雨点的雷声。

舆论支持。创业教育是对现行教育的颠覆,自然会有不同的声音和看法。但是,要成事必定要先造势,要想创业教育成功必定要达成思想认识上的共识。创业是学习,甚至是更好的学习;赚钱是天经地义的,创业就是通过赚钱服务并贡献社会。不仅要有此认识,而且要把此认识入课堂、入教科书、入每个人的脑。

以点带面。万事开头难,一开始就指望大面积丰收是不可能的。创业教育之初,最为迫切的就是寻找点上的突破,让少数同学先成功。少数同学做出业绩了,星星之火就能燎原开来了。让励志的故事发生在身边,这是创业教育起始阶段的基本策略。

考评激励。创业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持续的激励力量,并要营造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氛围。为此,一项常规工作是不能少的,那就是对每个学生或者每个创业团队的创业业绩的阶段性统计并张榜公布。而且,给领先者以荣誉、奖金、宣传。持续的激励才会有持续的行动。

沙龙学习。让后进者走出低谷,让迷茫者看到希望,让领跑者有危机感,一个有效的方式就是隔三差五定期举办既是头脑风暴又是经验分享的沙龙,让领跑学生现身说法,让社会成功人士指点迷津,让创业导师鼓励打气。

资源提供。学生创业,自然是要自己找项目,自谋发展,自己投资,自担风险。但对多数学生来讲,开始阶段手无寸铁,无从下手,这时候为学生介绍项目、引企入校、动员校友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做这些事必须尊崇分享经济时代互利共赢的原则,而不是一厢情愿的乞讨。

放飞导师。导师要发挥作用,一是要懂创业,二是愿意指导创业。为此学校不仅要允许而且要鼓励导师创业(调动积极性给平台胜过给奖金给工资),而且还要肯定导师在率领学生创业时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管理的合理性正当性(纯粹的讲奉献讲情怀,是对责权利统一的背叛)。靠开会、点名来激励导师的做法纯属多余。

寓教于做。创业还是需要有理论的指导,创业者的文化素养决定了企业是否可持续。任何否定知识意义和文化作用的创业教育,都是一种短视而且注定是没有出路的。但创业教育中的课程教学与当下的做法必须是截然不同的,其基本做法是做中学学中做,是不中断做的学,是确保做的前提下的学。

上述的管理,不需要什么设备,也不需要什么资金,是不要什么物质条件、成本最低的管理。只要把解放思想的口号转化为行动,把更新观念的标语贴在心里,每个学校都能做得到甚至做得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