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必然结局
(2015-05-12 21:19:11)
标签:
体质改革大锅饭铁饭碗评估填表格 |
分类: 灯下闲谈 |
越来越忙,越忙越无聊,这是当下大学老师的普遍感觉。
没完没了的会议,永远填写不完的表格,痛恨而又无法逃避的接二连三的考核,言不由衷而又必须写的事实上也没人看的总结······大学老师的聪明才智和青春年华就在这样忙且无效的工作和生活中渐渐消失。
谁都看到的问题,为何谁都无法改变?
有老师认为,这是校领导无事找事。如果这样认为,那就错怪了领导。有老师认为,这是主管部门有意刁难。如果这样认为,也同样错怪了主观部门。这不是某个人或某个部门所能改变的,而是体制机制所决定的。作为大学老师,都要为“忙且无效”而时刻准备着。
积极性是内生的。义乌小商品市场经营主体有7.2万个,淘宝网上的经营主体有上千万个。他们不需要点名,也没人去点名;不需要考核,也没人去考核;不需要开会,也没人去开会。但他们没有双休日,没有寒暑假,只有不分白天黑夜的干活,而且没有怨言没有牢骚。不是他们生来就喜欢干活,也不是他们不懂得休息娱乐,是“为自己”这一体制机制让自己有了永不停歇的劳动劲头和劳动行为。
大学老师智商最高,受教育程度最高,是“铁饭碗大锅饭”让他们没有了内生的积极性。“为自己”不允许,“为他人”缺信念。当没有“内生”的积极性,只有靠“外加”。外加的必然结果就是开会、填表格、考核评比。要做完这些,就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所以大学的机构总是不断增加,管理队伍也是日益壮大。不断增多的机构和不断壮大的管理人员,为了“履行职责”自然要想办法让大家开会、填表格、考核评比,尽管他们自己也知道所做的也是为了混口饭吃。当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缺乏内生积极性的时候,大学自然越来越不能让政府、社会和民众满意。怎么办?政府只能继续加大“外加”的力量。所以,就有了不断的红头文件,不断的增加机构的要求,不断的评估验收。所有的这一些,最后都转化为老师的“越来越忙,越来越无聊。”
外加的管理是需要的,但不在“内生积极性”形成机制上作努力,所有的付出都将是空忙活,导致的结果是多方皆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