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零成效的大学创业教育

(2015-03-14 10:53:28)
标签:

大学生创业

就业

就业季

最难就业季

淘宝创业

分类: 教育时评

 

大学创业教育如火如荼,大学生自主创业率却几乎是零。

一种教育,对学生成长毫无益处,不仅不思悔改,还要不断自我吹嘘。大学的创业教育再也不能这样自欺欺人,在害国害校害学生的路上继续走下去了。

当下的创业教育为什么无效?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看看当今的学校教育能做什么。

学校教育作用很大,但没有大到无所不能的地步。教育的本事在于给学生传授知识,但要知道,这是“已知的知识”,只是对学生来讲是“未知的”。打个比方,教育就是一场魔术表演,魔术的奥秘是对观众而言的,对表演者来说早已烂熟于心。教师擅长的就是做自己知道结果的事,课堂教学无论多么神奇,做的事都没有超出“如来佛的掌心”。

现在我们可以明白了,学校教育之所以有效,是因为有这样几个前提:所传授的知识是教师已经掌握的;所做的事是知道结果的;实现目标的教育过程是可以事先设计好的。

创业是事先不知道结果的活动。以做买卖当中最简单的几件事为例,卖什么商品为好?有谁会来买?这些商品到哪里去进货?何时能成交?广告促销能带来多少回报?下一步的商业机会在哪里?所有的问题,学生不知道,老师同样不知道。要让老师去做一件连自己也不知道的事,这就像让魔术师去表演一个自己还不知道魔术奥秘的魔术一样困难。魔术师有自知之明,肯定不会做这样的事;而老师,为了稻粱谋也就去做了,反正学校“明知不能而为之”、“明知无效而为之”的事太普遍了。

教师能做的是知道结果的事,对于未知结果的创业,教师们也只能按照做知道结果的事那样去做。起草教学大纲,编写教材,开设创业必修课,教师登台讲授,学生背诵考试拿学分,创业教育就这样轰轰烈烈开展了。这种教育,在知识传授中发挥过很好很大的作用,但对推进大学生创业可以说毫无作用。学生除了用学费换取学分外,想知道的仍然不知道,想做的仍然不知道怎么做,想解答的疑问照样得不到解答。创业教育没有起色,创业教育专家总要找一些理由,从而也就有了以下一些让大学生印象深刻并促使大学生放弃创业的“思想观点”: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创业,创业是少数人的事;要创业也必须先学好理论先掌握知识;接受创业教育并不是就要付诸创业,而是为了培养起创业精神。我不得不说,如此创业教育,唯一对人产生的一点影响作用,就是能让欲创业的人放弃创业。大学生创业率为什么几乎等于零,农民的自主创业率为什么反而更高,个中缘由也就不难理解了。

那么,真正的大学创业教育又应该是怎样的呢?事实上这也不是特别神秘的事,完全可以从创新人才培养中寻找到答案。创新,也是一个不知道结果的探究探索的活动。创新人才的培养,国外已有成功的做法和经验,那就是:把一个老师也不知道结果的课题直接交给学生做,学生在做的过程中需要的“工具”和“手段”由老师提供。这些“手段”和“工具”,主要就是学科知识、学科理论。学生在“做”中去获得知识获得理论,获得的知识和理论又让自己做得更好,直至解决问题结束课题。做了谁都不知道结果的事是创新,完成了这件事的人自然也就成了创新人才。可以说,没有做就没有创新,没有做就没有创新人才的成长。(国内大学,特别是研究生培养也是国外的这种做法,但所做的课题基本上是“跟随的”而非“原发的”,也就是结果已是知道的。知道了结果,所有的“做”都不再是创新,从而也就难有创新人才的成长。)

做是一种探索,既然没人能告诉你路在何方,就只能靠自己来探寻。这过程会比较艰难,但这是走向成功的唯一方法。是做,创造了条件;是做,发现了机会;是做,寻找到了事物间的联系。就创业而言,商机的识别与把握,产供销关系的建立,人脉关系的形成与扩大,唯有“做”的实践才能完成。凡期待教师“教”的学生,创业永远不可能成功;凡不付诸“做”的学校,创业率为零的悲剧将永不会谢幕。

知道了结果的事是可以通过“教”来完成的,不知道结果的事只能通过“做”来实现。创业和创新一样都是不知道结果的,所以都需要“做”,而不能纯粹靠“教”。当下的创业教育主要是“教”,其失败也就成了必然。要想创业教育取得成功,跳出原来的教育框框,摒弃固有的思维定势,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