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课程叫忽悠
(2014-05-06 22:46:54)
标签:
大学课程学非所用支付电脑 |
分类: 灯下闲谈 |
智能手机日益普及,大学争相开设“智能手机入门与操作”之课程,美其名曰为满足社会需要并达到学以致用之目的。学校组织编写队伍,有人编写大纲,有人收集资料,有人申报重点课程。不多时,洋洋洒洒图文并茂厚达数百页的教科书正式出版,同时也争取到重点课程的数万补助资金。
此课程开设一学期,每周三课时。期末考试,50%的同学不及格,捍卫了课程的尊严,维护了学术的神圣。料想不到的是,不及格的同学个个是玩智能手机的高手,而考及格的却不知道怎么操作手机。学了课程对学生有什么帮助,这跟开课的老师没有关系。与老师相关的是,开了课就有工作量,编了书就能晋升职称。下学期又给另一拨同学开课,又有50%的学生不及格。
上面的故事是我的杜撰,但绝非子虚乌有。大学里是没有这门课,但类似的课程实在是太多了。谁都在用支付宝,谁都熟悉信用卡,大学里却要开一门“支付原理”。电脑(智能手机就是能打电话的电脑)对小学生来讲都已玩得滚瓜烂熟,大学里还要求每个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并要求参加等级考试;英语翻译软件已能解决大多数大学生学了两年英语也解决不了的翻译问题,还硬要全体学生修学“英语”。如此害人不浅的课程可谓比比皆是。
课程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有的课程曾经需要,现在变得不需要;有的课程曾经没有,现在需要有;有的课程曾经有,现在需要脱胎换骨。这个道理想必谁都懂,但懂的道理要转化为行动,却需要有一颗为学生着想的善良的心。
大学为什么广受诟病,原因太多,但类似于“智能手机入门与操作”的课太多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当我说“有一种课程叫忽悠”的时候,我朋友纠正我的说法,认为更准确的说法是“有一种忽悠叫课程”。看来,与我有同样感觉的人还真大有人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