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贾少华:我是个“门外汉”学生才是“真英雄”

(2013-11-17 09:18:35)
标签:

创业

淘宝创业

淘宝村

电子商务创业

义乌淘宝村

教育

分类: 媒体报道
                     贾少华:我是个“门外汉”学生才是“真英雄”
                         
                           给学生找创业之路,推动义乌电子商务发展
                       来源:《浙中新报》  作者:王志坚  日期:2012-11-29  

   “2002年发现有学生在阿里巴巴开网店,2004年有媒体报道我校学生开网店成功创业,2008年学校把开网店视为学生创业首选途径在全校推广,当年12月5日成立全国高校首家‘老板学院’———创业学院。此后,电子商务就在义乌势如破竹般蓬勃发展,各地大学毕业生纷纷来义乌从事电子商务创业。”说起义乌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义乌工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贾少华认为,义乌工商学院被誉为“全球最佳网商摇篮”名副其实,在义乌电子商务发展中,该校学生当了“急先锋”。

 

  然而,说起自己在义乌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作用,贾少华却表示:“对于电子商务,我其实是个‘门外汉’,只是当了一回推手而已,学生才是‘真英雄’。”

 

  【时代背景】

 

  创业教育催生“大学生网商”

 

  1999年,义乌工商学院开始独立办学。当年省里开始倡导大学生创业,作为学校的负责人,贾少华开始为学生创业寻找合适路子。由于创业需要资金、人脉和经验,而这些正是学生所缺的,于是他鼓励学生走出校门从事勤工俭学。

 

  “1999年9月,阿里巴巴开始组建,不过影响力不够,很多人对它还不了解,但我已经开始关注它了。”贾少华说,虽然他曾鼓励几名计算机系的学生进行尝试,但只有一个家里办企业的学生获得了成功。

 

  2004年11月,有媒体报道称该校计算机工程系的一名大三男生在网上开办“叮叮小商品用具”,掘到了第一桶金,消息一出立即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省内外多家媒体纷纷来该校采访报道。

 

  一时间,义乌工商学院学生网上创业的消息铺天盖地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并由此引发了诸多争议。要不要鼓励学生网上创业,继续放开还是及时收回,成了校领导争论的话题。

 

  【当事人说】

 

  “让自己拥有市场是努力的方向,为自己的同学创设就业岗位不应只是一个梦想。”

 

  “2005年,不少学生网上创业获得了成功,因为淘宝网来了。”贾少华欣喜地说,由于淘宝网进入门槛低,只要年满18周岁就可凭身份证注册;二是风险不大,做不好充其量也就是赚不到钱,但不会亏本;三是技术要求不高,只要会电脑操作即可;四是回报快,只要有销路,几天时间就能赚到钱。于是,他就鼓励有创业愿望的大学生大胆尝试淘宝创业,并提出了“让自己拥有市场是努力的方向,为自己的同学创设就业岗位不应只是一个梦想”的口号,激发莘莘学子的创业热情。

 

  “大三学生胡展源,在淘宝网上注册了一家名叫‘源野户外用品大本营’的店铺,专售户外运动用品,不到一年就成了淘宝网上金华地区最大的户外卖家,每月营业额都保持在万元以上;国际贸易系2005届学生李春晖注册了两家公司,商品通过网络销到了哥伦比亚;2006届艺术系产品造型设计专业的吴芮平网上专营串珠饰品,把义乌饰品卖到了国外;设计系的学生黄晨雷,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经营床上用品和电子产品,月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说起淘宝创业成功的例子,贾少华一口气说了一箩筐。不过,最令他骄傲的是国际贸易系毕业的杨甫刚,大一时凭借1500元启动资金开始经营网上店铺“嘟嘟靓装小铺”,三个月后就成了“学生老板”,每个月能赚上万元钱,成了义乌工商学院“第一代网商”的代表性人物。截至2007年底,该校已有800多名学生开了200多家淘宝网店。

 

  “创业学院是专门为培养企业家而创立的,如果说这个学院设什么专业,就设‘老板’专业。”

 

  2008年初,淘宝创业活动在全校全面推开。当年4月,学校启动了首届“明日网商”淘宝网店大赛,点燃了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的热情,吸引了1200多名学生参加。为降低快递成本,学校商议后决定免除租金,请“邮政快递”、“圆通快递”两家公司进驻学校。同年9月,开辟大学生创业园,给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创业环境。

 

  为解决创业学生在网店经营中遇到的“成长烦恼”,2008年12月5日,义乌工商学院在全国率先成立创业学院,杨甫刚和其他29名创业学生脱离原专业,成为这所新设学院的首批学生。

 

  “创业学院是专门为培养企业家而创立的,如果说这个学院设什么专业,就设‘老板’专业。”在当年创业学院成立仪式上,贾少华信心满满地说。

 

  2009年,义乌工商学院面向社会公开承诺:招聘电子商务创业班,毕业时平均月收入达到上万元。2012年,首批115位电子商务创业班学生毕业,不仅平均月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而且约有30人年收入超过50万元。义乌工商学院的毕业生被标上了“义乌产大学生”的标签而备受社会关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等国内外主流媒体纷纷予以报道。

 

  2010年9月10日,阿里巴巴第七届网商大会在杭州举行,义乌工商学院创业学院获得“最佳网商摇篮”称号,该校毕业生何洪伟获得“全球十佳网商”称号。

 

  “你们可以在村子入口处设立‘淘宝城’牌子,更好地接纳义乌工商学院从事淘宝创业的毕业生。”

 

  2009年2月底,义乌工商学院在校生创业达1800多人,从事电子商务的达1200多人,网店信誉度达“钻级”的有400多家,校园内已形成一条电子商务供应链,商业触角遍及海内外。

 

  由于学校场地有限,不少淘宝业绩较好的学生纷纷开始在校园周边租房设仓库,与学校毗邻的宗塘村、青岩刘村等由于房租较低,成了大学生网商的首选地。

 

  随着大批“大学生网商”的涌入,青岩刘村干部开始发愁,大学生成堆驻扎该村搞网店会不会扰乱义乌的传统市场?2009年5月5日,贾少华应邀到青岩刘村给该村全体党员、干部上了生动一课。“你们可以在村子入口处设立‘淘宝城’牌子,更好地接纳义乌工商学院从事淘宝创业的毕业生。同时,村‘两委’可以出台更优惠的措施发展电子商务产业。”贾少华的这一提议,引发了青岩刘村干部的思考。很快,该村组织成立了“义乌·国际电子商务城”筹委会,希望由义乌工商学院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该村提供学生创业场地,推动电子商务产业的进一步兴起,并以此为契机,吸引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商到该村创业。

 

  据介绍,到2009年底,在青岩刘村租房从事电子商务的商人达1000多人。除了义乌工商学院的毕业生外,还吸引了不少其他高校的毕业生及部分国外商人。青岩刘村俨然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淘宝村”。

 

  【人物对话】

 

  打造“电子商务之都”是形势所需 义乌必须要有此担当

 

  记者:您对义乌打造“电子商务之都”有何看法?

 

  贾少华:义乌发展是以市场为中心的,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是义乌市场顺应经济全球化和流通业态多元化趋势,也是义乌加快国际化、现代化步伐,提升区域经济实力和在全球产业格局中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义乌发展得很好,义乌电子商务消费情况已排在全国前十名。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义乌电子商务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还存在应用范围不广、水平不高、主体不强、配套支撑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还十分广阔。目前,我国的市场形态在变,义乌理所当然要引领电子商务潮流,打造“国际电子商务之都”是形势所需,义乌必须要有此担当。

 

  记者:义乌目前已有6万多人从事电子商务行业,不少商户反映如今的电子商务越来越难做了,您对此怎么看?

 

  贾少华:因为电子商务是一个大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所以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当然也就有人感觉难做了。做得早就会占据优势,就像实体店老字号店铺一样,客源就越广,所以义乌人要抓紧抢占先机,并在商品的价格、质量和售后服务上做好文章。

 

  日前,义乌提出了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构想:到“十二五”末,力争把义乌建成全球网货配送中心,全国网商、平台商和服务商集聚中心,国内规模最大、基础设施最先进、功能配备最齐全、政策环境最优的国际电子商务之都,大学生创业首选城市,这些都是非常明智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