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点来到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停车场上几乎找不到停车位,校园里人来人往,根本让人感觉不到这是暑假的校园。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实行的是一年4学期制,对本科生来讲暑假期间的SUMMER SCHOOL (暑假班或暑假课程)也算一个学期,仍然有学分的要求。美国实行双学制的大学,暑假尽管差不多有3个月的时间,但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里同样有SUMMER
SCHOOL
。这种暑假班或者说暑假课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专题探索的研究性学习,有辅修性质的拓展性学习,有注重调查实验的实践性学习。
SUMMER
SCHOOL
还是美国大学生校际交流学习的重要形式,一个班里的同学可能来自不同的大学。他们在一起学习,在获得知识学问的同时,也是在感受不同学校的文化,也是在领略不同教师的风采,而且也结交了更多的朋友。对美国大学而言,暑假是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特长的机会。美国的大学在利用暑假、设计暑假方面已有了很成熟的做法和悠久的历史。对美国大学生而言,暑假并不意味着是纯粹回家度假,而是换一种方式或者是换一个地方或者是换一种心情的学习。显然,中美两国大学的领导、教师、学生乃至家长对暑假的理解还是有太多的不一样。
暑假对于美国的研究生而言,只是没有了课程的学习和考试,其他的与平时完全没有变化,实验研究、撰写论文、组会讨论一切照常。研究生如此,他们的导师也是如此,照常上班下班。美国的博士研究生培养,能实现让一名普通学生转变为一名学者,我看除了时间的利用上胜人一筹外也没有更多的别的绝招。如果我们也能像他们充分利用时间,说不定我们也会成功。美国的大学教师不存在解聘下岗,又没有论文、课题的数量要求,这种终身教职比中国教师的“铁饭碗”还铁,但暑假里他们怎么每天还泡在实验室呢?美国大学的研究生又没有本科生那样SUMMER
SCHOOL的学分要求,为什么暑假里的研究热情不减?在交谈中了解到,美国教师的工作态度也不全是职业兴趣或者是学术习惯使然,尽管没有类似于中国的论文数量、课题项目的绩效考核,但承担的责任和已建立的学术威望,使得自己骑虎难下只能一往无前。例如,要维持仪器设备值过千万甚至过亿美元的实验室的运转,要养活全体工作人员和研究生,作为导师来讲必须确保研究的高水平、必须争取到足够数量的课题及经费,所以,也只能马不停蹄争分夺秒。至于博士研究生,研究既是学习同时又是责任。他们大多拿的是助研的工资(平时国内的人理解为全额奖学金),既然拿了工资就得上班,暑假里拿了工资暑假里也得上班。但博士生们废寝忘食的研究和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对得起拿到的一份助研工资,而是考虑到更长远的未来所可能面临的竞争。找工作凭的是真才实学,没有后门没有更多的人际关系。拿绿卡、申请国籍,对国际学生来说更是靠学术的贡献和成果的积累。看来,人们放弃暑假坚持上班从事研究,也并非纯粹是灵魂的纯洁高尚所导致的自觉自愿的行为,更大的原因还是所承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以及为了应对可能面临的挑战和竞争。确实,有什么样的制度就会有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机制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
当我们心安理得地认为暑假就是完全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并正身心放松躺在空调房里享受暑假的时候,说不定我们已经落伍了。在美国的校园里,我的脑子里不时冒出这种想法。

UCSD暑假的停车场,远处建筑为室内多层停车场

UCSD多处停车场中的一个

UCSD另一处停车场

UCSD图书馆旁的道路也停满了读者的汽车

UCSD校园一角

小学生到UCSD参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