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承诺学生毕业时月入过万”

(2009-10-30 00:14:56)
标签:

大学生

创业

淘宝

贾少华

义乌工商学院

淘宝创业班

杂谈

分类: 媒体报道

 

“最富争议性校长”来镇做报告语出惊人——

           来源: 京江晚报   2009-10-29    

  学生“挂科”可以实践抵学分,在学校地位由淘宝店铺的级别决定。

 

  尽管,他只是浙江义乌一所义乌工商学院的高职院校的副校长,可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走马灯似的跑去采访他和他的学生。

 

  在本科大学生都在为找工作挤破头的时候,这间职业技术学校,在这名校长极富颠覆性与争议性的教育梦想演绎下,他的学生个个争当“老板”,今年已明确有15%的学生直接以“小老板”的身份毕业。

 

  昨天,这位“最富争议性校长”来到镇江技师学院做报告,在谈到刚招生的4个淘宝班时,他更是语出惊人。

 

  “创业就是最好的教育”、“一个杨甫刚顶40个本科生”、“不能为培养一个陈景润而制造出千百万个炮灰”、“我的目的就是要让技校生找到自豪感”……

 

  昨天下午3点半,随着一系列振聋发聩语句的涌现,镇江技师学院的师生们当面领教了“最富争议性校长”——义乌工商学院院长贾少华的“疯采”。

 

  是学校,更是创业园

 

  “这哪里是学校,简直就是一个创业孵化基地嘛!”听完了贾少华的介绍,镇江技师学院老师们大为惊讶。

 

  新生进校第一天,不是宣读学校管理规定,而是鼓励大家赶紧开个网店。

 

  学校为新开网店的学生免费准备了“创业园”———每系配有一间供上网的教室和一间储存货物的仓库,而老师则负责教学生如何PS(Photoshop)商品照片、跟客户谈生意、寻找合适货源。

 

  更为外界争论的是——学生在学校的“地位”,由他所在淘宝店铺的级别决定;一个钻顶两个学分,在校学生的最高奖励是创业奖。学院给班级成绩第一名的学生的奖学金是2000元,但2008年淘宝竞赛的最高奖金有2万元,今年的奖金更是提高到10万元。

 

  2008年12月,贾少华更是史无前例地在高校里打破专业界限,专门成立以“学生老板”为招收对象的“创业学院”。进入“创业学院”的门槛也很特别:一是在校学生月收入不低于8000元,二是从事电子商务的学生,淘宝信用等级要达到四个钻以上。

 

  这个“老板学院”可是贾少华的“宝贝疙瘩”。在淘宝上信用等级高达3个皇冠的杨甫刚是“创业学院”的第一批学生,如今刚刚毕业的他,月营业额有40万元左右,还雇了10个同学。

 

  尽管在校期间杨甫刚经常不上课,市场营销学科才考了30多分,但并不妨碍他成为贾少华最看重的学生——他曾向媒体多次表达这样的观点:一个杨甫刚创造的收入抵得上40个本科生。

 

  今年9月份,贾少华还特意招了4个淘宝班(120人),他们入学之日就是在淘宝开店之时,老师上课的时候,同样允许学生上网下单。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贾少华在淘宝班招生之时就豪气冲天地向新生们许下诺言:保证你们毕业时月收入超万元。

 

  是老师,更是创业伙伴

 

  义乌工商学院的学生不一般,老师也很特别。

 

  “我们的老师也跟学生一样开网店,然后与学生一起成长。”贾少华说,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能偶尔做一下互动就算不错了。“我们就是要模糊课堂与课下的界限。”——老师与学生在创业基地一起开网店、下单子,然后一些钻研创业中的难关。老师把创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整理出来,做成“教材”准备迎接下一届学生的求助。等学生做到一定程度,需要理论和专业知识时,再开通相关专业课程。

 

  贾少华认为,他们这种教育模式的最大意义,就是为中国千篇一律的高校教育开拓了一条新途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还延续培养精英的老思想,那是误人子弟,是为培养一个陈景润制造出千百万个炮灰。中国传统高等教育可悲就在于,只着眼于一个陈景润的成才。精英永远需要,但都盲目去培养精英,那是自寻烦恼。”

 

  他称自己的学生是“350分的学生”(以高考分数定),上清华的是“700分的学生”。“350分的学生再怎么考,成绩还是落后,他们一进校门就有自卑感,而很多老师还一直要用分数来刺激他们的这种自卑,学生当然对老师、对学校有意见。”贾少华认为,他就是要通过创业,让这些技校生找到自豪感。

 

  “贾少华模式”

 

  将被引进镇江

 

  9月初,镇江技师学院校长王社宁到义乌工商学院进行考察,当时就被学校里那种车水马龙的场面惊呆了。“到处都是物流车、快餐车,成批成批的商品运进来,运出去。”王社宁说,“我当时就想,原来学校还可以这么搞啊!”

 

  回来后,王社宁就决定引进“贾少华模式”——计划在学校安排7间房作为专门的学生网商“孵化基地”,同时还在年底即将开业的义乌小商品城内的淘宝街租用了6间店铺作为学生创业场所。

 

  “要借鉴义乌工商学院的这种做法,在镇江鼓励全民创业的大环境下,我们要调动学生创业兴趣,计划让10%的学生成功创业。”王社宁说,现在急切要做的就是转变老师和学生的观念,要加强与义乌方面的交流——“贾少华报告会只是第一步,下面还会安排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通讯员 高长华 见习记者 戴慧 记者 王鹏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