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的能力是从救己的实践中产生的

标签:
其他 |
分类: 语聊简答 |
含光玉的问题:冬至日的梦
十二月二十一日(冬至)凌晨得一梦:大约四五个人坐在熊老师开的汽车上,沿上山公路向山顶行驶,大家边走边欣赏风景。突然山洪暴发了,大水翻滚着巨浪(带有泥沙)从山路上倾泻而下,遇到路边有豁口或悬崖就分流冲下去,把一些车辆和人也冲下去了。我们想后退,但没有退路了,身后同样是滚滚巨浪,许多车辆和行人都被冲下山了。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一辆白色面包车,其中坐满了人,在洪流中不停地打转,最后也被冲下山崖。我们几个都从车里跑出来,拼命向左边的山坡上爬,爬到中间回头看了一下,车已经没了,下面是汪洋一片。
发现左边半山腰有一座小学,其中有个大教室,门敞开着,墙边都是空的,可以避难,熊老师就让我们都进去,他说先避一避,再想办法救己救人。梦醒。
自己寻思:做这样的梦是要提醒什么?修炼路上磨难重重,没有退路?或是冬至节前阴盛阳衰,自身免疫力差了?
请老师分析一下!十分感谢!!
答:“冬至凌晨得一梦”:阴极阳生之点化。“四五个人坐在熊老师开的汽车上,沿上山公路向山顶行驶,大家边走边欣赏风景”:修道这件事不能走马观花一般尽捡好玩的进行,修道需要身体力行的艰苦实践。“突然山洪暴发了,巨浪倾泻而下,把一些车辆和人也冲下去了。我们没有退路了,身后滚滚巨浪”:修道本身是没有退路的,只有不畏艰险地勇敢向前,才能够应对得了道途上的种种考验。“发现左山腰有座小学,有个大教室门敞着,墙边都是空的,熊老师就让我们都进去先避一避,再想办法救己救人”:小学,修炼的说教中让大家先立志,这像小学的课程一般。大教室门敞着,立志调心的修炼层次不设限。墙边都是空的,“治人事天莫若啬”:土啬为墙,暗示修炼者的客观积累还少的可怜,基本为零。避一避,左避主观干扰,右避观念陈旧,原来,除了主观就是客观之一致,如此简单的认识有人就是想不通。“救己救人”,救人的能力是从救己的实践中产生的,认识自己是自救的开始。
2022年1月2日《庄子·外篇》第二十六讲语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