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想法的背后还有一种事物称之为“不想”

(2023-11-17 10:50:48)
标签:

其他

分类: 语聊简答
在想法的背后还有一种事物称之为“不想”

志明:主观意识与心神的区别。

学生对主观意识与心神以及性或者说与元神,元神与圣神,还有魂魄的认识总感觉很模糊,不得清白。还有,您在以往的语聊中有讲到,心神得到升华与觉悟后,可以将感觉转化。这个心神的生化与觉悟具体是指什么呢?希望老师您能讲讲。谢谢老师。

(《悟真篇》2014年1月12日第56讲,01:07:09到01:09:58“:这个意识就是我们人呐,有时候错误的把那个根子理解成自己,然后又把自己理解成生命的主人,都是这样理解的。这个理解错没错呢?从表面上讲是没有错,从实质上来说是错误的。因为人这个主观上不能代表我们生命真正的主人。所以我们说痛苦与舒服的感觉区别就在心神上。主观意识只是表达结果,而不是本源,不是本源性的一面。所以说修道以清净为本,并不能单纯的看待痛苦与快乐。当人的心神得到升华与觉悟的时候,人的肉体上所受到的任何刺激,都可以得到转移与改变。”)

答:心神是人心思的反面。人只知道有自己的想法,却不知这个想法来自于何处,盼望着某种尽如人意的结果,然而“人世间不尽人意者十之八九”,看来是人们并不明白性命中在想法的背后还有一种事物称之为“不想”,老子称它为“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的天之道”,生命之中的“天道”是存在的,古人称之为“天性在人”,我们现在称它为“心神”。心神的“生化”是指得到生命的主动权从而利用性命的物质基础超越人身体的制约成就源于个性又独立于共性的循环不已的生命形态。心神的觉悟是指主观意识的思想对客观性命的理解要明白究竟通达根本,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让生命升华不形成障碍。

2014年10月25日《悟真篇》第88讲语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