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个性没消失谓之轮回,元性不归元称为执迷

(2023-10-07 07:06:51)
标签:

其他

杂谈

分类: 语聊简答
个性没消失谓之轮回,元性不归元称为执迷

心照演灵观:请老师开示,轮回的真相。

学生前年就已经看过《修德通真论》和《玉真通解》,当时因为道心不坚,最近才在草庄论坛注册。然后在群内下载,看完了白话本《坛经》,重新读了《修德通真论》,买您的《生存与修炼》,并对照着您的新浪博文,将《悟真篇》录音听到了第32讲。

听了老师的讲课,我观亲朋乃至众生。发现太多太多的人,都生活在烦恼和痛苦中,哪怕有快乐也是短暂的,最终必将带着无数遗憾与不甘,面对死亡,进入新的痛苦的轮回。比如说至亲的人,哪怕他们能“投生”好的人家,再续缘份的机会,也渺茫不可见了。心中悲彻、痛切。想于此立志。却发现,听了老师的讲课后,轮回的概念开始变得模糊。

在此,请老师开示,轮回的真相是什么?

答: “忽悠”是一种不言之教,是相对于真意识而言的隐含教育,相对于主观意识的价值观来说当然是一种忽悠了。

 “轮回”也是一种不言之教,是相对于觉悟意识的隐含提示,相对于主观意识的顽固性与普遍性来说不折不扣形成了忽悠。

 “轮回是生命延续的一种,”这里说的延续是指在人们的“观念场”中的延续。

 “通过修炼可以有其它方法让性命延续,”这里说的延续是指通过人的修炼能主动进入人们的观念场同时又能立足于宇宙无生无灭的成果。

下面描述一下,我的理解和问题。

早先,我理解的轮回概念,和大多数人一样:“一个人的灵魂,在业力的作用下,带着业力重生到下一世(六道)”。听了老师的课后,明白了“轮回是生命延续的一种,通过修炼可以有其它方法让性命延续。”但是,没有修炼或者修炼境界不够的人、或者说众生,他们的轮回,是怎么样的呢?是不是“无量的元性粉碎,合成一团混沌,然后再随机分出一团,进入生物体内”?也就是说,一个元性注于两个元性或者多个元性内,多个元性也能合成一个元性?

答:没修炼或修炼不够的众生它们的轮回是被动的,是其意识形态在生命死亡后进入观念场后的自然结果。人死亡以后其意识是混合的,既含有主观概念的一面也含有客观神意识一面,其分离是有时间效应的,无论分离与否它们都与原始的元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学生举个例子:如果把人比做土捏的泥偶,里面填满了砂子。那么,外面的土质相当于“肉身”,砂子相当于“灵魂”,也就是携带了“本性”的“元性”。我原来理解的轮回是“人死,相当于土质的外壳敲碎,里面的砂子按颜色不同(元性携带的信息不同),注入六道相应的泥壳,形成新的生命。” 

答:将土与砂比喻成肉身和灵魂,这一点还考虑掉了一个因素“主观”。没有对主观之“个性”的认识而去讨论“轮回”就失去了论据和存在的基础,因为元性、本性、真性这些所指的真正存在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轮回之中是“个性”在生灭与增减,这样才体现了似是而非的再生所谓“个性轮回”。

听老师讲课后,我理解的老师的理念是:

1、普通人:外壳敲碎后,里面的砂子与无量泥壳里面的砂子融于一体,变成一个大砂堆,然后在随机注入新生命体内。

2、神道:砂子独立存在。

3、仙道:土质外壳与砂子成为一体,聚则成形、散则成气,无所谓外壳的破碎。

其中,“神道”和“仙道”短期内跳出了“轮回”,但是在自然的作用下,还是会逆转入世。“而普通人,新生命体内的砂子,携带着无数众生的信息。个性融入了共性,轮回后已经体现不出个性了”。那传统的个体轮回说(佛教及普通大众认为的轮回),岂不是没有意义,全是错的了?

答:“轮回”不是一个错或对的观念问题,它是在指人不觉悟根本、掌握造化时处理性命这个存在上难免“饶君了悟真如性,未免抛身却入身。”很明显,张伯端先生这句话可以用“觉悟根本、掌握造化”这两句来诠释,也可以用“先修佛性,后进仙真”来完善。

观念不圆融才至于僵化,比喻不恰当难得到自然。只考虑到了人生存之苦没想到人的“我执”之嫌当然会觉得轮回没有意义。单单分析物质与共性却撇开“人心”不顾于是就不知道万法成因与去向从而导致只认“他说”不认真相。

我主要想知道普通人,比如我的父母、亲朋还有无数的众生,他们没有修行,或者即使修行,却没有修行到高境界,那怎么办?等待他们的,是——“个性消失,元性归一”吗?这样,跟魂飞烟灭,没有轮回,有区别吗?前生修行的功德,在后世的轮回中是怎么体现的呢?如果普通人的轮回是重新洗牌;修而不成的,变为本源;修而成功的,把自己散出去,变成千万,融入众生;修和不修有区别吗?还不是随机轮回?  

答:众生之苦追根溯源知本性,造化弥广阴阳互动通玄牝。

个性没消失谓之轮回,元性不归元称为执迷。

 “个性消失,元性归一”,“前生修的功德后世怎么体现”,“修成功把自己散出去融入众生修和不修有区别吗?还不是随机轮回?”这所有的假设都缘自于“没有轮回”和“重新洗牌”的论点,而这些个论点都是断章取义地被人用来证明“自己的”结论的,这样就离“一家之说自圆其说”的究竟相去十万八千了。

老师说,我们修炼,可影响过往的祖先信号。祖先的元性已经重组,我们影响了什么?众生吗?请老师垂怜开示。

答:用“泥与砂来形容人的性命”之缺陷至此就暴露出来了。生命是有机体,不但与祖先息息相关,而且与子孙也密不可分。认识不清“人心”就容易独大,觉悟不了“同一性”法则就容易独断。

我们还活着,我们承载着自己的祖先,我们修炼着,我们影响着自己的祖先,我们遗传着,我们进化着自己的生命。

2015年10月10日《悟真篇》第130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