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意识与存在的关系——认识到自己意识惯性并能走向反面的想法与做法称之为真有智慧

(2023-05-30 10:28:56)
标签:

其他

分类: 语聊简答
意识与存在的关系——认识到自己意识惯性并能走向反面的想法与做法称之为真有智慧

时间:2015年1月17日语聊——悟真篇第100讲

提问人:无中生有

问题内容:请教老师一个问题。

人通过修炼得到的“心明”与人固有的“小聪明”有什么区别?怎么样识别个人的一些想法是“小聪明”的反应呢?还是智慧的体现本性的反应?反观周围的人事物,他们工作应事的态度和观点,自己总感觉可笑与悲悯,有一些预知结果的感觉,有时善意的提醒根本无济于事,反而笑我的愚笨另类,也许是自己的平常,没有人在乎你说什么,奈何?

答: “心明”是明白了天地间人生的过程中的道理,在取舍的选择中是按道性的要求处理事情的。“小聪明”则不同,“小聪明”是站在维护个人利益的前提下与天地万物众生打交道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灵活与能力。  

认识到自己意识惯性并能走向反面的想法与做法称之为真有智慧。忘记了“我与人一体,我与社会一体,我与万物一体”的法则,在取舍的过程中一味满足个人利益的要求并不知止,还体现出异常的灵活机动与特别有效,这就是“小聪明”的特征反映。

“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这是一种智慧,圣人正是因为明白了事物的运动规律,才体现出他的宽容与处下。常人不明白事物发展规律中的“利害”根本,所以会执着于自我的当下利益不愿放弃,并使出浑身解数,极尽虚伪之能事,所以招来修炼者的“可笑与悲悯”,实际上他们何尝不是在笑你的愚笨与另类呢?

《道德经》第二十章  异  俗“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余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淡兮其若海,漂兮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其母。”

修炼者贵食其母,这个“母”是指哺养了“明白了道”与还未明白客观运动规律的一切众生万物之“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