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与存在的关系——认识到自己意识惯性并能走向反面的想法与做法称之为真有智慧
标签:
其他 |
分类: 语聊简答 |
时间:2015年1月17日语聊——悟真篇第100讲
提问人:无中生有
问题内容:请教老师一个问题。
人通过修炼得到的“心明”与人固有的“小聪明”有什么区别?怎么样识别个人的一些想法是“小聪明”的反应呢?还是智慧的体现本性的反应?反观周围的人事物,他们工作应事的态度和观点,自己总感觉可笑与悲悯,有一些预知结果的感觉,有时善意的提醒根本无济于事,反而笑我的愚笨另类,也许是自己的平常,没有人在乎你说什么,奈何?
答:
认识到自己意识惯性并能走向反面的想法与做法称之为真有智慧。忘记了“我与人一体,我与社会一体,我与万物一体”的法则,在取舍的过程中一味满足个人利益的要求并不知止,还体现出异常的灵活机动与特别有效,这就是“小聪明”的特征反映。
“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这是一种智慧,圣人正是因为明白了事物的运动规律,才体现出他的宽容与处下。常人不明白事物发展规律中的“利害”根本,所以会执着于自我的当下利益不愿放弃,并使出浑身解数,极尽虚伪之能事,所以招来修炼者的“可笑与悲悯”,实际上他们何尝不是在笑你的愚笨与另类呢?
《道德经》第二十章
修炼者贵食其母,这个“母”是指哺养了“明白了道”与还未明白客观运动规律的一切众生万物之“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