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意识与存在的关系——知白守黑,是为天下式

(2023-03-14 08:49:24)
标签:

其他

分类: 语聊简答
意识与存在的关系——知白守黑,是为天下式

时间:2009年8月22日星期六语聊—— 《四维奇藏——阴符经讲解录》

提问人:玄空无极

问题内容:老师这两个星期对理性和非理性的阐述,我感到受益匪浅,在10来岁的时候,在我的思维中因为理性造成许多疙瘩,几乎成神经病,我那时觉得最奇怪的是,为什么老说服不了自己,多少年来不得其解,听了老师的讲述,我有些恍然,理性它是个雄辩家,但远离真实。理性就是人思维中的执着。你只要听理性的,你只要跟它争论,它是没完的。我希望老师能多讲讲非理性的东西,棒喝理性的虚假。下面的两个问题都跟理性和非理性有关。

1,一位“网友”在上星期提出的问题也引起了我的思考,我能看出这个朋友是修佛的,他提出的问题是理性的,而且他是在固有成见的前提下提出的这个问题,但他的问题没有讲清楚,我换一种提法可能会更清楚。“如果五神是真我,佛家没有五神的概念,是不是他们就没有证得真我呢?”先自问自答一下:我想用我几年前一个非理性的念头来回答这个问题,有一次突然有了个非常奇怪的想法“现在的自己可能只是真我一个形态而已”,事隔几年了,已经无法把当时的想法描绘的很清楚,但我记得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心里是很舒畅的。现在我就在这个非理性的想法基础上再用理性来推导一下:那么不仅五神是真我,宇宙万物也是真我,当五神中产生了内在的和谐,有了系统的生命。五神就是真我。当我与宇宙万物形成了整体生命的时候,宇宙万物也就是真我。我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感觉这个理性推导有点错误,就是因为理性这个东西它往往远离真实。还有个问题就是我感觉真我应该是人最最本质的,应该是不变的,但好像是不断发展创新的,这个提法是非理性的,有道理吗?请老师指点。  

答:生命只有长久才能是真我。真我不是观念的阐述而是实际的客观存在。因此当主观的存在没有个性的时候“真我”也是不成立的。主观和客观的全然倒置是“道”对生命的真实推动所以能够获得长久。相对于生命的现实性这些说法是理性的,相对于表现出来的生命过程这些说法就是多余的知障了,这一点请读者一定要注意。“不确定性地认知事物”之观点就是由此而推出来的。“不变的”与“不断发展创新的”这两个观念明显是矛盾的,因此用来说明“真我”并使大家接受是困难的。理性的结论与非道性结缘,非理性的结论又难与百姓心结缘,故圣人有“常难”之论。如何在“玄空无极”这些观念之下去实践保留自己珍贵的个性之珠这是《道德经》中的老说教了,不知有谁能指出一、二?

2,我对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理解总是眼前有层窗户纸,一开始我以为天道是缺什么补什么,后来感觉不是,它应该是补在其他方面,象瞽者善听,聋者善视,我们要顺应天道,那么我们应该损什么?损物欲的享受,接受天道对潜在的弥补。应该说是损阳补阴。但有个问题,假如有两种人 一种是放弃物质上的享受,象印度的甘地,用一种药物把自己的味觉破坏,让自己吃什么都没有味道,还有象基督教的所谓圣人把自己阉割来杜绝性欲,天道也会补给它吗?还有一种人,他没有放弃现实的,他放弃的是心里的执着,他也享受生活,但他是心无所住的,(当然这是最难的,人是不能自欺的)这两种人,我们应该如何比较?我们应该损心里的,还是损物质的?讲一个笑话,我有个朋友学佛,这也舍那也舍,其实心里什么也没有舍得,物质是真舍去了一些,好像没有看见他有什么进步。我这也是理性的推导,真实总不会如理性所想而发生,请老师指点。

答:当然应该放弃的是我们心里的执着,因为心里的存在才是阴性的事物,修炼如不改变人心里的矛盾,即使破坏味觉也会在记忆中找到无穷的味觉比较而加倍难受形成罪天,即使阉割也会在知见中回味到难以排遣的性幻想而使造物的神奇传递不到生存的进步中。老子很重视阴阳物质的比较性,他不同意“多言数穷”的结果,而赞成“道法自然”的过程。“食”中之美和“性”中之谐都是自然给人类的特殊恩赐,一味的拒绝其存在是容易获罪于天的,一味地去追求享受也是对自身天地的摧残,故“清静为天下正”,这就是老子所言之“中”的衷意。

3,破除偶像和敬爱老师应该不是两件矛盾的事,随着老师把自己的位置不断放低,大家说不定都把老师当朋友了,平起平坐了,说不定还认为自己是如何的了得,我想水往低处留,把自己的位置摆高,其获益也少,没有对老师的敬爱,估计也难和老师获得心灵的相通。如何认识这个问题呢?

随着年龄的增大,自我的观念也随着牢固起来,社会真是个染缸,这是我的毛病,我深刻检讨。与大家共勉。

我确实不适合玩理性,写这一点已经头晕脑胀了,不知所云了。

答:我们很感激玄空无极能提到这么些具体的修炼问题,使我们大家都能就人生、信仰、修炼、进化的问题共述己见。“尊敬”与“去相”是人道与觉悟的共存,本来是不应该有矛盾的,只是因为人固有的“我执”与“分别心”的共振才导致。把自己的位置放低是为了容纳,容纳是为了造化,造化是为了进化,大家都能这样想这样做了人自觉修炼的时代就已经到来了。人的确是在固化中老化起来的,所以“修心”就是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观念。社会也的确是个大染缸,没有了当年的纯真与朴实和今天的无意识之厚德,人必然会迷失自我和走向早已由天道设计好了的“不道”之道,长生久视就只会是水中月镜中花了。当感到理性不足以完成修道这个大业的时候,为什么不试一试“知白守黑,是为天下式”的做法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