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意识与存在的关系——当人用“我执”的态度对待环境时得到的是利弊当人用“无己”的精神生存时成就的

(2022-11-13 22:03:51)
标签:

其他

分类: 语聊简答
意识与存在的关系——当人用“我执”的态度对待环境时得到的是利弊当人用“无己”的精神生存时成就的

时间:2011年6月25日晚语聊——《黄庭内景经》(第5讲)上有章第二

提问人:应该

问题内容: 如何跳出观念的束缚?

上个星期老师谈到严新老师的九步功法的时候,曾说这些功法是套人的,灵性高的人自然不会受到约束并能看到其中的核心要素(大概意思)。我当时就很感慨,一般人肯定都受功法的约束,只有超越功法的人才能真正看清功法的实质。所以有位道友在聊天时就感悟说:一切法一切理都要进得去、出得来。

我觉得在人观念上也是这样,很多观念进去了就出不来了,基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观念是自己建立的,环境影响的,总之是自己接受的,慢慢的这种观念把自己包起来了,最后才知道作茧自缚了,一种是被别人的观念左右了,自己觉得这种观念有问题但老是受影响。这两种还只是有意识的观念,还有一些观念在无意识里连发现都没有。人的智慧被这些观念束缚着。如何才能跳出观念的束缚?有时我就想如果让我跑到观念的外面就好了,跑到外面我就能看清楚了,但怎么才能跑出去呢?外面的落脚点在哪呢?如何进得来出得去?请老师指点!

答:人心将观念分出了内外自然就跳不出心的执着,人心将天网分成了好坏就使得天网疏而不失。当人用“我执”的态度对待环境时得到的是利弊,当人用“无己”的精神生存时成就的是与道大通。人之精神安于纳闷,人之身心必和谐于淳;人之精神疲于外查,人之生命难免有所缺失。

因此,企于外不如守于内,图于利不如常知弊,知人性不若通道性,修道性不若法自然,何故,“反者道之动”也。五官之生本质向外,觉之深自行内存,故有黄庭之说。乐因外而生,悲自内而起,自知者响应于神,自迷者得逞于心,故当“应无所住”。所以自知即是用自然之尺度从否定自我开始,自迷也就是自以为是却不知道之为物唯恍唯惚。如人眼见光,不解光的性质就必然迷于神奇,不解心之负阴抱阳的性质必然迷于自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