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与存在的关系——积累在特定的条件下展现于恍惚与窈冥的状态中而不失真意即称之为炼丹

标签:
其他 |
分类: 语聊简答 |
时间:2015年6月13日语聊——悟真篇第115讲
提问人:流水无声
问题内容:请教恍兮惚兮的问题
熊老师,您好!6月9日早上起来洗漱后,看时间还早,就回到床上闭目躺一会。精神放松后,心里随意观想自己躺在一座山顶上,远处群山连绵、树木葱葱,山脚下有湖水。开始观想的时候人是清醒的,画面也是静止的,过一会人就进入了一种恍惚的状态,观想的画面一下子突然活了起来,湖水荡漾,微风轻吹,变成了一种动态的环境,但是又见不到自己的存在。同时,人处于一种半梦半醒的状态,也能感受和听到现实环境的动静变化。这时听到爱人推门,喊我起来上班,一看手机才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后来有一天午休时,无意中又进入了这种恍兮惚兮的状态。
答:开始观想时人是清醒的,画面静止,进入恍惚状态画面就活起来,但不见己,半梦半醒间能感受到现实的变化:人由清醒到恍惚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它们的呈现是渐变的,渐变的基础是人的德性积累,所以恍惚中见不到自己的存在所见即是真景。清醒与静止对,恍惚与生动对,有己与无己对,这些个“相对”就是道的性质在修炼中的体现。有了这些个在恍惚中见到的景象,就可以接近《道德经》中所指的“象、物、精、信”中的象了。这个象也是自己平常的见闻积累,也是自己修炼存想的合道积累,也是自己生存意识中对世界之美的信息积累,这些个积累在特定的条件下展现于恍惚与窈冥的状态中而不失真意即称之为炼丹,因为它们的整体性不是单一的主观意识所能涵盖的,除了“无为”别无他法,所以将“无为法”称之为真法之律。
另,近来做梦时,随着梦中情节的变化,会在梦中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同步反省,就是一边做梦一边反省,有时候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心性方面或狭隘、或重利的一面,甚至偶尔会因此而惊醒。醒来后,对梦中觉察出来的一些心性问题,心里有一种明显的压力感。
请老师对学生出现的这两种状况给予指点,多谢老师!
答:“忘我”是需要在大慈悲心的条件下化大力气才能达到的一种境地。一边做梦一边反省并因此而惊醒:修炼进步可以在阴性的领域展示出自己的问题而加以认清,认清之后还需要深入其根子,但是人在反省不深刻的前提下会敌不过潜意识的“惯性力”作用,此力大了“德”的积累又不足以荡涤沉滓就会迫使人惊醒。对梦中觉察出的心性问题有明显压力感:物理中有惯性力,人的思维中也有惯性力,对于修炼者来说心灵上的惯性力更难平衡,所以这种压力感还是人生的观念积累如附骨之蛆一样因痛而不忍去之,故“无德思彻”,有德之人则“执左契而不责于人”,这里的“人”也可以是忘我以后的自己,至此无己之境地能得天道之常与,安有不能去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