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黄昏里的箫声
标签:
散文文化 |
黄昏里的箫声
一声已动物皆静
四座无言星欲稀
http://s11/small/5f4aca5fhd25889fef24a&690
日落黄昏,淡黄的光线笼罩了村口的树,村里的路,院落肃静,牛羊归栏,人们劳作了一天后归家,劳累的心已经松弛下来,轻松地在月光的朗照下用过晚餐,各自休憩。此时,一阵箫声从村子西头传来,是一曲《听泉》,还是一曲《云雀》,此时听不分明都不要紧,紧要的是那箫声起来的时候正当人们空闲下来的时候,有闲了的心来品味这箫声的幽幽清韵。
我被这略带忧郁情绪的乐音所牵引,步出书房,来到宅院,这箫声既清越,又明净;既柔和,又含蓄;既深幽曲折,又玲珑剔透,每一个音符都水清见底。吹箫人用了他的心在吹气发音,技巧娴熟,掌控自如,每一支曲子都有强弱分明、抑扬顿挫的曲线之变化,如行云,如流水,如蚕吐丝,如龙啸吟,无丝毫的滞碍,每一支曲子,都是吹奏者心灵乐声的自然流淌!
http://s11/bmiddle/5f4aca5fh83c0e4d1eb6a&690
乡村的黄昏,山光水色暝沉沉,略带了感伤的情绪。我被这乐音所导引,心如流泉,泛着清光,在林中曲折迂回,向着林外的田野奔流而去;又如云雀,在一片充满了离情别绪的湖面上,从水面起飞,直冲夜空,消逝于人们的视域之外,诺大的水面,惟余水中孤月的倒影,在夜风中轻轻摇漾……
箫声清切,我猜测那不是普通的洞箫,那是上品的紫竹制作的九节箫吧,音色的柔美、音调的委婉,既可独奏,又可与琴合奏,还可与江南丝竹等器乐合奏,一定是材质上乘的洞箫了。那吹奏人呢?虽未获睹其面,闻其声而察其艺,定是乡间高手无疑。那对萧管泰然自若的把握,寄托了宁静悠远的遐思,表现了细腻丰富的情感,使听者领略到山林原野的天籁之美,松弛崩紧的神经,带来情绪的安宁。
http://s2/bmiddle/5f4aca5fh83c0e7ea7a91&690
箫声还在黄昏笼罩的村子里吹奏着,我想起了千余年前著名诗人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的诗句来了,他感叹箫笛之音的委婉动人,赋诗曰:“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位唐代大诗人,见识过盛唐的宫廷乐音,品赏过大唐的庙堂乐音,从未见他如此这般被箫笛之声所打动,是的,一片清越凄切的箫管之声,如果是在黄昏的洛阳城中幽幽响起,怕是没有人不会被触动心底层层叠叠的怀乡之思呵!
清越悠扬的江南丝竹里,箫是不可缺失的乐器,我自小喜爱听这用竹子制成的箫声。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箫,出自这片生养我的故土之上,是发掘河姆渡文化遗址时出土的,现存浙江省历史博物馆。在博物馆观看这支箫的时候,耳畔仿佛响起那悠悠七千余年前黄昏时分的骨箫之韵声。
http://s12/bmiddle/5f4aca5fh73934aa3795b&690
乡村闻听箫声,是在暮色降临宅院的黄昏时分,乐声分明是这浓浓夜色铸造出来的精灵,它撩动听众的心第意绪,让人思及前尘往事,愁肠百结,潸然泪下;它抚慰聆者的心灵谷地,让人轻松自由,舒畅宁静,神与物游,思与境谐,心灵觅得寄托。紫竹有节,乐声浩漫;曲调有声,直达天听!
http://s15/bmiddle/5f4aca5fh83c0ed92ddee&690
人间四月天,山乡黄昏里的箫声在我的心头引发出悠悠的情思。看来,我们该让自己的耳朵生出触须,让心灵长出眼睛,黄昏日落时刻,带一颗心来,寻觅箫笛魔力,感悟天籁之音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