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3年12月份到多家汽车企业进行标准及工具书培训

(2024-01-03 10:55:27)
标签:

iatf169492024版

iatf16949第二版

iatf16949新版标准

天津iatf16949

保定iatf16949

分类: 汽车
12月11-12日,到晓星钢帘线(青岛)有限公司,进行VDA6.3:2023过程审核员培训;
12月19-21日,到利富高(盐城)精密树脂制品有限公司,进行IATF16949:2016内审员培训;
12月27日,到高丘六和(天津)工业有限公司,进行SPC统计过程控制培训。
2023年12月份到多家汽车企业进行标准及工具书培训
2023年的中国车市可谓热闹纷呈。从上半年惊艳全球汽车业的上海车展,到年尾若干重磅车型的连续发布,这一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不少里程碑式的事件。具体而言,如下几点令我们印象极为深刻。
50%——自主品牌市占率首次突破50%。自主品牌有望在2025年前后达到60%左右的市占率。目前看来,自主品牌正在向该目标发起强力冲刺:凭借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自主品牌市占率2023全年有望突破50%,相比2020年的市占率提高近20个百分点。
500万——整车出口超500万辆。2025年中国乘用车出口有望达到500万辆。目前看来,这个目标有望提前实现:截至2023年11月,中国整车(含商用车)出口量为476万辆,其中乘用车出口405万辆。我国整车出口增长在过去几年堪称传奇:2023年,中国汽车全年出口有望突破500万辆,取代日本问鼎全球出口第一。
5%——车市微增约5%,但高端车型涨幅明显。中国乘用车市场在2023年取得了宝贵的销量反弹,截至目前同比增速约为5%,不但是2020年疫情以来车市表现最好的一年,而且销量也超越了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在车市量微增的同时,高端车型市占率则稳步扩大,从2022年的21%扩大至2023年的约23%(截至目前).50%——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逼近四成,且插混增长贡献率超过50%:中国新能源汽车(EV)在2023年持续高歌猛进,截至10月EV渗透率达到33%,显著高于去年同期的24.6%。最近几个月,月度EV渗透率甚至已经逼近40%!但与往年有所不同,插混(含增程)对EV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50%,首次超越纯电的贡献率,且远高于2021及2022年同期插混(含增程)的贡献率。
5家——技术进步一日千里,5家车企已落地城市智驾方案:自主品牌车企向来以高性价比著称于世。即便如此,头部中国车企技术升级的速度也已经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曾经只有极高价位的车型才可能拥有的配置,如电吸门、全车座椅带按摩通风及加热、副驾座椅老板键、多区空调、Nappa真皮内饰、矩阵式LED大灯、空气悬挂及CDC、双叉臂悬架等完全被“祛魅”了;对自主品牌的消费者而言,一度高高在上的配置都已经成为“基本操作”。即便那些在一年前还略带“科幻”色彩的智能化硬件及功能,如激光雷达、高速领航辅助等也稀松平常起来。甚至城市智驾方案也开始了批量落地。根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至少5家厂商在量产车上实现了城区领航辅助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而言,2023年堪称中国车企“降维打击”式创新开花结果的元年。由于中国车企的技术创新能力突出,其技术输入方的角色正在向技术输出方转变。中国汽车工业长久以来仰赖发达国家的技术输入,但这个情况今年发生了逆转。有两起大型跨国并购案标志着我国正逐渐从汽车技术的输入方转变为输出方。
5%——增收但不增利,中国车企利润尚不足全球汽车业总利润的5%:我们在之前上海车展文章中曾预期,虽然中国车市一派热闹,但“增收又增利”的企业仍属凤毛麟角。目前看来,全行业持续“失血”的情况尚未得到扭转,中国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热闹景象仍然建立在对车企盈利能力的严重消耗之上:虽然中国车市规模达到了全球汽车产业约三成,但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在全球汽车市场的“蛋糕”中分得的利润却不足5%。

刘双旺老师是汽车行业的认证咨询专家,曾服务于一汽、二汽、北汽、长安、长城、现代、福田、博士、伊顿、麦格纳和京东方等汽车行业优秀企业。垂询电话:1861160769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