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淘宝日记
文/石 文
写在前面的话:在我的朋友圈中,大多都喜好玉石古玩,无论是谁,每有所得,便会邀大家相聚,互相切磋琢磨,探究其真伪、历史、工艺、艺术、文化源渊等,以提高眼力,增长见识,加强素养,获益甚夥。真有点像明代周亮工为仙霞岭关庙所撰对联:拜斯人,便思学斯人,莫混帐磕了头去;入此山,须要出此山,当仔细扪着心来。在淘宝过程中,面对占99%假货和赝品的古玩市场,必有打眼或吃药,少有捡漏,其中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只有乐此不疲的人深有体味,但能乐在其中而乐,因乐天知命而乐,乐颠颠,乐悠悠,乐陶陶,乐而忘忧,快乐生活,才算真真懂得了淘宝的真谛。这就是我做淘宝日记系列的原因之所在。
淘宝日记﹙一﹚
--鉴镜
2009年3月6日一大早,便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J教授。我忙请客人入座,沏茶。J教授说:“我在书院门淘到一面铜镜,不知真伪,请先生给掌掌眼,断个代。”我接过一看,这面铜镜通体布满斑驳的五彩疙瘩锈。便回说,很开门,是个老物件无疑。他听了很高兴,求我作详细介绍。我便仔细观察揣摩一阵后
说,这面镜既具有西汉早期的平、薄、卷缘等特征,也具有西汉晚期的圆钮、连珠纹座、梳齿纹及字体等特征,由此可断定其时代应为西汉中期。结合字义,这面铜镜便可定名为:西汉中期昭明铭镜。其径长11.5㎝,圆钮,并蒂十二连珠纹钮座,内区为内向八连弧纹,连弧纹外为栉齿纹,外区为隶篆体铭文共23
图1.
西汉中期昭明铭镜

图2.
西汉中期昭明铭镜局部
字:“内清之以昭明,光而象夫日月,心忽而忠,然雍塞而不泄兮。”
铭文外亦为栉齿纹,素卷缘,镜体轻薄,镜面平,呈银灰色。需要说明的是,铜镜上的铭文最难识读,因为铭文中经常出现通假、减笔、错别、省偏旁和部首等字形,甚至掉字漏句的情况也常有,何况这面镜上的“昭明、象、忽、雍”
诸字已锈蚀得模糊不清,难免有误读之虞。但J教授已很满意了。
唐代骆宾王曾诗曰:“文物俄迁榭,英灵有盛衰”
,这可能是“文物”一词的最早出处。中国的铜镜文化,涵盖了古人生活的物质生产、仪礼制度、文化艺术、工艺技术、精神因素等所有领域,也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我们面对千年古镜,面对沧桑变化规律,又该作何深思!
记于凤鸣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