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可以说是家人共同娱乐的时刻;问题是,有的家庭因为大人、小孩选择不同频道而时起咀龉;有的是爷爷奶奶开太大声而让孩童无法静心念书。
也有的家庭是因为没有建立看电视的游戏规则,使得小朋友随手拿起遥控器,要怎么转就怎么转;要看多久就看多久,不知不觉变成了不服管教的“电视儿童”。
大人需要一致性
在我们家也曾经发生因为没有制订看电视的游戏规则,导致两个孙子看电视超时,或是看到不合适的频道。若大人忙碌,胡乱塞个遥控器给孩子,这时往往会看到一个眼睛紧盯着电视屏幕,身体越坐越滑溜下去,同时手上抓着零食,嘴巴咬个不停的儿童。
这真是我们想教出来的小孩吗?
我们当然渴望教出知书达礼又识多见广的孩子,而不是吸收过多信息垃圾、不知节制的小孩。
目前小学三年级的大孙子和小学一年级的小孙子,从当初为了选择那一台节目而争执不休,到后来才逐渐学到讨论、沟通,共同做决定。
有一回,小孙子看到哥哥就是不听他的意见径自看着动物频道,他立刻跳出沙发椅,然后怒气冲冲,大哭大叫地说:“好啦!那我不要看好啦!”
我看到他冲进房间,又把门重重甩上,我知道他心中有很多的愤怒和委屈,但是问题不能用这种方式解决的啊!
于是,我进到房内,等他哭得差不多,然后告诉他:“你离开现场等于宣布放弃了,如果回到客厅你才还有机会。”
“好啦!好啦!”一骨碌地,小孙子这回是跳出大床,然后一边大声地说,一边跑向客厅,只听见他说:“我要看米老鼠,轮到我了。”
看到弟弟理直气壮地冲着来,这时,哥哥自知理亏、愿意让步,两个人就回到儿童频道,客厅也恢复了有趣的、欢乐的气氛。
游戏规则要具体
孩子们看电视时,需要具体的游戏规则。在我们家,经过大人商量后,有如下方式:
一、时间上:为了保护眼睛,也为配合其它作息,一次只能看30分钟电视。
二、内容上:由于两位孙子仍在学童阶段,因此以儿童频道为主,有时也看知识性、科技性的电视节目。
三、陪伴上:由于小朋友在道德判断或善恶认定上不免有模糊的地带,因此,多数时候一定有大人在旁陪伴。
四、监督上:全家大人至少有一人是注意小朋友看电视的时间起迄点,并且在需要外出时,交待下一位大人。
以上这样做不是把小朋友盯得紧紧的,主要是不要让小朋友养成坏习惯,漫无目标地看下去。
万一家中的孩子已经胡乱看电视,那么,我建议可以找个对的时机点,重新订定游戏规则,例如:新学期的开始,生日的隔一天开始,或搬家后的第一天开始……
总是让小朋友在新的开始配合新的游戏规则,同时家中大人要事先取得协调,大家一致严守孩子看电视(大一点时则是玩计算机)的底限。
电视祖孙情
我很喜欢陪伴小朋友看电视,有时候卡通里米奇、小飞侠彼得潘、唐老鸭的逗趣表现,他们兄弟俩会相视一笑,下一秒眼神都飘向我,我也觉得好玩,立刻回敬“默契眼神”,三个人不用语言,就是被剧情打动而有互相心领神会,嘴角向上弯的情景。
我建议大人们,不论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不要习惯上只会对小朋友喊着:“关电视,你们不要成天只会看电视……”
其实,只要亲子一起收看电视节目,利用这些跨世代的卡通人物,也是可以找回童年的记忆,同时和小朋友建立共同话题,有更深层的情感交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