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儿子总是说谎话,而且动不动就掉眼泪?”一位忧愁满面,而且声调拔高的妈妈在演说会场问我。
我半开玩笑,同时也希望她尽速改善和儿子的关系,因此对她说:“妈妈,不要说你儿子啦!就是我看到、听到你这样的表情和语词,早也吓得不敢吭气了。”
随即我教她如何改善自己的面容和沟通技巧。
另一位爸爸,他说:“从下班接手女儿的照顾,她总是吃饭一个多钟头,写功课要两个钟头,做这些事有这么困难吗?我快被逼疯了,可是我一大声起来,她就默默掉眼泪,弄得我骂也不是,打也不是……”
随即,我教他“吃饭30分钟,吃不完随即收走”,以及“7岁女儿写功课,乐趣要多于催促,才能创造学习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大人不能在疲累的时候教导孩子,那会因为身心状况不佳而对孩子失去耐心,必要时和太太轮流陪伴孩子。”
这位爸爸是公家机关的员工,看起来就是认真而踏实,然而照顾女儿这件事却让他挫折感极深。
当时,我还问他:“你知道一个大人单独照顾一个孩子,多少小时是一个极限吗?”
这位爸爸摇摇头说:“我不知道!”
“3小时,这是指照顾动作慢吞吞又不懂事的小朋友;若是带小朋友吃喝玩乐,那就另当别论。这是我的经验,只是提供你参考。”我好心好意地和他分享。
“难怪……,好!我会和老婆重新规划时间和方式。”这位爸爸终于知道了关键所在。
大人欺负小孩?
其实,我们这些大人都是心存善意,想要好好教养孩子,栽培他们。可是有时候细细思量起来,我们竟然做了“欺负小朋友”的事。
先不以新闻报导虐童案例为标准来说,我想说的是──明明我们很爱自己的孩子,可是为什么有时候竟然脸色乍变、嗓门放大、还可能大手举高,准备挥打下去……
这样的画面、这样的动作对一个初尝人生百味的小朋友,他们堪受得了吗?
我们绝不能过度溺爱孩子,我们绝不能让孩子牵着鼻子走,这个底限我们都懂,可是若在孩子眼前愁容满面,或暴跳如雷,这样又是正确的吗?
有一天,一位用心成长的妈妈告诉我──她是如此彻底改掉对孩子唠唠叨叨、东骂西骂的习惯。
她说:“那一天,我正在骂第二个儿子还不赶快去写功课?结果14岁饱读经书的大儿子靠过来,大儿子说:‘你一个40岁的女人为什么一直在欺负一个10岁的小孩啊?’”
接着,这位妈妈就对大儿子说:“玉不琢不成器啊!”
大儿子双手放在背部,一边踱步,一边深思地说:“明明是一个很好的器,都快被你磨坏了啊!”
讲到这里,妈妈说她彷佛遇见一位“大师级”的生涯贵人,当下,立刻彻悟自己的“不当管教”,从那天开始,她绝对运用“正面语词”和“正面引导”,来和两个儿子互动了,不再让孩子痛苦掉泪了。
小朋友的眼泪
有一回,皮爷拿着卫生纸帮皮弟擦拭眼眶边的泪水,动作关怀而体贴。
我好奇地问他:“你在做什么?”
我好奇是因为──小朋友掉眼泪不是很正常的事吗?那一个人不曾在成长过程中掉过眼泪?而且,自己的眼泪自己擦,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吗?
不料,皮爷的回应,让我心头一震。
他说:“帮小朋友擦眼泪,是让他知道他不孤单的;帮小朋友擦眼泪,是为了让他再生力量来面对各种挑战。”
哇──这句话太棒了。
想想看,我们从小成长过程里,有谁管过你的眼泪,是不是因为不小心,被爸妈“欺负”了?还是,因为内心压抑了许多误会和恐惧?
我们甚至担心大人说:“你不准哭,有什么好哭的?”
所以,“眼泪”一向在大人眼中是脆弱的,是胆小的,是无助的,如今,在皮爷的认定里,小朋友的眼泪原来是有意义的,是需要被关心的,是需要被支持的,剎那间,我有了恍然大悟的体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