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绪解读  创造幸福

(2009-07-10 14:45:59)
标签:

情绪

成长

杂谈

分类: 心得随笔

情绪解读 <wbr> <wbr>创造幸福

  一位下了班到家的男士,常怨怪老婆:“都是你把小孩教坏了,怎么我一回到家,他们就躲得远远的。”

  “谁叫你每天摆个扑克脸,孩子谁敢靠近?”老婆不甘示弱地反击。

  结果,夫妻你来我往地唇枪舌战,双方偶而因讲话占上风而洋洋得意,然而这个家庭里真正的问题焦点却被模糊了。

  如果男士回到家之前,已经把工作上的压力暂时排除在屋外,他愿意把自己最好的脸色、最好的关心带回家中,相信这个家庭气氛会缓和许多。

  有一回,一位十二岁小男孩私下告诉我:“我妈妈的脸色很难看。”站在五步路远的妈妈正好转过脸来,小男孩和我同时看到了一张严肃、带着无奈的脸庞。

  我决定要协助这对母子化解相处上的障碍,首先,从“情绪解读”做起。

  我问妈妈:“你很希望儿子听话不要太晚回家,对不对?”

  妈妈很自然地点点头。

  我又问一句:“你是不是常觉得儿子响应你的时候,眼睛都往下看?”

  “对,老师你说对了,我每次都纠正他。”

  “如果妳脸色再调整一下,多一点鼓励、多一点笑容,效果会不一样哦!”

  这位妈妈终于弄懂儿子为什么常躲着她,原来她的“脸上表情”阻挡了儿子靠近,原来儿子解读到妈妈的情绪是:“你不乖、你不懂、你很差劲!”,这使得儿子越跑越远了。

  不论企业公司员工或家庭成员,大家都需要针对“情绪解读”下一番工夫,才能快速消除误会,加强沟通效果。

  正确的“情绪解读”,有利于人际关系的良性循环。也就是甲方(我们)和乙方(对方)之间,甲方要释出正确的情绪符号,让乙方感受到的是安全的、放松的、可靠的讯息,那么这个关系就是在正面交流。

  万一,甲方明明想表达的是关心的、支持的讯息,可是因为从小的情绪表达模式是封闭的、是有所保留的,致使乙方收到的讯息不足,甚至是错误的,那么,就会产生相处上的误会。

  “情绪解读”过程中,也不全然是甲方的责任,如果有一天,我们是站在乙方的立场,发现甲方的表达(包括表情、动作、感觉、语词等)莫名其妙,甚至是不可理喻,我们最好在被激怒之前,或想打退堂鼓之前,不妨勇敢地问对方:“你的意思是……”

  多一点勇气、多一层关心、多一次互动,有时会看到“情绪解读”后的真相,你可能看到“张牙舞爪”背后的“脆弱无助”,你可能了解到“垂头丧气”背后的“渴望求助”。

  当然,你也可能看到“虚情假意”背后的“人生陷阱”。在奥斯卡最佳影片“贫民百万富翁”里就有一幕精彩紧张的片段。当男主角印度男孩杰默过五关斩六将,到了最后一题的选择题时,录像因广告时间而中断,这时主持人和杰默先后进厕所小便,就在要离开厕所之际,主持人在厕所玻璃镜面上,以食指画出了“B”的字形,然后笑笑地默默离去。

  杰默当然看到了,但是他很挣扎,要不要相信主持人?主持人真的会帮助他夺得冠军赛吗?

  银幕上,我们看到杰默正在冷静沉思,其实,这就是他心中正在做“情绪解读”,从参加节目竞赛以来,主持人一直是支持他?还是排斥他?对于一个一直排斥他的人,有可能在最后助他一臂之力来得胜吗?

  当“情绪解读”终于做出正确判断时,杰默选择了“D”,一个和主持人提供相反的答案……。

  刹时,铃声大作。

  杰默赢了,杰默做出自己要的正确答案。

  印度此时,电视机前的观众都欢欣鼓舞,祝贺这一夕之间脱贫的大男孩。

  而奸技不得逞的主持人,虽然在摄影机拍摄之下是笑容满面,连声恭禧,其实,看得出来——眼神的失落、表情的僵硬……

  “情绪解读”是一门很有趣、很值得学习的成长功课,对家人、对同事、对客户,我们都需要这个新时代的人际进阶课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