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2022-03-29 15:01:27)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去年九月随北京古迹群到山西临汾盆地附近访古,八日刷保百十项,第十四篇记录宁武万佛洞,是第一天行程中的目标,因为前面记录过永济万固寺,与本篇宁武万佛洞有直接的关联,这个关联就是妙峰禅师,明代末期佛教著名四大高僧之一。妙峰禅师被誉为佛门鲁班,在明代的工程营造上有极高的信誉,而宁武万佛洞是妙峰禅师的启蒙作品,也是他一生众多建筑工程中唯一的石窟项目,代表大师把热衷的佛教华严宗题材用石窟艺术表达的试验,石窟本身并没有出彩的地方,仅仅是用石窟的形式展示大木构殿堂的内容,用石材以达到万年永固的营造初心。石窟窟门的设计完全仿造窑洞式木门窗的结构,窑洞式劵拱建筑是大师一生追求的绝活,用石材表达木质的特性,比如在门扇顶部开天窗给室内照明,门楣处巨大“万佛洞”的石质匾额,加上顶部双龙图案仿木质匾额的衬托,但同时又石质建筑特有的特性,比如在仿木门两侧门扇位置做出对称摩崖碑的设计,这是真木门根本无法表达的石质特性,这些精心设计的元素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所以,宁武万佛洞窟门的设计是亮点,也是整个石窟群最吸睛的景观,加上具有悬空寺的地理位置的加持,让一座明代比较偏远的普通石窟,成为访古爱好者追逐的目标。非常可惜,我们再也无法见到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的妙法庄严真实景观(已毁),石窟内现在保存的壁画的清代的水陆画,原造像群也毁了,宗教意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所以这里未列入国保,属于山西省省保文物,因为有妙峰禅师的手笔而专篇记录一下。

1窟门两侧的摩崖碑,摩崖碑上的诗词应该是妙峰禅师的亲笔手迹,此时大师处于开启佛教建筑营造事业的的初始阶段,本人在宁武芦芽山闭关修行华严宗,并依据太后旨意建造芦芽山华严寺(已毁),之后回永济万固寺重建砌体建筑群(见上篇文章),在此时发现了朝阳洞(道教),并在朝阳洞旁边修建了万佛洞,展示自己闭关修行华严宗的心得,而万佛寺窟门两侧的摩崖碑上的诗刻,正是妙峰禅师的思想表露,左右摩崖碑摘抄如下(参看寺庙客和西山老闫的博客文章),左侧《洞顶华藏海 本自虚融绝等伦圆充圆偏彻安尘飞埃列嶂环华藏秉识陶形显法身妙旨音入溪间水真如相睹碧云鳞思虚性海浑世际具眼何劳动口蜃。落款有六排小字,阐述诗的缘由。右侧《万佛洞》 岩龛天设,自升霹霄壤,浑然一法体,妙相圆充碧鄣间,灵光深隐丹崖裹,施能工运奇指,鋻出慈容无数,已识得白毫,处处彰乾坤,何所不如此。落款:明万历丁酉仲春妙峰福祭,清晰表达了时间(1597年)和妙峰禅师的签名,其文物价值的真实体现。可惜,我们无法看到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海的原始模样,主尊造像群无存,四壁小佛头像和天花藻井保存下来,最重要的墙壁被覆盖上清代壁画,明代的艺术表现力太差,民间范儿藻井浮雕,石窟本身看不到任何亮点,妙峰禅师想表达的华藏海体系成为永远的迷。

2万佛洞的描述,万佛洞位于宁越山万仞绝壁之中部,地势险要。宁越山系芦芽山的支脉,紧傍汾河,面水依山是石窟最经典的地理位置。而万仞绝壁也是难得的自然奇景,在大自然之鬼斧神工之下修建万佛洞,占尽天时地利。在万佛洞登高望远,依稀可见宁化古城,又占人和之利,万佛洞选址优势依然可见。 据宁武县志记载,万佛洞始建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系人工依山崖开凿岩石而成,当年开工,历时数载,于万历二十二年粉妆完毕。而万佛洞结构比较简单,约12×10米的面积,中间有两根巨大的立柱支撑,把石柱装饰成仿木构的殿堂支柱,起到中心柱的功能。依据妙峰禅师终生的追求目标,石窟内应该是华严经为主题的供奉体系,现存石窟内遗存是清代重装的效果,最显著的山墙两壁上是清代水陆壁画,约30平米,技法呆滞;而四壁上大面积20厘米的小佛头像,包括石柱上小佛头,窟顶天花八卦藻井的图案是开凿时期的浅浮雕,颜色可能是清代重描,藻井中心八卦造型和四角“华藏世界”的字迹反映了当时佛教美术的特点,几组双龙和龙凤图案有点意思,我不太明白道教八卦图案在佛教中的宗教含义,从北凉石塔中就有这种组合,可以理解为佛教刚进入中国与本土教的融合,佛教成功本土化之后,又出现与八卦图案的结合,可能代表元代之后的佛教密教变化,在藏传佛教和中原一些佛教塔上都有八卦的符号浮雕,上篇的铁佛寺塔,山东灵岩寺塔群都有实物,另外万佛洞门口楹联落款是松鹤道人,体现佛道的融合趋势,这些图案是不是原始设计不得而知,总之四壁遗存上万个小佛头没有主尊造像体系的烘托失去万佛朝宗气势,现场搞得灰头土脸,可以比较临县义居寺万佛洞新妆銮的效果,两个石窟非常类似,明代所流行的华严经石窟样式,顶部仿木构平棊样式也差不多。相比较平面绘画藻井,我更喜欢旁边朝阳洞的立体藻井。

3朝阳洞的描述,朝阳洞现在是道教石窟,现场介绍供奉是“三王六神”,我猜测可能是“三清六御”,道教最高层的神仙组合。依据朝阳洞的石碑,道教石窟的开凿时间早于万佛洞,明显是妙峰禅师依据皇家朝廷势力抢了道教的地盘,好在双方互惠互利,达成共存的效果。万佛洞八卦藻井借用朝阳洞八卦藻井的形式,这个时期这种藻井很流行,应该是佛教石窟用的比较为多,朝阳洞藻井图案,八卦符号之外有佛塔和僧人,可能都当时佛道融合的结果,义居寺(国六)万佛洞也有类似天花图案。朝阳洞比较小,窟内没有支柱,约5米见方,藻井结构特殊,立体八卦藻井每层有不同的含义,值得关注。关于朝阳洞的始建始建不详,有碑《重建朝阳洞记》记载,1436年明正统年就发现该洞破败,1493年扩建朝阳洞,增高加大尺寸,并新增加八卦藻井,石碑落款是“进堦大中大夫致九江府仕前监察御史漳源申纲撰,旨大明正德七年岁次壬申季丹上旬吉旦之辰信士吉宏书”,1512年,这些时间点都比万佛洞早很多,起码100多年,可见此处宗教之地的时间无法追溯,朝阳洞是正主,万佛洞是后来居上,反客为主,佛道互融皆大欢喜。关于朝阳洞八卦藻井的样式,野娃老师在静乐野石窟中发现有同样的造型,与这里相隔不远,可以对比研究,网友那蓝也发来陕西某处石窟的八卦藻井,万变不离其宗,这种八卦藻井代表某时代的美术特征。

4、妙峰禅师的故事,万佛洞清代石碑记录了妙峰禅师的故事,可以说,破败的万佛洞记载着妙峰禅师的丰功伟绩,万佛洞是大师经营芦芽山华严寺的意外之笔,而曾经主营业务宏大的芦芽山华严寺早已万事皆空,什么也没留下,反而在万佛洞的诗刻中留下华严寺和七层铁塔的痕迹,万佛洞没有辜负大师的本意。光绪六年石碑记载“万佛洞连接芦芽山之势近依汾水之脉询一郡之胜境四方之奇观也尝闻万佛以灵光湛寂兴休圆明开三乘慈济于人演六度于品德夫洞者五台山显通寺师讳福登别号妙峰山西平阳人姓续氏师生七岁值岁怙恃俱失十二出家十八至蒲州即东山万固寺师影中条山栖岩寺修兰若金颠闭关日夜鹄立三年大有发悟食精三年修不语禅三年即以宗师印心深入唯心之旨师就芦芽山圆蒲游此见其壁千仞一平如掌师喜之乃凿为洞深广高不各三丈五尺顶雕菩藏世界十方佛刹万佛菩萨像工竣遂成一大道场游至五台山造铜殿于显通寺圣天子圣母诸王为檀越凡所营建法施应念云涌般足所至遂成实坊果何缘而能致耶苟非心游法界图融性海所流不思议力而能若此也师终身胁不至席万历壬子年腊月十九日端然而归西建塔于显通寺之西耳此洞建修于大明年间......”,未设标点符号,这是寺庙客大哥文章摘抄,我勉强读懂,这是当地人对妙峰禅师的认知,通过石碑文字继续流传。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宁武万佛洞,妙峰禅师设计的华藏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