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在凉爽的雨中渡过了,回味我1986年7月7、8、9三天高考所受的“烤试”,感觉现在党和国家真是在为考生着想,避开7月流火的夏天,把多年以来7月的高考时间改为6月7、8两天,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1986年是我们地区推行高考前先进行预选的最后一年。那时,可能是为了达到较高升学率的目的,每年的五月份先进行一次由地区组织的预选考试,以此确定当年考生能否有参加当年高考的资格。当时我们学校是乡中学,高三有四个班,共
280人左右。理科两个班:一个复习班,一个应届班。文科也是两个班:一个复习班,一个应届班。我由于理科不好,上了文科班。根据往年惯例,应届生考上大学的希望不大,学校对应届班的重视程度也没有对复习班的高。也许是因为我是应届生的缘故吧,高考那年一点压力都没有。别人都在没明没夜地读啊、背啊、算啊,我却一点紧张度都没有,照常是日出而读,随学校熄灯而息,隔三差五地跑回家解解馋(我家离学校五里地,回家很方便)。但出乎意料的是,那年我居然成为我们班70多人预选上、有资格参加高考的7个人之一。
预选之后,我们班7个人插入复习班,和他们一起强化训练。看到他们的学习劲头我自愧不如。
1986年7月6日上午,我们到信师集合,因为这里离我们的考点信师附小很近。晚上就住在信师的学生宿舍里。那年天气出奇的热,蚊子也感觉特别的多。我们的老校长和带队老师时刻关注着我们的健康,叮嘱我们不要因为天热随便吃生冷的东西、喝生水等,还给我们每个人预备了人丹,让我们吃以清热解毒。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校长满头大汗地跑前跑后,我很感动……
原以为高考题一定很难很难,谁想等高考试卷一发到手,竞没有平时的考试题难。于是放松了紧绷得弦。结果由于大意而失了荆州!就连拿手的数学都考砸了锅。满分120分,我竟考了95分,好几个同学都考了118分以上,全班数学平均成绩是96分,竟然还不到平均数!现在想起来还后悔不已。
参加完高考,自我感觉考得不理想,暑假就到学校复读去了。
有一天晚自习,我正在教室里做作业,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说:“你的录取通知书来了,是河南省计划统计学校。以你的实力至少也应该考个大专以上。鉴于你的基础好,我们建议你复读一年,明年肯定考个重点不成问题。你回家和家长商量商量。”拿到录取通知书没有丝毫的高兴,心里充满了无名的惆怅。
第二天,我把通知书拿回家给父母看,并把老师的话告诉了他们。父母见我考上了,非常高兴。但见我不是太开心,就说:“不管是啥学,只要考上就好了,就可以吃国家的饭了。咱家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你既然考上了,就去上。再说你明年万一考不上咋办?咱这儿也不是没有这样的例子,一年比一年考的差,后悔来不及呢。”
能有今天真感谢父母当年的正确决策。两年后,幸运地分配到我所在县的机关工作。我那些第二年考上本科的同学毕业时就业好难啊。
由于当时机关大学生聊聊无几,我就有了可大展身手的机会、施展才华的舞台,自己所做出的成绩也得到了领导和大家的认可。
现在回味1986年高考,心中不免充满几多惆怅、几多欣慰,自相矛盾。知足常乐,快乐就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