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中较有现实意义的价值观

(2009-09-13 22:36:26)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笔记

  有论坛专题讨论儒学思想价值观,可是一时找不到尚有价值的价值观。我浏览了一下《论语》,认为以下11条较有现实意义:

 

1、论语2.12 子曰:“君子不器。”
  意思是不要束缚自己。李零先生认为:器,是用来载物的。我们追求的是物,而不是载物的器。吃的是饭,不是饭碗。(见《丧家狗》第79页)
  我们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学问,都不要忘记自己是自由的。没有必要拿什么东西来套住自己,好象偏离一步就是世界末日。很多博主有这个倾向,包括我自己。

2、论语3.19 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权、责、利的对等,缺一不可。孟子从这条发展出了反面的规则:君不使臣以礼,臣就不事君以忠。孟子8.3孟子告齐宣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讎。”

3、论语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对社会、对自己负责。不要担心自己没有立足之地,而要反省自己为什么可以立足;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很好地表达自己。我们很多博友总是报怨别人看不懂自己的话,不理解自己的意思,总是说:你去看一下我的某某博文就明白了。

4、论语5.12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自由、平等和权利的初步概念。虽然孔子认为子贡还做不到,可是听上去孔子还是认可这个观念的。我不想别人加在我身上的,我也不会加在别人身上。

5、论语5.20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实干家不能瞻前顾后。孔子认为三思而后行太多余了,说想二遍就够了。如果老是担心犯错、失败,那就什么事都做不成。

 

6、论语9.4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简直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翻版。孔子力求不犯四个错误:凭空猜测,武断、绝对,固执,主观。虽然实践起来很难,但是说明孔子已经知道需要客地发思考问题。

7、论语12.1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强调正派的重要性。虽然孔子所强调的可能只是执政者个人的品行端正,而不是公正、正义,但是能够以端正、正派来要求执政者,仍然非常了不起。

8、论语13.30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如果让未经训练的老百姓去打仗,等于让他们送死。孔子站在老百姓的立场,对君主的不仁、不善提出批评。

9、论语15.30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有错不改,才是最大的错误。这是常人最难做到的事情,往往知道自己错了,却不承认,更不改正。

10、论语15.36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吾爱吾师,当吾更爱真理。

11、论语17.2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不管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人性本来是差不多的,只是后来的遭遇、修习不同而使性格发生很大的差异。孔子不探讨人性的善或恶,这是很高明的。

  找出这11条,虽然不多,但放在今天,仍可以作为我们的价值观,而没有明显的毛病。至于孟子、荀子及其后儒学,应该可以引出更多的一些价值来作为我们的参考。

 

后面的是再补充的部分:

12、论语15.24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恕:如心为恕,是将心比心的意思(见李零《丧家狗(附录)》第57页)。孔子这里对恕的解释,蕴含了人际关系的对等原则。这是孔子对论语5.12中子贡的说法的肯定。也有可能,子贡的说法是复述老师这里的教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