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较有现实意义的价值观
(2009-09-13 22:36:26)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笔记 |
1、论语2.12
意思是不要束缚自己。李零先生认为:器,是用来载物的。我们追求的是物,而不是载物的器。吃的是饭,不是饭碗。(见《丧家狗》第79页)
我们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学问,都不要忘记自己是自由的。没有必要拿什么东西来套住自己,好象偏离一步就是世界末日。很多博主有这个倾向,包括我自己。
2、论语3.19 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权、责、利的对等,缺一不可。孟子从这条发展出了反面的规则:君不使臣以礼,臣就不事君以忠。孟子8.3孟子告齐宣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讎。”
3、论语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4、论语5.12
5、论语5.20
6、论语9.4
7、论语12.17
8、论语13.30
9、论语15.30
10、论语15.36
吾爱吾师,当吾更爱真理。
11、论语17.2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不管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人性本来是差不多的,只是后来的遭遇、修习不同而使性格发生很大的差异。孔子不探讨人性的善或恶,这是很高明的。
找出这11条,虽然不多,但放在今天,仍可以作为我们的价值观,而没有明显的毛病。至于孟子、荀子及其后儒学,应该可以引出更多的一些价值来作为我们的参考。
后面的是再补充的部分:
12、论语15.24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