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妇健康烹饪准则/食品指南/孔令琛
(2010-01-08 15:55:06)
标签:
饮食养生植物油猴子孔令琛美国杂谈 |
当家人都说还是家中的饭最香、吃着最舒服时,家中掌勺“大厨”们肩上的担子也就更重了。既要确保烹饪的菜可口,还要注意家人的身体健康。实际上,家庭“煮”妇的饮食观念、烹饪方式都对家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不仅要确保饭菜美味可口,让家人吃饱、吃好,还要让家人吃出健康、远离疾病。
但是,大多数“煮”妇们的厨房手艺,要么是跟上一辈学,要么自学成才,很多方式和方法都是错误的,尽管选的蔬菜和肉类没有问题,但错误的烹饪方式依然无法给家人健康。所以,关心家人的“煮”妇们,除了知道怎样做出美味,还应该懂得健康烹饪准则。
最常犯的5大错误
错误1:临时准备大蒜。很多人习惯炒菜前临时准备大蒜,但美国癌症研究协会营养学研究小组组长约翰·米尔纳博士说:“把大蒜拍碎、切片,放上至少10分钟后再烹饪。拍碎大蒜可引发一种酶的化学反应,释放一种能抗癌的化合物;放上10分钟再烹饪,就是要让这种化合物有充足的时间全部形成。”
错误2:少用调料。口味清淡正在成为现代人的饮食追求,但不少主妇却因此走入了误区,以为尽量减少调料和香料才能确保清淡。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不增加食用油和食盐的情况下,多用一些植物调料和香料,这样不仅能起到调味的作用,还能保护人们免受食物中毒之害。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对20种常见调料所做的抗菌(包括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等)试验发现,丁香、肉桂都具有很强的抗菌能力。发表在美国《农业和食品化学》杂志的另外一项研究成果称,迷迭香、百里香、肉豆蔻和月桂树叶也富含抗氧化剂。每次烹饪多加半匙调料,既安全又健康。
错误3:给蔬果多剥几层皮。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为了避免将蔬果的农药残留“吃”进肚子,很多人采取的方式是尽可能多的剥皮。而发表在美国《营养研究》杂志的研究发现,多数水果表皮中进行的抗氧化活动比水果果肉中进行的要高出2-27倍。营养学家建议,土豆和胡萝卜的皮只要轻轻刮掉一层就够了。如果有些果蔬必须剥皮才能入口,去掉尽可能薄的一层皮就可以。
错误4:有些食物该洗不洗。吃李子或草莓的时候,人们都先清洗一下。但吃香蕉、桔子或芒果的时候,很少有人放水冲洗。清洗剥皮吃的食物听起来有些奇怪,但停留在食物表面的有害细菌可能沾染到手上,切开水果时甚至侵入水果内部。手拿剥皮水果前用肥皂或温水洗手至少20秒,可有效防止细菌蔓延。
错误5:食物搭配不当,营养减半。很多人感到浑身乏力、整天没精打采,才想到给身体补铁。补铁应注意不同食物间的科学搭配,吃豆类和绿叶食物时,同时吃一些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如辣椒、土豆、草莓等,以增加铁的吸收率。相反,吃饭时喝茶或咖啡,最多可抑制人体对60%的铁的吸收。没有吃完饭,最好不要喝茶和咖啡。
易犯的烹饪3大忌
禁忌1:“宁多勿少”。
大多数家庭主妇在做饭时总是担心饭不够吃,饿着家人,因此有“宁可多做半锅,不能少做一碗”的想法,很少考虑晚餐吃的太饱很容易诱发一些疾病的问题。事实上,古今中外各种延年益寿办法不下几百种,却大都是无效或收效甚微的,而真正公认最有效的能够延年益寿的办法就一种,即“低热量膳食”,也就是七八分饱。正如保健专家洪昭光说的:日行八千步,夜眠八小时、三餐八分饱、一天八杯水。其中三餐八分饱就是提醒人们不能吃的太多。
这一观点很多科学家认同。美国科学家就曾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们找来200只年龄、体重相似,性别相同的健康猴子,100只猴子每天任其吃饱,另外100只猴子每天定量供应,只让它们吃到七八分饱。经过一段时间后,随便敞开吃饱的100只猴子竟然先后死了50只;而另外100只七八分饱的猴子,个个苗条、健康,精神好的多,也很少生病。每日只吃七八分饱的100只猴子一共养了10年,才死了12只。观察到最后,证明所有“高寿”的猴子都是来自只吃七八分饱的这一试验群。
可见七八分饱确实很重要,中医有句老话: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
“煮”妇准则:学会严格控制家人的饭量。
一般情况下,家人在吃饭的时候往往不经意间就已经吃饱或者是吃过量了,很难控制。这就需要在做饭的时候就进行控制,当然这个过程不能实施的太快,要慢慢减,例如第一周将家人的主食量减去一成,家人适应之后再减一成。由于饭做得少了,既能让家人感觉饭菜非常香美,同时也能让家人更加健康,何乐而不为呢?另外,如果家人在饭后仍然觉得很饿,想吃东西,可以在吃晚饭半小时后补充一点水果。
禁忌2:“好厨师 一把盐”。
自家做的饭总是比不上餐馆菜肴的味道浓厚,为了让家人吃得味道更鲜美,很多家庭主妇一向存在“咸则鲜”、“好厨师一把盐”、“菜咸好下饭”的观念,渐渐使家人越来越喜欢吃较咸的食品,俗称“口重”。然而,长期摄入大量的盐对健康的影响和危害非常大,不仅诱发高血压,还可能引发胃炎、消化性溃疡、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另外,食盐过量还是导致骨质疏松的罪魁祸首。因为肾脏每天将过多的钠随尿液排到体外,每排泄1000毫克的钠,同时损耗大约26毫克的钙。所以人体需要排掉的钠越多,钙的消耗也就越大,最终必然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
随着人们对饮食、健康的重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庭主妇们知道了高盐饮食的害处,做菜时也小心翼翼地控制盐的放入量。但要想做出低盐的健康饮食,仅靠少放盐还不够,还要警惕那些含盐量高的食品,如各类咸菜、火腿、香肠、皮蛋、酱油、味精、腐乳、果脯、牛肉干、鱼干、炒货、腊肉、酱卤制品等。此外,平时喜欢吃高盐的零食、小吃等,这些不起眼的食物也是盐摄入量上升的主要原因。
“煮”妇准则:巧妙“降”盐。
对于“口重”的家庭主妇来说,突然降低食物中的盐可能不太习惯,可以尝试利用以下几种不加盐或少加盐的方法让食物变得可口:
1、利用油香味。葱、姜、蒜等经食用油爆香后所产生的油香味,可增加食物的可口性。
2、利用酸味。使用白醋、柠檬、苹果、柚子、橘子、番茄等各种酸味食物增加菜肴的味道。
3、利用糖醋调味。可增添食物甜酸的风味,刺激食欲,相对减少对咸味的需求。
4、采用保持食物原味的烹调方法。如蒸、炖等,有助于保持食物原有的香味。
5、可用中药材与香辛料调味。使用当归、枸杞、川芎、红枣、黑枣、肉桂、五香、八角、花椒等香辛料添加风味。
6、多吃水果沙拉、蔬菜沙拉等。不仅可以不用盐,还可补钾,对身体大有好处。
禁忌3:“迷信”植物油。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动物脂肪的危害,所以家庭主妇们开始注意少使用动物脂肪、尽量避免摄入肥肉。这一观点本身是没错的,错误的是,很多人认为植物油有益健康,可以多多益善。结果为了使菜肴味道更香,炒菜用烹调油的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增加的趋势。
用植物油作为烹调油虽然比用动物油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植物油的热量一样是非常高的,100克植物油的热量高达900卡,而100克猪肉的热量才395卡。过高热量摄入明显增加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发生的危险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人每天烹调油的摄入量只有25克。目前城乡居民的实际平均摄入量已经达到了41克,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甚至更高。
另外,植物油中虽然含有大量的亚油酸,它有助于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但植物油是不饱和脂肪,如果吃得过多,容易在人体内形成过氧化酯。这种物质积存在体内,能引起脑血栓和心肌梗塞等疾病,甚至可能诱发癌症。
“煮”妇准则:克制用油。
虽然植物食用油能够促进食物更加美味,但是在健康与口感难以统一的情况下,多数时候仍应当克制自己。建议家庭主妇们选择更健康的烹调方式,比如炖、煮、清蒸、凉拌等少油方式。可以试试在每餐中只做一个炒菜,配以一个炖煮菜和一个凉拌菜。相信低油的饮食一定让您的家人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