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yooan.net/news/edit/uploadfile/20108//Fl201008101535548545.jpg
上海威乾视频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盛斌
从出国深造到留在上海,
从技术岗位到转行销售,
从安稳上班到冒险创业,
从贸易服务到涉足产品,
从积累发展到引入投资,
盛斌,这个1995年大学毕业时还处在方徨与迷茫中的穷学生,现在已经成为上海威乾视频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乾数字)总经理。十五年的时间里,五个正确的选择,使他走出了一条向上的人生路。
$$分页$$
留在上海
1991年9月,盛斌进入复旦大学。
在学校的日子里,盛斌勤奋刻苦地学习,想着毕业时能够考上加州州立大学,并拿到奖学金,这样他就不再为出国留学的学费担心了。在上海度过了四年美好青春时光,毕业的时候,盛斌以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的身份获得了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每年需要个人支付两万美元左右的花费,这对于当时家境还不富裕的盛斌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盛斌面临着步入社会的第一个人生选择:是回江西老家等待分配工作还是留在上海争取出国深造的机会?盛斌没有过多考虑就决定留在上海一边工作,一边申请下一年的奖学金,以抓住出国深造的机会。
最初,盛斌在一家香港半导体公司的上海办事处找了一个技术工作,复旦大学半导体物理专业毕业的他从事这份工作轻车熟路,很快上手。工作的同时,他还在做着申请出国留学奖学金的准备,一切似乎都在按照设想的路径在走。然而半年后,盛斌突然决定放弃出国留学的打算,并从技术岗位跳槽到另一家公司从事销售工作,他决定留在上海奋斗!
可以猜想,在香港公司的工作期间一定有什么事情或因素促使盛斌做出决定:留在上海,放弃出国的想法,转行做充满挑战性质的销售工作。但具体是什么原因让盛斌做出这一决定,或许现在就连他自己也无法说得清楚清楚,不过盛斌知道他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一个选择。
“当时流行出国热,我们班有一半的同学出国了,留在上海的没有几个。现在来看,留在上海要比到国外的机会大的多。出国的同学有在科研机构从事研究的,也有在一些高科技公司任职的,自己创业的没有。只有两个留在上海的同学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2010年7月23日下午,盛斌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对十五年前留在上海的选择再次进行了评判,言谈之间充满肯定。
$$分页$$
承办TI代表处
1996年3月,工作不到一年时间。盛斌觉得技术岗位不适合自己的性格特点,于是他辞掉第一份工作,跳槽到另一家香港半导体公司,从事带有技术性质的销售工作。这家公司从事德州仪器(英文简称TI)的产品代理,这与盛斌的专业和性格相适应,他做得如鱼得水。经过两三年的摸索,盛斌对TI产品的性能和市场非常熟悉,同时结识了一批圈内的朋友,这为盛斌以后的事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上海是一座迷人的城市,按盛斌的话来说“机会和发展空间比其他地方大得多”,同时也是一座竞争激烈,生存压力无处不在的城市。自从决定留在上海后,盛斌就下定决心,要生存,要发展,要走出一条积极向上的人生路。这样的理想注定盛斌不会甘于在一个工作岗位上终老一生。
1998年,盛斌从一个朋友那里得知,一家香港公司想在上海设立代表处,从事TI信号处理器等产品的代理销售和技术支持。但公司仅仅提供产品,代表处需要自负盈亏,承担办公支出和效益风险。盛斌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决定尽力一搏,那年他26岁。
没有启动资金,盛斌向亲戚借了3万元,租下办公场地和购买一台电脑后,手中所剩现金已经寥寥无几。“当时电脑价格很贵,一台电脑花去了近三分之一的借款。所幸的是,这个办事处不需要太多的流动资金,我们只要开发市场,给予售后技术支持和服务就行了,货款压力和风险由香港公司承担。”盛斌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这样说道。
半年后,盛斌感觉一个人吃不消,技术市场两头跑应付不了,于是他力邀自己的大学同班同学周学武一起来干。周学武技术好,毕业后留校在实验室也感觉索然无味,两人一拍即合,周负学武责技术,盛斌负责市场。到2000年,办事处的业务稳步发展,一个学弟也加入了盛斌的创业团队,负责运营。这样,来自复旦大学的三名毕业生走到了一起,TI上海代表处的发展风生水起,也为以后威乾数字的成立打下了核心基础。
不同于《蜗居》剧情中弥漫的挫折感,盛斌在上海的奋斗取得了初步成功,更重要的是,他在工作中逐渐接触到安防监控——这个充满潜力和希望的行业,为他以后致力于视频监控埋下了伏笔。
2003年,盛斌的TI代表处为杭州海康威视提供板卡信号处理产品和编码,同时他们也为教育、交通等领域的视频监控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看着那些从事产品的合作伙伴迅猛发展,这些让盛斌和他的团队意识到,从事贸易生意终究做不大,应该把办事处的业务从技术支持企业转型到生产企业。
$$分页$$
成立威乾数字
2005年7月,盛斌作出了事业上的第四个选择,他和他的核心团队为了实现技术的产品化,注册成立上海市威乾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专门生产视频监控信息采集和存储的相关产品。由于他们代表处优秀的工作表现,TI给了他们100万元技术服务费,这些为威乾数字成立提供了启动资金。
理想成为现实是需要条件的。盛斌设想把原来掌握的技术和方案变成现实的产品需要的是经验,但他们缺少的正是这一点,为此他们必须付出代价。
“公司注册成立时,我们原计划是是用半年时间生产出成品,把产品推向市场。2005年年底我们是生产出成品了,但首批100台视频服务器,有50台不合格,图像不能显示,分辨率达不到。第一批产品,从稳定性到工艺流程做得都不够好。当我拿着产品在客户那里测试时,不合格的结果让我非常尴尬。”盛斌至今还对威乾数字首批产品不合格的情形记忆犹新,也使他更加关注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以致于每次谈到产品,他强调的除了质量,还是质量。虽然他知道电子产品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完美技术,但还是犹如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不断地一推再推,没有丝毫懈怠。
2006年9月,经过反复测试后,威乾数字的产品终于合格上市,他们接的第一个产品订单,是教育领域的监控系统。该批订单销售总额四五十万元,虽然数额不大,但振奋人心。盛斌和他的威乾团队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数字时代,威震乾坤”,他们终于放出了自己的第一个炮仗,向当初的企业梦想进发。
“威乾数字,这个企业名字虽然没有请风水师专门测算,但我们也有自己的想法。企业的LOGO是VISIONDIGI,含有数字和视频的意思,更显国际化,而汉字用名威乾数字,寓意数字时代,威震乾坤,威乾既是VISION的英文谐音,也有企业雄心壮志,在行业奋发进取的意思。数字时代是安防行业的大背景,数字高清化、网络智能化是行业的趋势”,盛斌如此解释公司的名称寓意。
2006年的安防行业已经是群雄并起,时有行业领先者海外上市,这些企业技术、资金和经验都不缺,盛斌怎样带领他的团队与行业竞争者一争高下?盛斌靠什么才能“数字时代,威震乾坤”?
他需要一个机会。
$$分页$$
五千万投资
2008年5月,一个朋友到上海出差,闲聊之时,他告诉盛斌,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中星微电子想涉足视频监控领域,但他们只做芯片设计,在产品应用领域没有经验,正在行业内寻找合作伙伴。商场搏杀多年的盛斌敏锐地扑捉到了其中的信息,他告诉朋友,帮威乾数字牵个线,他们可以与中星微电子优势互补。
朋友回到北京就传来好信息,中星微电子负责投资的老总邀请他到北京谈一谈,时间初定为半个小时。盛斌即刻赶赴北京,与中星微电子的投资老总进行初次会面。双方对行业的趋势和看法不谋而合,而中星微电子在芯片设计的优势同威乾数字的产品应用正好构成一个上下游的关系,双方的互补性可谓是严丝合缝,第一次见面的交谈时间也由半个小时延长到三个小时。当天双方就达成了合作意向,几天后,中星微电子的投资总监带着财务、法律等一批工作人员与威乾数字进行了合作方面的细节商谈,签订了投资威乾数字5000万的初步协议。随后不久,第一期投资款就到了威乾数字的账上,双方决定组建新的公司,以体现双方的投资关系。
2009年7月27日,中星微电子注资威乾数字,上海威乾视频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在成功的运作后又一次吸引了宁波舜宇光电信息公司的注意并得到了来自于舜宇的第二次注资。盛斌事业上的第五次选择终于让他的人生天空亮起了彩虹。
“引入中星微电子和舜宇光电,我和我的团队都很赞同,这样我们的企业由原来依靠自身积累的自然发展变成了现在的快速发展。引入投资后,原来威乾数字自然人股东的股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稀释,但现在的股权结构保持在一个均衡的状态。威乾数字、中星微电子和舜宇光电三方在上海威乾视频技术有限公司的股权结构中没有哪一方占据主导地位,我们的团队和在公司的身份也没有发生变化,这些对我们的发展是有利的。”
盛斌介绍,新公司成立近一年后,工作人员由原来的20多人增加到120多人,产品由原来的网络视频服务器产品增加到各式DVR和摄像机,产品实现了全系列。巨额资金的注入使他们能够抓住机会,实现快速发展,而不象原来积累发展时期,一些大的机会由于公司实力和产品限制而无法把握。
2010年4月以来,威乾数字在完成全系列产品研发的基础上,在西安、武汉、郑州、重庆、成都、沈阳、北京等十多个城市设立办事处,为即将开展的大规模市场推广做充分地准备。公司也不断地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以实现制度化管理。
然而这一年的进步并不能让盛斌完全放心:“我在公司会议上说,威乾数字要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现在监控行业进入数字化和网络化时代,对我们来说是‘天时’,中星微电子和舜宇光电的投资是‘地利’,而事业能否成功最重要的还是‘人和’,就是威乾数字的员工能够积极努力,把握住天时地利带来的机会。”
善于把握机会做出正确选择的盛斌,对于自己做出的第五次选择表现了一贯的低调。
$$分页$$
未来五年的路
2010年7月,威乾数字成立一周年前夕,盛斌表示公司准备搬家,“现在的一千平米有点小了,我们找了一个三千平米的地方,打算把办公和生产线放在一起”。对于未来,盛斌和他的威乾团队展露出勃勃雄心。
“我们的两家投资人一家是美国上市公司,一家是香港上市公司,他们也希望自己投资的公司能够上市,他们希望用三到五年的时间能够使公司在创业板上市”。盛斌如此期待威乾数字的未来。
威乾数字是这样制定自己销售计划:从2010年起力争五年内保持销售额每年以100%的速度增长。2010年已经过半,盛斌表示从上半年来看,2010年初制定的本年度销售目标实现完全没有问题。
威乾数字是这样定位自己的产品:产品品质上为客户提供中高端的产品,产品价格上保持中等价格水平,让消费者获得较好的性价比。据威乾市场人员介绍,客户现在在认知上已经把威乾数字的产品归类中高端水平。
威乾数字如此设定企业的行业地位:三到五年内使威乾数字在行业排名达到行业前五位,而盛斌的内心想法是达到行业前三位。据了解,现在威乾数字的行业排名不在行业前二十位内。
对于这一目标,未来五年,盛斌需要带领他的团队不断超越,才能让海康、大华、大立、CSST、亚安等这些行业老牌劲旅在自己的奔跑中一一闪过,抛在身后。任何一家企业做到这一点都不容易。盛斌,这个总能在选择中把握最好机会的团队领跑者能做到吗?
十五年来,盛斌把事业的五道选择题都答对了,走出了自己精彩的人生路,真应了盛斌说的那句话“留在上海的机会要比到国外大的多”。未来的五年,他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让人生继续精彩?我们拭目以待。
$$分页$$
看人物
盛斌看盛斌:
中学时候成绩并不是最好,属于中等水平,是那种比较活泼的学生。
每个周末都会带孩子一起去看看父母,团聚一下。
喜欢打羽毛球,有时候也陪客户打打高尔夫。前两天公司半年会间隙,正赶上南非世界杯中的德国阿根廷大战,就与员工一起到酒吧看了这场比赛。
进入社会这么多年,谈不上什么成功的经验,主要有一个体会,那就是做任何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投入和专注,不能三心二意。
员工看盛斌:
很平易近人,有时候我们开会太晚了,他就同我们一起吃宵夜,感觉很亲切。
他的才能毋庸置疑,但我感觉更重要的是他很简朴,不讲究吃穿和排场。有一次我陪他到英国参加展会,很多人都是全身名牌,他就穿普通的衬衣和裤子参加活动。
工作不霸道,不像一些老总,做起事来颐指气使,他都是倾听员工的意见后再做决定。
记者看盛斌:
短发,发际线很高,戴一副白色金属架眼镜,身材中等,一副IT专家精英形象。看到他,让人想起很多技术出身的人,长相也很相似,比如业内的涂国身,业外的李一男等。讲起话来,慢条斯理,声音不疾不徐,商场的多年打拼已经让他变得沉稳和冷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