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钢琴家们的手,你适合学琴吗?

标签:
钢琴钢琴家郎朗李云迪学钢琴 |
分类: 学钢琴 |
郎朗
能看出钢琴家的手什么特别之处吗?
如果看钢琴家们的手,倒是能发现一点儿共性的,比较粗。像鲁宾斯坦的手甚至粗而且短,郎朗、李云迪的手也只能说看不出太明显的特点:既不是特别粗或者特别瘦,也不是特别长或者特别短。这似乎和流传的标准不同啊。
其实钢琴家的手,要能驾驭高难度高艺术性的曲目,一定是特别有力量的,所以才能强弱分明;一定是手指肌肉发达的,所以才能精确控制每一个击键的速度、力度和时长;一定要求手指灵活,因为要自如地单独控制每一个手指的动作;一定是左右手协调性好,这样才能左右手高度灵活地弹奏不同的旋律。这些都是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达到的,而非天生。我们看到钢琴家的手指都比较粗,就是长期训练使他们手指两侧的肌肉得以增强,从而精确地控制手指的运动。
几乎所有钢琴家都是从小开始学琴,比如三五岁,这时候孩子的肌肉骨骼处于发育期,一直到青少年期结束,手指骨骼和肌肉才基本成型。三五岁时,孩子的手指谈不上有力量,谈不上灵活或有肌肉,他们都是在漫长的十几年、几十年时间里,通过每天不断地练习,最终才练就了一双所谓“钢琴家的手”。三五岁时,可以看出手的软硬程度、手指的长度、手指的粗壮程度,但是拿这些条件去评判孩子适不适合学钢琴有失偏颇。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还有用脚弹琴的。2010年《中国达人秀》总冠军刘伟用脚弹钢琴的故事,感动了无数的观众,大家对他那句“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仍然记忆犹新。他用行动证明,笨拙的双脚,也是可以弹奏钢琴的。
刘伟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世界上用双脚弹琴的屈指可数。不知从哪年起,就流传着一种“看手指”来决定适不适合学琴的说法,似乎手指必须要达到某种条件才适合钢琴。幸好刘伟没信这个。不管怎样宽松的条件,“脚趾”肯定是通不过这个传说的考核的,因为它们不灵活、跨度小、长度短、大脚趾还特别宽。
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着一个孩子是不是适合学钢琴?有人会认为天赋重要,但是如果不努力,或者教育环境不支持,再好的天赋也浪费,何况拥有真正天赋的人少之又少。经验丰富的钢琴教师们普遍认为家庭环境、孩子性格、父母对孩子的期许、家庭教育的方式等等,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