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中国职业大赛四强(已停办)
(2009-04-23 15:01:04)
标签:
围棋资料国内停办体育 |
分类: 统计资料~ |
“理光杯”全国职业围棋赛
中国围棋协会、理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主办。个人赛:每方1小时后1次1分钟读秒。冠军奖金:30万,亚军奖金:10万。混双赛:每步棋30秒,保留10次1分钟读秒。冠军奖金:8万,混双亚军奖金:4万。新秀赛冠军奖金:3万,新秀赛亚军奖金:1.5万。(三四名并列)
第1届
第2届
第3届
第4届
第5届
第6届
第7届
第8届
第9届
第10届
第11届
第12届
第13届
第14届
第15届
“理光杯”混双赛
第1届
第2届
第3届
第4届
第5届
第6届
第7届
第8届
第9届
第10届
“理光杯”新秀赛
第1届
第2届
第3届
第4届
第5届
第6届
第7届
第8届
“NEC杯”围棋赛
中国主办,NEC中国有限公司承办。NEC杯是中国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奖金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快棋赛。14届后因金融危机停办。(三四名并列)
第一届
第二届
第三届
第四届
第五届
第六届
第七届
第八届
第九届
第十届
第十一届
2005年
第十二届
2006年
第十三届
2007年
第十四届
2008年
“NEC新秀杯”
“新秀杯”由日本NEC公司赞助,参赛选手的条件为25岁以下且职业七段以下(含)。比赛为10秒一步的超快棋,获得冠军的棋手与当年的日本新秀杯冠军进行三番棋对抗。
第一届
1998年
第二届
1999年
第三届
2000年
第四届
2001年
中国围棋霸王战
第一届
1995年
第二届
1996年
第三届
1997年
“乐百氏杯”全国围棋赛
乐百氏杯是为了与停办的霸王战对接,创办于1997年。规则和规模与棋圣赛类似,是中国两个最大型的围棋比赛,比赛为阶梯式向上挑战制。后由于乐百氏杯赛和棋圣赛的停办,中国围棋已经没有一个允许全部职业棋手参加的比赛了。
第一届
1998年
第二届
1999年
第三届
2000年
第四届
2001年
第五届
2002年
中国围棋棋圣赛
第一届
1999年
第二届
2000年
第三届
2001年
“新体育杯”围棋邀请赛
这是中国围棋史上第一次由新闻单位举办的围棋比赛,也是当时水平最高的专业棋战。开办的时候段位制尚未恢复,邀请的32名棋手,主要看其国内外的比赛成绩。段位制恢复后,规定只有六段(后提高到七段)以上或者获得全国比赛男子前六名、女子前两名的棋手有资格参加。因此“新体育杯”成了全国围棋精英每年竞相角逐的一大比武场。到1993年因对局费和奖金越来越高,新体育杂志社不得不寻求其他企业的赞助,最后易名为“大国手战”。
第一届
1979年
第二届
1980年
第三届
1981年
第四届
1982年
第五届
1983年
第六届
1984年
第七届
1985年
第八届
1986年
第九届
1987年
第十届
1988年
第十一届 1989年 聂卫平 俞斌
第十二届 1990年 聂卫平 曹大元
第十三届 1991年 陈临新 聂卫平
第十四届 1992年
俞斌
“大国手战”
第一届
1993年
第二届
1994年
中国围棋棋王战
第一届
1989年
第二届
1990年
第三届
1991年
第四届
1992年
第五届
1993年
第六届
1994年
第七届
2000年
第八届
2001年
“永达杯”中国围棋王中王邀请赛
(三四名并列)
第一届
2002年
第二届
2003年
“蜻蜓文具杯”中国女子围棋快棋赛
(三四名并列)
第一届
2001年
第二届
2002年
“库尔勒杯”中国女子围棋赛
由库尔勒市出资,新疆围棋协会负责比赛事宜,为我国女子棋战中奖金之最。
第一届
1998年
“圣雪绒杯”围棋赛
第一届
1999年
“五牛杯”全国围棋精英赛
(暂无其他资料)
第二届
中国围棋十强战
第一届
1987年
第二届
1988年
第三届
1989年
第四届
1990年
第五届
1991年
第六届
1992年
第七届
1993年
第八届
1994年
中国围棋女子名人赛
第一届冠名“浪潮杯”,第二届冠名“八喜杯”都因故停赛。2005年更名为“中国石化加油卡杯”。(三四名并列)
第一届
2001年
第二届
2002年
第三届
2005年
全国体育大会
男子专业组
第一届
2000年
第二届
2002年
第三届
2006年
女子专业组
第一届
2000年
第二届
2002年
第三届
2006年
“友情杯”围棋赛
第一届
1995年
第二届
1996年
第三届
1997年
“宝胜电缆杯”围棋名人邀请赛
(暂无其他资料,三四名并列)
第五届
1995年
“雷诺杯”全国围棋霸王赛
(三四名并列)
第一届
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