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雉鸡

标签:
天鸡雉鸡鸟铳虎伯杂谈 |
分类: 乡间野趣 |
文/虎伯
在我店里,有两只“天鸡”标本,那是同学东科君放在这里的。客人们看到它,都要赞叹它的栩栩如生,同时也为同学的制作技术所倾倒。
小时候,大概到秋冬季节,大人们下地之余常会上山打些野兽野鸟什么的,其中,打天鸡是最常有的事。要是真的打到天鸡,那天晚上就必定是大吃一顿香甜可口的天鸡粥了,这在当时可是难得的改善膳食的机会啊。
说是“天鸡”,其实是雉鸡,山上一种野鸡,“雉鸡”闽南话发音就象“天鸡”。
打天鸡也不是说打就打。一般傍晚太阳下山之前,就要先去常有天鸡出没的目的地打探----我们叫“听”。因为天鸡们平时没有固定栖息在同一个巢,就象“游牧民族”一样,找食找到哪就住到哪。当然也不是对栖息场所毫无要求,一般是选择树上较多横枝,而其地面较少杂草的环境。有经验的朋友一看就知道哪些是适合天鸡们栖居的场所。而当一天将尽,太阳快要落山时,天鸡们就开始留意他们今晚的归宿。一发现有理想的地方,就呼朋引伴,一起飞上“床”去,人们要“听”的就是这扑腾扑腾的声音。雉鸡不是善飞的禽类,平时都在地面上行走,只是到了晚上,出于自我保护意识,才飞到较高的树上栖居。由于平时少飞翔,身体笨重,腾上“床”的声音特别大,很容易被躲在近处的人们发现。
(鸟类,就要飞翔,当飞翔的本领一步步退化,就必须为此付出沉重代价。----呵呵,随便的有感而发,不必当真。)
天鸡最爱吃的食物是金线莲,那时我们上山采金线莲,有时只看到一些残枝败叶,大人们就告诉我们:又被天鸡都吃光了。
当然,“听”到了天鸡们的栖身之所,并不是马上就出手,因为这时这些宝贝还没入睡,一有动静就被吓跑了。人们窥知了猎物的栖身之所,就可以安心的回家吃饭,吃好还可以从容的聊聊天,直到亥时将近才出发,一副稳操胜券的神情。靠近目标时,须猫身而行……
我们这些在家里等候胜利果实的人,在闲聊中听到远处传来“轰”的鸟铳声,马上会现出一种表情,或喜悦,或懊恼。----山区的人们,无意中学得了一种“听觉本能”:鸟铳的响声若沉而实,则必是射中目标,若空而虚,必是空手而归了。
我小的时候也希望能跟大人们上山去,只是太小了人们不让跟,等到长大一点,我却长期在学校寄宿,一直到现在,我也很少有那种亲身的体验,如今要是一只天鸡就栖在我眼前,我也无法用鸟铳打下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