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和大寒哪个更冷?
(2009-12-01 15:40:18)
标签:
大雪大寒更冷季节节气气候杂谈 |
分类: 散文杂谈 |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季节气候变化来命名的,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要一听到节气的名称,就基本知道了这个节气的气候情况了。比如“雨水”就是这个时候降雨渐渐多了,“大暑”就是非常热了,等等。但是,气候变化多端,气候现象也项目多多,有表示温度的“大暑”、“大寒”,表示降水的“谷雨”、“小雪”、“霜降”,甚至还有表示作物的“芒种”、“小满”等等。所以单只从一个节气名称,也只能看到一个大概了。
过几天就是大雪了,一听到这个名字就感觉冷兮兮的。可是大家都知道后面还有一个“大寒”,也是冷啊。那么,“大雪”和“大寒”到底哪个比较冷呢?
地理学上的解释是,“大雪”节气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其时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大寒”在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可是我们看了地理学的解释也只知道两个节气都很冷,至于哪个更冷,则不清楚。
我们知道,地球之所以有四季冷热变化,是源于太阳照射地球的角度变化。一年之中,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是阳历的6月22日左右夏至日,这天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是阳历的12月22日左右冬至日,这天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照理说,咱们北半球应该是夏至日最热而冬至日最冷,“大雪”在冬至之前半个月,而“大寒”则一般在冬至之后一个月,也就是说,与冬至的时间距离“大雪”近了半个月,应该更冷。
然而,地球还有个吸热和散热的过程,吸热和散热须要一定的时间,因之我国一年之中最热时间一般不在夏至,而是在其后的七、八月份。同样,最冷时间也不在冬至,而是在其后的一段时间。加之地球上还有阴晴雨雪的气候变化,同样的季节,碰到雨雪天气肯定会比晴天冷,所以,节气只代表了常规情况,并不能表明确定的气候状况。
可是有一个基本现象,每年的“大寒”时节,寒潮南下频繁,形成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总之,“大雪”虽然离“冬至”较近,可是“大寒”却往往才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
个人理解,请朋友们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