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脸是你弄斑的”
(2009-09-02 12:20:11)
标签:
节约粮食斑脸优良传统 |
分类: 易行漳州 |
文/虎伯
“妈妈的脸是你弄斑的。”这句话是我小孩说的。但我首先得声明一下,我老婆的脸不斑。之所以会出现这句话,源于一次小小的误会。
那是几年前,那一次,老婆的脸临时长了些斑点。这本来不是什么大事,我不在意。可是老婆不一样,她在意得很,整天唠叨着这事。后来我觉得我不能一直漠不关心下去了,也表示了一下:“是啊,到底是为什么才会这样呀?”同时共同探讨了一下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治疗。不料,在一旁才六岁的儿子一听我这句话就说了:“还不都是你,把妈妈的脸弄成这样!”我听了也没在意,只是笑笑的对儿子说:“怎么会是我呀?”咦,儿子却是满脸的正经,而且是愤愤不平的样子,我这才开始觉得有些奇怪,满脸狐疑地看向老婆。岂知不看还好,一看更使我摸不着头脑:老婆竟然嘻嘻的笑着,挺开心的样子。我问老婆怎么回事,她却故弄玄虚地让我直接问儿子。我没办法,只好讨好儿子,让他告诉我为什么。儿子开口了:“奶奶说,小孩子吃饭时,碗里的饭没吃干净,以后就会娶到斑脸的老婆。现在妈妈的脸这样子,肯定是你以前碗里有饭没吃干净的!”
我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原来如此!
中华民族向来就是个既勤又俭的民族,特别在过去,粮食还比较紧张,所以“节约粮食”成了衡量品德的一项重要标准。其实,这不仅仅是因为粮食对于民生的重要性,还体现了人们对劳动的尊重。唐代诗人李绅五言绝句《悯农》可谓家喻户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人们教育小孩节约粮食就经常引用这诗句。
闽南人忌吃饭时撒出饭粒,也忌吃完饭碗内还残留饭粒,俗以为糟蹋粮食会遭天惩罚,而在教育小孩时,常运用更通俗的语言。他们对小孩说,小孩饭不吃干净,长大后会娶到麻脸的老婆(女孩以后会嫁给麻脸的老公)。
非常通俗的语言,非常简朴的民俗,却体现了非常深刻的问题。这种淳朴的民俗,同时还体现了民间对谷神敬仰的延伸,也是宣传“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古训。
想起现在在饭店没吃完而“打包”的习惯,虽然为许多“不差钱”的人所不耻,而我却认为,这恰恰也是我们勤俭节约优良传统的传承。
为了让天下的爸爸妈妈们油光滑面,青春永驻,让我们大家都节约粮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