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散文诗两首》之《荷叶 母亲》教案
(2015-06-05 07:40:42)
标签:
教育 |
分类: 人教版七上语文教案 |
教学目标:
2、过程与方法:品味诗歌的精美的语言,通过拓展仿写,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学会感恩母爱。
3、情感与价值:教育学生在享受母爱同时,把握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学会感恩。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朗读训练和悟读把握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难点:拓展仿写,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法、品读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学习前一天发放的导学案,布置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预习案”,其中有作者作品简介、重点字词、朗读练习、质疑问难四项内容。
教学过程:
一、歌曲激趣、引课题:
配乐播放“繁星”、“春水”的精美图片,教师语言导入:20世纪,中国文坛翩然走过一位女作家。她的文字清新隽永,如文学夜空颗颗璀璨的繁星,至今仍熠熠生辉;她文字里流淌的情感,如文苑里的一池春水,微风过后,荡起阵阵爱的涟漪。她就是著名作家冰心女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的散文诗代表作《荷叶母亲》。
二、作家介绍:
冰心,女,原名谢婉莹,1900年生,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文学家。1923年燕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同年去美国留学,获威尔斯女子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曾在燕京大学、北平女子大学、清华大学等任教。1938年参加中国文艺家协会,系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第三届理事。1946年后,到日本东京大学任教。1951年回国后,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全国人大一至五届代表,中国作协第五届名誉主席。1919年开始发表文章。1923年她的第一个诗集《繁星》出版,这是中国小诗最初之作,也是影响最大之作。著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儿童文学集《小桔灯》等,此外还有一组关于妇女问题的小说,影响很大。她的著作收集在《冰心文集》6卷本里。创作最显功力的是“冰心体”散文,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轻倩灵活而又含蓄不露的笔调写童心、母爱和自然,语言清新隽丽,耐人寻味。既有白话口语的朴素流畅,又兼备文言特有的简洁凝练。
三、泰戈尔对冰心的影响:
四、学生自由朗读,明确幻灯片上的生字词,做到读准,读顺,尽量读出感情:
zǐmèi
姊妹
积累词语:
姊妹:姐妹。
花瑞:花开的好预兆。
菡萏:书面语,指荷花。这里指荷花的花苞。(有关荷花的名称还知道几个?)适意:舒适。
攲斜:倾斜,歪斜。
荫蔽:遮蔽。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
五、读“荷”,说印象:
1、1、2小组用小黑板交流展示预习学案上的作家作品简介和重点字词。
2、第3小组选代表进行范读,其他小组听读,一方面准备从字音、节奏、重音、感情方面进行点评。一方面关注诗歌最触动你心灵的内容。
3、学生点评朗读,教师补充:本文适宜用缓慢的语速,轻柔而饱含深情的语调来读。
4、谈谈触动你心灵的地方。教师给予准确而有针对性的肯定和鼓励。
六、品“荷”,赏语言:
1、同学们,你们和作者一样,都被5—7段中展现的画面感动了,请你和着优美的旋律自由的、动情的大声朗读,让美好的画面浮现在你的脑海中。
2、小组合作探究:以6人小组为单位对5—7段进行品味和赏析,提示:(1)为画面拟写小标题、(2)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合作探究。每组一个主要发言人,一个记录员,其他同学补充。
找出画面,并为每一幅画面取一名字:
(如:怀乡忆莲图
3、小组代表交流展示,教师点评。(板书:荷叶护红莲,母亲爱孩子。)荷叶是脆弱的,但是当它要保护红莲时却显示出巨大的勇气和力量。这不由得让冰心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和母亲无私无畏的爱。母爱的伟大,战胜了暴雨。在母爱的保护伞下,一切暴风雨都仿佛是流转无力的水珠。播放汶川大地震中感人视频,宝贝,如果你还活着,请记住:我爱你!汶川大地震正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母爱的故事却永远不会淡化。正如高尔基说
4、让我们再次用饱含深情的声音大声齐读5—8段,回味这温馨感人的画面)。
5、最让作者感动的是哪一幅画面?找出与之相对应的段落。
明确:莲叶护莲图。这一朵红莲正在荷叶的庇护之下,安全地成长着……这画面不仅让作者感动,也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心弦。试想一下:如果红莲没有了荷叶的保护,结果会怎样呢?
6、文眼是哪句?如何理解其中含义。(PPT展示文眼: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文眼揭示全文的主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常是议论抒情性的文字。请一同学朗读。)
明确: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在这里,“红莲”是“我“,”荷叶“是母亲。“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就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风挡雨的人。作者借物抒情,直抒胸臆,师:请所有喜欢这一段的同学满怀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大声朗读一遍。
七、悟“荷”,感诗情:
1、看资料,悟诗情。此时,面对幸福的红莲,勇敢慈怜的荷叶,作者就想到了自己的母亲,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的母亲。引入冰心母亲在生命垂危之时,还不忘关心自己女儿的冷暖这一感人资料。于是乎,作者在文中不由得发出了深情的呼喊,请大家大声朗读出来并体会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明确:这里作者用了借物喻人写法。(心中的雨点)就如那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生命有很多不幸,但是母爱,能将这些轻轻抹去!母亲是保护我们走过坎坷磨难的人。
2、让我们用饱含深情的声音大声背诵第9段,20秒后竞赛。
品“荷”悟情:
同学们,你们读得很好,将作者的情感读出来了。那么,你们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化了吗?
3、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让一个学生上黑板书写)
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感动
4、作者因何烦闷?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试作分析,“半夜”,说明作者有心事,彻夜未眠;“繁杂”,作者心情不好,所以连雨声也听起来是繁杂的;“浓阴的天”,给人以压抑的感觉,所以,作者觉得烦闷。)
板书:心事、天气。
5、作者还因什么事烦闷?他看到了什么?
白莲: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白莲凋谢了,“散飘”“只”突显了一种残败、萧瑟的情境,触动作者内心,更添烦恼。)
板书:白莲凋谢。
6、此时的红莲出场了,它又是怎么样的呢?
开满了,亭亭地立在绿叶间。(红莲盛开,显示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情境)
7、红莲的盛开,相较于白莲,似乎是让人欣喜的一幕,它有没有缓解作者烦闷的心情呢?(没有)作者仍是不适意。为什么?
环境: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
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无依无靠)此时,作者在烦恼什么?
(作者担心红莲的命运会和白莲一样。)
板书:雨愈下愈大,担心红莲。
8、红莲的命运有没有出现转机?
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红莲却不摇动了。
(作者的担忧解除了,所以他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板书:荷叶护莲。
9、此时的作者应该是很高兴的,但为什么高兴会成为感动?
作者看到这一幕,想到了母亲就是那荷叶,而我就是那个躲在母亲身下的红莲。
板书:母亲保护孩子。
10、作者怎么就想起母亲了呢?
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A、结合图片分析,荷叶本身是脆弱的,但是在保护红莲的时候,显示出了勇敢,正如母亲的身体是柔弱的,但是当她要保护自己的孩子时,会显示出巨大的勇气和力量。
B、“雨点不住的打着”,说明雨势很强,但是在荷叶的遮挡下,这个暴雨却成了“流转无力的水珠”,可见,荷叶的护莲力量之大。由此想到,雨点就如那困难、挫折、磨难、烦恼等(心中的雨点),生命有很多不幸,但是母爱,能将这些轻轻抹去!母爱的伟大,战胜了暴雨。
11、是啊,作者看到荷叶护莲,就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母亲就如那荷叶一样,保护着像红莲一样的作者。那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的母亲。
资料引入:母亲的病日重一日,日夜都处在昏迷状态之中。然而,一次当她稍清醒后,竟对冰心说:“你的衣服太单薄了,不如穿上我的黑驼绒袍子,省得冻着……”冰心泪如雨下。
冰心称她的母亲是“世界上最好母亲中的最好一个。”
12、稍作分析,冰心的母亲在生命垂危之时,还不忘关心自己的女儿。
13、于是乎,作者发出了发自肺腑的呼唤:(出示)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让我们怀着这样的感情,朗读这一句话)
八、比较感悟——学习《荷叶
1、朗读《荷叶
心情:烦闷;
环境: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亭亭。
品析第一次:
作者是什么样的情形下看到红莲的?(指名读句)体味“繁杂、烦闷”也不知是心烦感觉到天都很讨厌呢还是真的连天公也不作美,乌云密布,阴沉沉的,闹人心烦,令作者如此郁闷。但也并不是真的天意要弄人呀!你看,昨天还是菡萏的红莲,今晨却都已开满了呢!大自然是那么地善解人意,通晓人情哪!此乃真是物着人情呀。作者看到这些情景心情有些好转吗?在这里,我们似乎听到作者心底的一声呼唤请听:母亲啊!
请顿时撇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心情:不适意,徘徊;
环境:雷声作了雨越下越大;
红莲:左右倚斜,无依无靠。
品析第二次看莲:
重点体味“在无遮蔽的天空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作者想下阶去吗?想下去干什么呢?作者无法可想,她又无法想像什么呢?(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想像意境,明白作者有心相帮助,却没办法可想,由此更不敢去想红莲的不幸遭遇、悲凉结局)想到这些人生的坎坎坷坷、风风雨,我们似乎又听到了作者心底的一种声音,请听:
母亲呵!
而莲呢?你能这首诗中加一句进去吗?是呀,莲此时此刻肯定也正有这样的心愿呢,荷叶妈妈又怎能听不到呢?请看:(让学生们齐读写作者第三次看莲的句子)
③
心情:不宁的心绪散尽感动;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在大荷叶的覆盖下;
红莲:不动摇。
2、比较《金色花》《荷叶
相同点:
①
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件出示)
1、荷叶何以让作者联想到母亲?这种写法叫什么?
明确:荷叶保护红莲)(触景生情、寄情于物、借物喻人。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的情感?找出关句子
明确:句子: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情感:赞颂母亲、歌咏母爱
九、拓展仿写,表达爱:
1、讲述母爱故事:
有人说:天下的母亲有着不一样的面容,但唯有母爱,是完全一样的。同学们,我们享受母爱十余载,你们的母亲是如何保护、关爱你们的呢?请你打开记忆的闸门讲述自己的母爱故事。
2、写作练习:让我们摘下两颗星星,点亮母亲的双眼;让我们掬起一捧月华,抚平母亲脸上的皱纹;拿起你手中的笔,诉说对母亲的爱。请你模仿本文,不妨用这样的句式仿写:母亲啊,你是
(母亲啊,你是大树,我是小鸟,除了你,谁是我栖息的家园?)
(母亲啊,你是阳光,我是小草,除了你,谁是我生命的源泉?)
这些句子连起来就是一首诗,诗歌的名字就是:母爱。
十、结束语:小时候,冰心曾经天真的问母亲:妈妈,你为什么爱我?母亲抚摸着她的头,轻轻的说:傻孩子,因为你是我的女儿。是啊,因为爱,所以爱。母爱就是这样的无私,母爱是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门前的一句关爱的叮咛;上学时整齐的书包,临睡前掩紧的被角。最后,我提议,我们全体起立,大声说:妈妈,我爱您,谢谢您!
十一、布置作业:
1、将课堂上写的小诗,扩展完善后整理在作业本上。
2、课外阅读《繁星》《春水》中描写母爱的小诗并摘抄赏析。
十二、板书设计:
附:板书
护
荷叶
爱
母亲